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艺技艺类非遗在高校工艺美术专业中的教学策略
——以醴陵釉下五彩为例

2022-01-19汤新星李凯文王健

湖南包装 2021年6期
关键词:醴陵彩瓷五彩

汤新星 李凯文 王健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14)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各个民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经过世代相传,言传身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传统手工艺和72道工序的完整体系组成了醴陵釉下五彩瓷。醴陵五彩瓷有较高的实用性、装饰性、观赏性等特点。2007年,醴陵釉下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醴陵釉下五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人民的实践经验和文化智慧,将传统手工艺技术融入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手工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1 民间传统手工艺非遗面临现状

1.1 传统手工艺非遗难以传承

在我国认定的国家级和地方代表作名录中,传统技艺类占比最大,有500余项,占总数的16.8%,反映出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数量多、价值高、受重视、亟待抢救的特点。而醴陵釉下五彩作为我国湖湘文化手工艺遗产的保护重点,将文化湘瓷最本质的效果达到极致,釉下五彩工艺及文化虽然经历了文革时期“一片红”风格的旺盛时期,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釉下五彩技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非遗文化也大面积失传,遭受严重破环,导致了釉下五彩技艺的“高危化”与“脆弱化”,逐渐显现出以下窘境。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念逐渐被人们遗忘,模式固守自封。醴陵釉下五彩传统手工艺以家族式和学徒制继承为主,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传承技艺时常保留“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技艺不外传”等观念[1],这种模式限制了手工艺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例如煌陵金煌瓷艺有限公司是接续醴陵瓷业的关键家族之一,老总陈志强出身陶瓷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已经营第四代瓷厂[2],随着家族式经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从第四代开始他便改变了经营方式,广纳人才。

二是釉下五彩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创新性与时代性。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图案的工艺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同质化现象。在如今的社会,陶瓷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也有许多竞争的压力,让大部分的手工艺者盲目跟风,这导致了陶瓷市场上有许多雷同、毫无创意的陶瓷产品。其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有些人的创作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技法与审美观念中,在短时间他们无法改变思维模式,也不能完全掌握创新方法。因此,要让非遗与高校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不受市场影响,又可以让更多新鲜血液融入创作中,将我国手工艺教育与设计综合创造力完美地体现出来,展现出醴陵釉下五彩的活力与生机。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转换,市场竞争压力逐渐显现,导致注重创新的手工艺人得不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尊重和经济回报,让一些手工艺人觉得“创新”变得难上加难。以釉下五彩装饰手工艺中“双勾分水”法的滥用为例,产品都使用这种手法装饰,让人们难以区分出好坏优劣,因此这些手工艺品的价值与意义也随之消逝。

1.2 手工艺非遗与高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脱节

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与高校课程难以融合的现状,导致一些非遗项目在高校中的引进无疾而终。非手工艺技艺的课程设立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我国70%的高校没有明确手工艺专业方向,教育部门没有将非遗文化的传承技艺类课程列入学科建设之中,更没有设立相关课程,已经到了“垂危的边缘”,且部分省、市的非遗技艺项目进入高校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比如课堂体系不完善、没有相关教学材料、与学生融合不到位等[3]。

其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设施资源也相对匮乏。由于学习传统手工艺需要大量持久的练习,且难度较大,培养教师成本较高。而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教学的机会很少,再加之,大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性、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缺乏战略性思考,导致高校学习课程模式单一。

2 手工技艺类非遗融入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以教学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提出手工艺课程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发挥美育协同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艺术设计对醴陵釉下五彩的手工技艺类非遗起到挖掘、挽救、传承的重要作用。

一是高校艺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及专业技能。高校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平台,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让现代大学生进一步地感受釉下五彩非遗的鲜明特色、独特技艺以及创造价值,更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传统文化继承的责任感,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通过传承者的传播与创新,醴陵釉下五彩得到良性的发展。

二是高校要找到适合工艺美术专业与手工艺非遗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在我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特别是湖南省专业性艺术院校,应主要承担起醴陵釉下五彩的保护、继承、传播的责任。建立起两者结合的课程学科体系,正确看待课程结构和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而发挥课程结构与体系改革的效益与改革促发展的巨大潜能。

三是高校要以创新的双轨制课程结构为主,教授知识与实践课程并行,让学生们在鉴赏艺术品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以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到的知识更能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因此在教学上应取代原有的理论单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这对促进醴陵釉下彩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是高校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多面技能和就业谋生渠道。

