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ature

2022-01-19

科学中国人 2021年25期
关键词:深海辩论机器人

下潜深海的自供电软体机器人

Nature封面:封面艺术再现了这个机器人和它的灵感来源——深海狮子鱼湖。Nature杂志第7848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个能在水下近11000米作业的软体机器人。由于极端条件的限制,深海一直是地球上仍有大量空间等待探索的区域。研究人员以深海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为设计灵感,该机器人的各个电子元器件分布在全身,并整体封装在一种柔性有机硅材料中,帮助其承受深海的极端压力。在测试中,研究团队成功让机器人在中国南海海面下3224米和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的深度工作。

气候驱动的候鸟迁徙路线变化以及基于记忆的长距离迁徙研究

Nature封面:一个佩戴GPS定位追踪器的游隼。Nature杂志第7849期封面文章报道了游隼从北极繁殖地到欧亚大陆不同越冬地的迁徙路线。研究人员将56只游隼的卫星追踪数据与35只游隼的基因组分析数据相结合,并利用古气候数据重建了游隼过去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分布。研究发现,游隼的迁徙模式从末次盛冰期(22000年前)结束以来,主要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该研究还确定了一种对游隼有益的遗传因素,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可能与长期记忆的形成有关,帮助游隼保留了部分迁徙路线。

一个自主辩论系统

Nature封面:一个AI系统。Nature杂志第785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人工智能系统——Project Debater(辩手项目),它能与人类进行竞技辩论。争论和辩论是人类智能的基本能力。该AI系统能通过扫描浏览一个存有4亿篇新闻报道的档案库,自己组织开场白和反驳论点。研究人员用一系列辩题测试了该系统,并将其与人类专业辩手和各种基线系统的表现进行了比较。虽然人类专业辩手仍然更胜一筹,但Project Debater的辩论在虚拟的人类观众这里拿到了高分。研究团队认为该结果证明了人工智能具有参与复杂人类活动的潜力。

实验室培养的人囊胚样结构

Nature封面:囊胚是胚胎发育最初几天内形成的细胞团。Nature杂志第7851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实验室培养的人囊胚细胞模型。两个团队各自分别诱导人多能干细胞、重编程的成人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皿中自组织成类似囊胚的三维结构。吴军团队的结构名为“胚状体”(blastoids),Polo团队的结构名为“诱导胚状体”(iBlastoids),这两个结构代表了早期人类胚胎的一个融合模型。尽管如此,两个团队都指出他们研究的结构并不等同于人类囊胚,但相信他们的胚状体和诱导胚状体能够用于开展不孕症和妊娠丢失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深海辩论机器人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同影子辩论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