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传感器海洋测探浮标研究

2022-01-20张丽施严孙建红刘赛谢云彬卫宁

电子制作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浮标电源太阳能

张丽,施严,孙建红,刘赛,谢云彬,卫宁

(1.山东省经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青岛,266000;3.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0)

0 引言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海洋浮标系统,解决了长时间传输、多参数采集的问题,设计了水下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同时设计了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进行长时间远距离传输,并且设计了太阳能供电系统,提高了整个浮标的利用率。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整个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为数据采集部分、电源管理部分、无线传输部分,整个浮标的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通过整体框图,可以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模块化,减少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性。也方便后续再设计过程中能够增加效率,减少工作量。代码也是一样,增加可移植性。

图1 浮标整体框图

从图1中可以得知,整个数据的传输主要是靠SPI进行传输的,整个的电源是靠太阳能转换,进行电能存储和电源转换实现的,而且整个设计过程保留了唤醒功能,能够满足低功耗的要求,根据浮标工作环境的要求,需要克服恶劣的环境,从而水面为浮标球体,水下为数据采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SPI通信,这样可以方便对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对于电源部分采用的是太阳能和锂电池组合的方式,太阳能板对太阳能进行收集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通过电源模块给锂电池进行充电,锂电池通过电源转换芯片给整个系统供电,GPS数据也是为了能够实时知道浮标的位置,方便后续的维护和处理,市面上GPS基本采用UART的传输方式,本文也是采用GPS来进行定位,方便实时跟踪,监察。

2 硬件设计方案

■2.1 数据采集设计

对于整个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对数据的采集,只有对环境数据进行精准的测量,才能够得到有用的数据,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和实时性,在处理采用SPI进行通信的前提下,又预留了其他两种通信方式,保证了浮标可以正常的进行数据交互。如图3就是数据采集的整个方式。整个数据采集使用的是MSP430作为主控制模块,作为低功耗的代表,MSP430可以长时间低功耗进行睡眠等待唤醒,MSP430最小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而且整个系统通过太阳能进行供电,通过电压转换来进行对系统供电,而MPU6050传感器也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水质数据,由于所采用的传感器是模拟传感器,需要通过运算放大器和数模转换,从而才能将处理后的数据给到单片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有用数据通过天线发送出去,这样就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接收到浮标位置的海洋数据,能够让人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自然灾害或者自然规律进行预测、解释。

图2 MSP430最小系统

图3 数据采集设计框架

对于传感器的选取,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采集到真实数据,而且也是为了数据的长期可靠,本文采用中北大学研制的水听传感器,并且配合姿态传感器,就可以对水下数据进行精准的采集,对于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需要较为精准的供电电压,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在这路电源供电中采用两级LDO,这样保证运放的供电稳定,能够有效的降低纹波,能够更加的保证输出信号的精准度,如图4为AD外围电路。

图4 AD外围电路

■2.2 无线通信设计

本文的无线传输部分,采用了SD卡、功率放大、GPS等模块,对信号进行放大传输,整个硬件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GPS模组采用的是NEO-6M实现的,其外围如图6所示。通过SD卡进行本地保存,通过本地保存能够得到数据对比,和远程的数据对比,从而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数据,而对于SMA天线的功能,也是为了数据的稳定传输,海洋里面,恶劣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需要能够可靠的传输数据,能够增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图5 无线通信硬件结构

图6 GPS外围图

■2.3 电源管理硬件设计

整个设计中,对于电源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长时间进行工作,如果只通过电池的方式无法满足数据采集的要求,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太阳能电路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长时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当然这种方式会加重整个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由于产生的太阳能是不稳定的,因而在设计中加入电压转换模块,对于不同的传感器、单片机及放大电路,需要不同的电压,因而需要多个电路转换,分配给不同的模块供电。在电路设计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在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电源管理模块对太阳能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太阳能的稳定电能输出能力,在电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用树形结构,这样在有部分电源出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数据传输和正常的工作。

3 浮标软件设计

本次的设计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在市场上通用的单片机编写KEIL,它可以极大的缩短代码周期,移植起来也很方便,通过KEIL的界面,进行代码的编写,然后完成汇编,让机器进行能够识别,从而完成代码的运行。

本次的软件设计主要是对数据的采集,然后传送到无线传输部分,最后向外发送,整个流程先初始化单片机时钟、定时器串口等,等待AD等功能正常初始化,然后匹配ID芯片,看是否匹配,等查找到匹配的器件以后,采集到数据,数据采集后,进入低功耗模式,等定时时间到了以后,进行唤醒,从而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出去,整个流程如图7所示,通过软件流程图,规划好每一部分的代码思路,进行模块化设计。

图7 软件流程图

4 系统版图

对于硬件部分采用的是三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数据采集这三块,在对其进行布局布线过程中采用的是Altium Designer进行设计,考虑到浮标的体积和外形,采用的是圆形PCB,并严格限制了其布线范围,尽可能的减少PCB体积,整个布局合理分配元器件,并且预留了调试端口,方便对整个电路般的调试,也预留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接口,及复位电路,能方便的及时重启电路,保证数据的传输稳定有效。如图8所示为数据采集电路板。

图8 数据采集电路板

对于无线通信部分,主要包括了整个通信的主控制芯片部分,采用的是ESP32模组,并设计了调试接口,即USB接口,通过USB进行数据查看和调试,并配备了SD进行数据的存储,传输部分,采用的是GPS加运放电路的方式,增加传输距离,避免数据的丢失,而GPS的数据能够实时的知道现在浮标的位置,方便打捞,以及后续对浮标的维护。其硬件PCBA如图9所示,蓝色端子为电源入口,通过螺丝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固定好电源的输入。

图9 无线通信PCBA

第三部分为电源管理部分,这部分分为电源充电器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对于电源充电电路,采用的是BQ24650,其作为一种成熟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能够高效且可靠的进行电能转换,对于电压转换部分,则根据特定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电源芯片,因为整个系统中存在1.8V,3.3V,5V,根据不同需要的电压,进行分配,其PCBA实物图如图10所示。

图10 电源管理PCBA实物图

5 总结

未来时间发展将会越来越迅速,伴随着海洋世界的一步步被揭开,其蕴藏的价值也会惊艳到人们,相信随着浮标探测技术的发展,将来的海洋探测技术一定能够实时动态的监测海洋的一举一动,一方面发现其能源资源,探索其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也能够实时预警,避免不必要的灾难,让海洋服务与人类,与人和谐共存。

猜你喜欢

浮标电源太阳能
浅谈浮标的吃铅比数值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浮标吃铅量和“灵敏度”的关系
太阳能维修等
提问:冬钓轻口鱼如何选择浮标?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等效电源法的应用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
新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