3 手工技艺类在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 构建手工艺非遗模块化知识体系

建立基本的设计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并融入民俗学、材料学等众多学科,基于这些相关学科系统灵活地构建传统手工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主题的非遗手工艺课程,选择相关的模块进行组合授课,在系统上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教学。以釉下五彩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为例:首先要了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点,欣赏各个优秀典型作品,引起学生对釉下五彩工艺的兴趣。然后学习醴陵釉下五彩的工艺流程,如“传统的‘二烧制’‘三烧制’等,认识基本的器型,掌握基本成型方法,再次进行题材选取,进行画面设计,掌握相关的技法表现、颜料应用,最后掌握相关的装饰方法,熟练运用并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作品(表1醴陵釉下五彩课程知识体系)”[4]。

表1 醴陵釉下五彩课程知识体系

在釉下五彩原始的风格中,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法追求手工艺品完整性,有些学生也可以选择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追求工艺的新意,充分表达个人美感与时代特征,或者选择意识流的创新,不受传统约束,注重作品的观念创新和审美突破。当然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加大对非遗教学资源的投入,也要在经费投入上重点支持。非遗手工艺的教学,少不了与之相配套的实验室、实验设施、工艺制作的原材料等设施资源。

开创科艺结合的手工艺课程教学思维,将传统的醴陵釉下五彩手工艺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五感设计赋予无形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信息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等特点,使教学信息传递更加丰富、清晰,带给学生们立体化课程体验。首先“采用现代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信息资源库,以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介入工艺、材质、图案、历史、文化等非物质领域的采集、整理、传播等工作”[5],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遗文化保护体系。

首先以视觉为主体,与其他感官相结合,充分利用听、说、看等方式,将有关瓷器方面的视频与动画等更好地呈现出来;利用各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展览信息传播的优势。其次用互联网技术、AI、VR等技术手段,建造虚拟场景,将学生带入情景当中,感受瓷器国画的传统写意技法与绘画瓷器的样式,充分搭建学生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桥梁。再次可以利用3D打印、4D打印、CNC等现代快速成型技术将原本繁复耗时的手工艺设计成品加快打印成实物,利用计算机设计画面,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手工艺传承的教学当中。高校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让师生可以有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样的话,会加强学生对釉下五彩的学习兴趣。另外运用新媒体技术,以传播的手段去宣传传统工艺知识,从多个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体验传统工艺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学生们可在系统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下创作出符合时代的新内容。在创作形式、理念表达及技艺提升等方面给传统手工艺注入新活力,同时在形式创作、理念表现技艺提升等方面给传统手工制瓷技术的生态现状注入新的血液,深刻体现出艺术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化[6],注重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风格的拓展,领略醴陵釉下五彩的艺术风格。

3.2 开拓多界融合的手工艺非遗教学

加强队伍培养,系统地传承釉下五彩非遗手工艺,突破传统家族式和学徒式的传承方式,采用醴陵釉下五彩传承人、校园文化、校际联合,以及高校工艺美术教师团队沟通交流、探讨技艺、艺术创新等路径实现双向共赢。

(1)传承人参与教学

培养高素质传承人才,解决传承人的问题。专业教师与手工艺继承人共同授课,成立釉下五彩非遗文化工作室,开办大师班,高校以传统手工艺技艺类为平台,邀请各地釉下五彩大师通过短时间、高频次的技艺传承与经验交流,通过互动让同学们对釉下五彩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醴陵釉下五彩绘画为代表的陈阳龙先生为例,他在实际绘画过程中,教授学生们从素描的变化到技艺的操作手法。尤其是他独创的“薄施淡染”的彩绘方法,在课堂上反复授课,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它,进而培养出不少的新生力量。第二代继承人代表邓人文先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基础、注重绘画形式的创新,并且写出300万字的《醴陵瓷》专业著作。陈阳龙先生一直以来都在从事釉面彩瓷的设计和绘画,经过长期探索,进行了“以印代画”的技术革新和运用“以喷代画”的技术。另外李人中在创作中更注重国画技艺与工艺美术技法怎样可以更完美地融合,使作品体现出更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大师们通过不断学习,建立工作室,传授其技能,试图用现代审美意识再造醴陵釉,使之符合现代生活审美标准,如抽象造型、装饰色彩、图案构图等。这些多元的思维形式和创作风格只有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深入研究,才能使高校课堂富有竞争性,更加丰富多彩。

(2)教学与校园文化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们系统性的学习兴趣,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与老师学习醴陵釉下五彩非遗文化,并开展醴陵五彩陶瓷为主题的设计活动大赛、展览、讲座、读书、观影等活动,不仅丰富校园文化,也使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例如,在2007年,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了“和谐之美——中国醴陵釉下五彩陶瓷精品展”。著名的电视连续剧《红官窑》,在历史、民族、文化的角度下,审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兴起、发展、传承和革新,参与大规模的展览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湖南,了解陶瓷文化和醴陵釉下五彩。

