APP下载

似是故人来

2022-01-20许海波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试纸石磨发卡

许海波

雪映红梅辞旧岁,虎啸青山迎新春。转眼,新的一年又将开启。

说起过年,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可能是见到爸妈,一家团聚;对于贪玩的男孩子而言,可能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放烟花、鞭炮。而冉令香老师想起的是石磨。“一家团聚”“放烟花、鞭炮”“石磨”,这些事物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切入点。找到一个让你印象最深、最有话说的切入点,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你的文章优胜于他人的作品。

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后,我们开篇就可以仿写本文,比如:在尘封的记忆中,年是被灿烂的烟花点亮的。

一阵阵“呜隆隆”的石磨聲,唱醒了“我”童年的酣梦。我们看,这里用“唱醒”而不是“吵醒”,说明作者对此并不反感,甚至还有些享受。用“酣梦”,说明声音持续时间长。一个成熟的写作者是不会随便拼凑字词的。很多字词都会有所指向,或水到渠成地引出下文,或给读者暗示某种信息。我们可以配合第四段来理解其中的微妙。“金灿灿的阳光正洒满院子,晶莹的汗珠在哑姑的脸庞上滚落,细腻金黄的玉米糊在磨盘的凹槽里汇集,又流淌进下面的水桶,显然哑姑在磨第二遍了。”晶莹的汗珠,甚至时不时滚落,说明磨了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消耗体力才会大汗淋漓,细腻金黄的玉米糊也说明经过了长时间作用,接着就得出哑姑已经在磨第二遍的结论,一点都不唐突。

通过三种不同的脚步声分辨出磨道里的三个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人物出场的经典写法,这让我不得不想到《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种极强的代入感是不是很绝妙呢?

也许同学们吃过山东杂粮煎饼,没吃过至少也见过,在校门口、马路边。这些市井生活的样子你可曾描写过?文中是这么描述的:“这边的石磨‘呜隆隆,呜隆隆地响,那边早已支好鏊子,点起一把火,随着‘吱吱啦啦几声磨糊在热鏊子上的欢唱,一张圆圆的煎饼散发着玉米的浓香,被平展展地甩到盖垫儿上,不出半小时就被端上饭桌,成为农家早饭的美味。”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味觉,多感官齐上阵是个好方法。

越读到后面越能感觉到,这篇文章表面是写过年往事,实则是追忆故人——哑姑。既然是写人,自然少不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你们都分别找到了吗?喜欢科学实验的同学都清楚,想知道一种液体的酸碱度如何,用一张试纸一测便知。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也需要这样的“试纸”——事件,在事件中凸显其形象。通过“帮人推磨”“带我去拾柴”两个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哑姑是一位纯真善良、吃苦耐劳又热心仗义的姐姐。“赶年集”描述了一个更真实的哑姑,其实她的内心住着一个小女孩,也同样爱美,所以才会把漂亮的蝴蝶发卡偷偷塞进裤兜里。当看到“我”惊讶的表情时,她又把发卡扔了回去,独自走了。后面故事的结局没交代,反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是一处高明的留白。

文末“呜隆隆”的吟唱又响起,作者也想起了远方的哑姑。前后照应,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试纸石磨发卡
石磨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血糖试纸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要戴发卡的小男孩
血糖试纸不要放进冰箱
推磨
美丽的蝴蝶结发卡
“布包子”发卡诞生记
甜美“萝莉”
浓浓石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