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22-01-20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辅助思政

冉 超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深度挖掘思政素材,为外语思政教育改革与发展开辟新路径。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1.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大学英语教学,建立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培养与价值创造同向而行的机制[2]。大学英语属于通识课程,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要进行至少两年的学习。这一动态的长线工程[3]有利于教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2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超高速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使得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其主要是将电脑和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及相关服务。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高校的育人环境以及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条件。基于新媒体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教育实践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展开,其中语言学习是研究的重要领域。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条件下,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通过网页、App获取信息、资源或者进行交流和互动。移动辅助语言学习凭借其独特的学习模式对语言学习特别是二语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于2018年发布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规划和部署,明确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确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倡导英语教学密切关注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4]。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在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环境中,真正实现育人目标。

2.1 移动学习拓展了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素材

互联网交互性强、个性化、反馈及时、情景性强的特点,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多渠道跨越课堂边界的多元文化输入,为跨文化比较与反思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正是外语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价值取向、国际视野、文化自信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优势[5]。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符合时代要求,提供了新的育人环境,转换了课堂教学模式。在深化学生认知和情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让课程思政落地,实现综合语言技能提高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美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资源的开发仅能从课堂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入手,挖掘材料中的思政元素,找到符合或帮助我们合力育人的“点”。在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帮助下,虚拟的环境、海量的信息储备、高效的资源共享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导向的教育资源,拓展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建立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教学实效性。

2.2 课程思政为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保驾护航

首先,国内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为英文原版文章,学生长期沉浸在英语语言文化之中,其结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处于失声状态[5],部分学生即使了解本国文化也不知如何用英语对外宣传介绍,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处在尴尬状态。思政内容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真正知晓国情,了解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其次,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必然有观念的输出。学习西方文化可以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将西方思想看作真理,忽视甚至摒弃民族传统文化,失去文化自信,会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养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6],冲击和侵蚀学习者的价值观。适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既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英语语言与文化教学全过程,又能帮助学生在激烈动荡的国际风云中坚定爱国主义信仰和文化自信。

最后,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唾手可得”,人们很容易从网络上了解到国内外不尽相同的价值观和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然而,面对这些庞大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在采用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方式时会有诸多选择和困惑,此时课程思政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去伪存真的判断力,强化学生思辨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坚定民族自豪感。

3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教学总体设计是从产出导向法与移动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视角,建立视听一体、协同互动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上课下教学优势互补,拓展教学空间,构建促成语言知识习得、提高思政素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

3.1 课前多媒体学习平台课程预告,明确目标

课前教师将下周教学计划上传到多媒体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课程预告着眼于让学生清晰了解单元主题、语言教学目标、思政目标、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以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计划与自我学习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一阶段教师要依据本单元教学主题,明确思政教学目标,使语言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

3.2 课中多形式输入,积累输出素材(见表1)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设计的导入活动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唤起已有背景知识为目标,这些活动仅仅刺激了学生的输入欲望,并没有真正激发他们的输出欲望[7]。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交际场景时,既要考虑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也要鼓励学生用已有知识完成产出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足以及时事知识的匮乏,在学生处于“饥饿学习”的状态下,迅速进入下一环节。

在促进环节中,教师要提供足够的视听输入材料,为学生完成终极输出任务搭建平台。此阶段,视听材料的输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平台、多方位、多感官刺激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注重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素材,以达到提高语言技能和培养家国情怀的目标。为了使学生有效完成终极输出任务,本环节设计不同形式的子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教学活动安排要区分不同子任务的侧重点、连贯性和阶梯性。

在学生展示输出任务后,进入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此环节旨在通过师生共评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前一环节的学习成效,提升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在点评环节,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与引导,鼓励学生多说、多听、多思考,以达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思政目标。

3.3 课后多角度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对没有点评的输出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对学生来说,课后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思考与理解课上输出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师生点评。教师还可以在此阶段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以思政教育为导向的课后移动学习拓展资源,进一步巩固语言技能和思政教学目标(见图1)。

图1 移动辅助语言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4 结语

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满足国家需求的双重使命。新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坚定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辅助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倒开水辅助装置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