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

2022-01-19戴永谦林波王富强王成安沈照杰郝晓文张继春

科技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产实习工程教育新模式

戴永谦 林波 王富强 王成安 沈照杰 郝晓文 张继春

摘 要:生產实习是工程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针对以往统一管理单一实习模式的弊端,探索更多新型生产实习模式,实现多模式相互认可、互补兼容。实践效果表明,新的实习模式更好地覆盖了本科毕业生潜在的出路,基本使学生得到了对自己毕业后帮助最大的实习效果,满足了本科生毕业后对新的学习或者工作环境具有初步认知的需求,同时得到了读研学生学校和就业学生单位的较高评价。

关键词:工程教育;生产实习;新模式;能源与动力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f New Mode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Majoring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Based on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Dai Yongqian1* Lin Bo1 Wang Fuqiang2* Wang Cheng’an2 Shen Zhaojie1 Hao Xiaowen2 Zhang Jichun1

1.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eihai) ShandongWeihai 264209;

2.School of New Energy,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eihai) ShandongWeihai 264209

Abstract:Production prac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teaching part for undergradu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It is a teaching form that enables students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producing practice.Aiming at the drawbacks of the unified management and single practice mode in the past,more new production practice modes were explored,a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complementarity and compatibility of multiple modes were realized.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internship mode better covers the potential outlets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s,and basically enables students to get the most effective internships after graduation,and meets the needs of undergraduates to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new learning or working environment after graduation.At the same time,it has been highly evaluated by the school that students will study and the employing student unit.

Key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production practice;new mode;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教育部大力倡导的以本为本和新工科建设,为中国高等工科教育指明了前进和改革方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是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指南,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底线。“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多处强调“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方面担当重要角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师人数少,实验资源较少,实习模式和实习条件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因此,改革实践环节的教学,探索达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实验课程、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就业质量有极大促进作用。

一、普通工程教育的一些问题

当前,政府和高校都无法满足高校当前实际发展所需要的投入,企业也不积极,致使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校内外实践基地稀少,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工作工程背景,研究的课题也多偏于基础理论,基本的履历就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对于现阶段开展工程教育是有较大影响的,并且生师比偏高,教师普遍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13];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不一致,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满意,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人员认为高校教师研究内容偏离生产,缺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企业在给予高校支持方面产生负面影响[1]。

现如今大部分工科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相当一部分实习教学内容陈旧,往往是演示性、观摩性实习所占比例比较大,设计性、综合性和实际操作性实习则往往比较少,缺乏工程创新的实践平台,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动手能力。学生实习后多数对实习内容流于表面认知,由于只是观看,对实习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都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无从保证,学生工程素质不高,创新灵感来源以及热情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实习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使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差,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难以胜任相关工作[2,45]。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多年来一直沿用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方式,这虽有便于管理,经验丰富,联系协调工作量少以及难度低等好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暴露出实习内容偏于守旧、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出口逐渐宽广的弊端。特别是随着热能动力工程内燃机行业市场的日渐羸弱,主机厂以及整车厂对传统能源动力工程学生需求数量的减少以及质量的提升需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从内容到模式的改革可谓已迫在眉睫。

二、实习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在实习教学改革中,一方面需要努力建立自己的校内实习教学基地,引进能够满足高新类技术实践教学需要的先进实验设施设备,构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满足本科院校学生动手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寻求校—企、校—校合作机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邀请有关专家、工程师共同参与对学生实训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参与实训实习的师生还可以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开发等工作,让校外实习基地成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的基地,这样很好地拓宽了渠道,获取了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尽可能多给实习教学人员提供外出实训实习的机会,促使实践教学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注重把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做到实践内容紧密联系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并及时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数量,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优化实践教学方法,推行以学生为中心、师生良好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2],努力寻求满足学生毕业后短期内工作技能需求的实习方法和模式。

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努力培养工程背景与学术水平并重的双师型教师。建立专业教师继续工程教育机制,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通过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与资源,共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模式。高校通過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可以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有助于突破单一的课堂灌输为主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面向企业一线的实践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占总学分1/3的实习教学环节的完善,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是素质养成与基本技能建立的直接载体,是实现学科培养目标,完成学科培养使命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三、新型实习模式探索及效果

第一,寒暑期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互为认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源覆盖面如此大的优势就是全国几乎所有与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所在地市都是本专业学生生源,这就为本专业学生在大学第六、第七学期结束后,在有足够丰富的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利用寒、暑假回家度假时间,充分利用自己家乡当地资源优势,自行联系生产实习机会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在收到企事业单位发来的实习邀请函,以及学生本人和实习单位签署实习期间安全责任书,以及实习指导老师明确,学生购买必要的人身安全保险的前提下,学校认可学生的此类实习可代替生产实习,以便于部分立志读取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安排自己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备战计划。当然,这类学生也可继续参加学院统一安排的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以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此种方法对本科毕业即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受益良多,可以融合不同企业的优点,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甚至有些学生毕业后就就职于这些单位,入职后缩短了适应期,一定程度上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而对于立志读取研究生学历而又有便利资源可利用的部分学生来说,利用第七学期结束(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后的寒假完成这个实习环节,又为他们多出了至少半个月的备考时间,学生的备考计划不会被生产实习打乱,学生反响良好。