(3)教学与校际联合

加强各个学校与各个学院之间的资源共享,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非遗项目,与其他优秀院校联合,成立“高校手工艺非遗同盟”,如“上海地区院校开设的‘书画装裱与修复’,复旦大学文博学院的‘古陶瓷修复’、上海视觉艺术院校的文物修复专业等院校相互联合”[7],加强共享师资资源,共享非遗大师举办的讲座,或者邀请优秀的校外导师授课,一起研究学习陶瓷手工艺艺术技法,开展交流研讨会,国家也应该为手工艺非遗保护提供资源支持,促进醴陵釉下五彩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醴陵瓷艺馆成立以来,就重视与教学单位、著名高等院校的合作。此外,学校可以成立醴陵釉下彩瓷研究院,专注于醴陵釉下彩瓷技术的研发和醴陵釉下彩瓷艺术文化的传播,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不仅能超越自我,也使醴陵釉下五彩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

3.3 拓展具有创新性的活态化实践课程

高校在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中应留出8课时以上的课程实践,组织学生们到醴陵去真正感受传统釉下五彩陶瓷的魅力。陶瓷设计实践教学要发挥其教育功能,达到设计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实习基地场所可选择陶瓷企业、研究所、校园和工业园等,如醴陵瓷谷,让学生通过研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面,充分感知中国陶瓷文化和体验实践陶瓷制作和绘画过程。另外也可根据教师所上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场地,学生们要观察并真正地体验传统手工艺,感受釉下五彩手工艺的起源与制作大环境,真看真听真感受,自己拉坯,自己烧制,应用艺术画面设计来满足审美趣味与意境追求,也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传统题材的手绘内容,运用双勾混水填色或用颜色直接点染,装饰成自己的个性风格。学生完成的作品可以进行校内展览,也可将作品进行拍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8]。

实践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醴陵釉下五彩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在实操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及独特魅力。

3.4 推动商业化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转向

醴陵陶瓷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大量的商业化资金投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也可对非遗进行设计,做好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转化,对于教学成果可以采用众筹等形式进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从而形成文创产品,运用多媒体专业手段形成线上展馆及VR线下博物馆,或在“觅处”等线上销售平台进行推广,将优秀的设计想法落地实施成可流通市场商品,形成商品孵化平台,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绘画创作从人民的实际生活出发,从满足群众需求转向满足人的个体需求,其创作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私人定制这种新的创作模式的出现,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体现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醴陵釉下五彩瓷要谋求自身发展,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必须探索创新的创作模式。因此,学校可以成立醴陵釉下彩工作室或创意社,学生们利用学校的资源在校内设立陶瓷市场,开通校内醴陵釉下五彩非遗的渠道。此外,学生也可以接触外部市场,寻找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绘制陶瓷图案。另外要联合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校友会、文化平台建设传统手工艺制瓷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和立体化营销渠道,多方位地加大资金投入,以保障醴陵等手工技艺类非遗在高校中的蓬勃发展。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学生以后也会从事相关的陶瓷设计工作,如李游宇教授所创办的汉光陶瓷公司就非常欢迎前来就业的陶瓷设计师们。毕业生运用自己的资源开一家可体验式的瓷器小店。这种店铺是根据自己追求新、奇、特的需求,让大家在感受醴陵五彩陶瓷的非遗文化中参与制作工艺流程的一种个性化的创作模式,把釉下五彩彩绘语言艺术的主动权交给他们,继续开拓出新的创作模式,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寻求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道路。

4 结论

以”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创新实践”为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构建手工艺非遗模块化知识体系,开拓多界融合的手工艺非遗教学,开创科艺结合的手工艺课程教学思维,拓展具有创新性的活态化实践课程,推动商业化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转向。充分结合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课程与学生成长规律来制定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培养有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传统手工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激发了新一代大学生对传统非遗的热情。

猜你喜欢

醴陵彩瓷五彩
孙建成醴陵釉下五彩瓷山水画作品探析
打造醴陵第一所大學 圓醴陵百萬人民教育夢想
——湖南陶瓷技师学院,湖南工业大醴陵陶瓷学院简介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邹幸 陶瓷艺术
打造醴陵第一所大學圓醴陵百萬人民教育夢想
——湖南陶瓷技师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简介
快编五彩绳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萧红亮 作品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