第二,生产实习形式积极拓展新渠道。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多年来一直沿用统一安排集中一家单位实习的方案。实习单位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长春)、无锡柴油机厂、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威海热电厂等为代表。这种方案有其优势之处,从学生来说,学生集中在一起,便于相互交流,互补有无,互相督促,协同共进,实习过程中有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从学校院系来说,需要联系洽谈的实习单位少,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易行。但弊端同样明显,以动力工程方向为例,这种方案容易造成学生从生产实习中学到的知识比较统一,而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出口方向目前则比较丰富,从传统内燃机为唯一动力源的燃油汽车,到油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整车厂到主机厂,到动力电池生产厂家。而能源方向的学生,也从原来热电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为主要出口,向现如今的热电、核电、风电甚至水电相关行业渗透。如此宽泛的就业出口,集中统一的实习模式就无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习了,最后难免落于为修学分而实习,造成大部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自己的工作所知有限,基本技能储备缺失,从而感到迷茫,力不从心,进而造成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眼中业务能力低下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大胆推出新的实习模式,以车用动力为例,近年来的实习,不再局限于无锡柴油机厂一家单位,而是以此为主体实习单位,结合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业去向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的现实,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在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或参观。这样就极大地兼顾了动力工程方向学生就业面广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已收到的offer或者自己较明确的就业意向选择到不同的单位实习。近两年采取的方式是两周的生产实习时间,第一周统一安排在无锡柴油机厂,第二周提供三到五家单位让学生选择。虽然这样增加了学校学院联系实习单位的工作及难度,但切实做到了满足大多数学生就业取向的实习要求。从2020届毕业生离校后的反馈看,绝大多数就业的学生入职后信心十足,不再迷茫,对自己的新岗位适应极快,单位领导满意度较往届学生明显提高。而能源方向则提供学生在热电、风电、核电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且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经此模式,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对自己从事的工种有些了解,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四、拟拓展的新型生产实习模式

第一,研究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与生产实习互为认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在培养计划里安排在第七学期开始,这个时候,前六学期的成绩已经完全落实,对于具有保送读研究生学历资格的学生,此时基本都确定了。这批学生大多会选择心仪的学校参加各高校暑期夏令营。对于这类学生,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时间推后,更多需要的是对下一阶段学习深造的学校实验室或课题组研究方向的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学院鼓励这类学生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利用暑期夏令营,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未来读研究生学历时的研究领域。如果对方学校或导师有接收能力,只要历时时长达到要求,学院认可高校暑期夏令营代替生产实习,以便学生能够带着将来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相关任务进入接下来的学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当然,这部分学生第四年的学习压力较轻,也可以继续参加学校学院统一组织的生产实习,以更丰富自己的经历,甚至在生产实习中发现一些灵感,补益自己研究生学习中科研工作的开展。这样,这部分学生就能较早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领域,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就围绕研究生研究领域做些准备性工作,研究生读书期间出成果,如论文、专利质量和数量上都会很好很多。

第二,认可HRT车队工作作为生产实习。众所周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学院的HRT车队近年来可谓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取得了无数的荣誉。这诚然离不了带队实验老师的精心指导,但更可贵的是车队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队伍里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动力工程专业的,这部分学生大多负责车队动力系统的开发及研制。在经过严格的筛选以及过程中残酷的淘汰以后,到大学三年级结束,本专业的学生基本是带领其他专业学生完成发动机的改装以及标定、一些连接件的设计及加工。这个过程下来,学生得到的锻炼,绝不比生产实习少。这类学生大多有进一步深造读书的计划,为了给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备战,在得到带队实验老师客观、公平、公正的认证后,学院认可这部分学生的车队经历可以代替生产实习。当然,对于没有进一步深造读书计划的学生,如同对待参加研究生暑期夏令营的学生一样,也可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生产实习环节。

结语

针对学校往年提供的实习模式的弊端以及能源动力工程专业背景的變化和近年来学生毕业出路的多样性,本专业开拓新的实习模式,实行多种实习模式相互认可,兼容互补的方式,改善了单一实习模式的弊端,最大可能地兼顾了学生毕业出路的需要,使更多毕业去向的学生通过生产实习获得应有和必要的锻炼,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李东升.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8892.

[2]王家新.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科教论坛,2018,12:43.

[3]孔繁森.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35139.

[4]江帆.机械专业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87192.

[5]周婷婷.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4,4:229230.

[6]李慧芸.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7,2:7678.

[7]黄继英.国外大学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中国科教论文在线,2006,8(27):9598.

基金项目: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教育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BKJY201917)

*通讯作者:戴永谦(1975— ),男,山东泰安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系统动力学;王富强(1983— ),男,黑龙江鹤岗市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能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太阳能热利用、辐射传热学以及太阳能热化学。

猜你喜欢

生产实习工程教育新模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