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心”女孩的寻心之旅

2022-01-19王媛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空心初中生

王媛媛

摘要: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具体化技术。咨询师借助具体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澄清来访者表述模糊不清的问题及观念,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把握真实情况,协助来访者更加有效地接受咨询。通过對一例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具体化技术在初中生心理辅导中的重要作用及独特功能,并提出使用具体化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旨在为初中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关键词:具体化技术;自我认知;个体心理辅导;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2-0035-05

一、引言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虽然受到各种生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往往都和自身一些不恰当的认知方式或观念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导致不正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行为疗法作为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依据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改变人的不合理信念从而矫正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而具体化技术则是认知行为疗法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咨询技巧,使用具体化技术有助于寻找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澄清认知方式,产生认知改变的可能性,使不良情绪和行为发生持久改变。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青春期,他们渴望知道“我是谁”,但受限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往往会出现认知偏差,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自我评价,从而导致自我意识发展受挫。所以,针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尤其需要使用具体化技术。本文结合实际咨询工作中一则真实案例,谈谈具体化技术在初中生个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二、具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具体化技术是心理咨询中一种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是咨询师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本功。具体是指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问题、所用的概念、所体验的情感以及经历的事件。

咨询师在咨询中一旦发现来访者陈述的内容含糊不清、混乱、矛盾或缺乏主观情绪体验时,就应以“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何种感受、何种想法”等具体问题来协助来访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想,做出明确的自我表达,同时也有助于咨询师把握真实情况,保证咨询的有效进行。

三、采用具体化技术进行个体心理辅导的实践

(一)个案信息

珍珍(化名),女,一名15岁的初三女生。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情绪持续低落,自杀意念强烈,并伴有不可控的被害妄想,由父母带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重度抑郁,住院一周并接受药物治疗。4月拒绝返校,办理了长期停学。同年9月重新返校学习,每个月去医院复诊一次,坚持服药,服药期间情绪稳定,社会功能良好。入学三个月后来到心理咨询室求助。

珍珍自幼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外出工作,亲子之间互动极少。珍珍从小性格孤僻,不善表达,朋友很少,幼儿园期间经常无故请假,不习惯群体生活。珍珍七岁时妹妹出生,父母开始回家稳定下来。珍珍患病后,母亲辞去工作,全职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二)来访者主诉

我最近几乎每天都做噩梦,梦到各种血腥的死亡画面,主人公是我自己,我在梦里以各种方式死去,甚至死后的样子我都记得很清楚。而且总是惊醒,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几乎没什么食欲,不服药的时候精神萎靡,总觉得有人要害我,虽然我知道并没有人要害我,但我控制不住这么想。

返校后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很糟糕,我不知道该怎么加入别人的话题,我很担心自己说错话会被排挤和嘲笑,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发呆。如果有事可做还好,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就会控制不住地去想“人为什么活着”“死后是什么感觉”这类有关生死的问题,我似乎从小就会经常想到“死亡”这件事。我感觉很孤独,心里空空的,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跟行尸走肉一样。

(三)辅导老师对来访者的观察

来访者清秀白皙,身形瘦削,神情淡漠,略带忧伤,咨询过程中无明显情绪变化。坐姿正常,眼神正常,并无回避行为,被动少语,语速缓慢。

(四)初步评估

首先,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的情况,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身体健康,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次,该来访者曾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心理困扰持续时间长,内容泛化,心里的痛苦很难自行摆脱,社会功能部分受损,按照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但考虑到来访者已接受药物治疗长达近一年,且每个月复诊一次,逻辑思维能力正常,无明显抑郁症症状,可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五)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搜集信息,建立关系

辅导老师:珍珍,你刚才说最近总是早醒?大概几点会醒呢?

珍珍:四五点吧。

辅导老师: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是吗?

珍珍:是的。

辅导老师:那你晚上一般几点睡?

珍珍:七点多吧……

辅导老师:七点睡觉,好像有点早哦?

珍珍:因为我五点多会吃药,吃了药就很困,所以一般七点左右就睡了。

辅导老师:那么从七点算起,到早上四五点,至少有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珍珍:(沉思)好像是的。

辅导老师:也许可以试着晚一点吃药?比如七点吃药,八点入睡。看看是否还会早醒。

珍珍:嗯,好的。

辅导老师:你说平时在学校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呆,不知道该怎么融入集体,你在担心什么?

珍珍:我担心自己说话会冷场,然后他们一定会觉得我很无趣,就不愿意再理我了。

辅导老师:你希望他们理你?

珍珍:也不是吧,我可能一个人待着更舒服。

辅导老师:你喜欢一个人待着的状态?

珍珍:是吧……也不是,我可能习惯了。反正我从小就这样,永远一个人。

辅导老师:因为种种原因,你从小习惯了独处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你觉得安全。与人交往会打破这个“舒适圈”,让你觉得无所适从。但长期的自我封闭又使你感到孤单,对吗?(珍珍点头)

辅导老师:那有没有不孤单的时候?或者说你有没有好朋友?

珍珍:有一个。

辅导老师:她跟其他人相比有什么特点吗?

珍珍:我们从幼儿园就认识了,双方父母也是朋友,我们住得很近,她很外向,而且我们都追星。

第一次咨询旨在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同时为来访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可信赖的咨访关系。珍珍在来访时提到自己“失眠早醒”和“人际关系恶劣”,但并没有具体说明。这时候使用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珍珍进一步澄清自己的问题,避免“以偏概全”的情况。如上述咨询记录所示,珍珍虽然总是早醒,但是其睡眠时长正常,且药物影响也一直存在,所以是否存在睡眠问题仍有待商榷。人际关系方面,通过具体化技术也发现了“例外”的情况,珍珍并不是没有人际交往的能力,而是她对交往对象的选择比较谨慎。

第二次咨询:明确咨询目标

辅导老师:珍珍,通过在我这里接受心理咨询,你最终想达成什么效果或目标呢?

珍珍:(一脸困惑)不知道。

辅导老师:你现在坐在咨询室里是什么感受?

珍珍:还是挺放松的。

辅导老师:咨询室外是不放松的状态,对吗?

珍珍:对。在这里,我可以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辅导老师:你在咨询室里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来咨询的目的是自我探索?

珍珍:(点头)嗯,是的。

辅导老师:很好,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咨询的方向。但是自我认知有很多方面,比如情绪、人际、生涯等,你想从哪个方面入手呢?

珍珍:我感觉都有问题。

辅导老师:那我作为一个陌生人,说说我对你的印象吧。我感觉你好像没什么情绪波动,不管我说什么问什么,你都是很平静的样子。这让我很难知道你在想什么,也得不到什么具体的回应,时间久了就不知道该如何跟你沟通了。你觉得呢?

珍珍:可是我内心的情绪波动还是很大的。(眼神忧伤)

辅导老师:你内心是有情绪波动的,但是却表达不出来,是吗?(珍珍点头)

辅导老师:好的,现在你的咨询目标就很清晰啦,那就是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包括情绪的发现、表达和调节。

具体化技术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明确咨询目标。珍珍对自己的咨询目标和方向并不清晰,虽然讲了很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感受,但是咨询方向杂乱,没有核心。此时采用具体化技术询问她在咨询室内外的感受变化,同时运用反移情技术,可以协助珍珍跳出盘根错节的混乱,找到自己的核心问题原来是进行自我探索,而情绪则是探索的第一步。

第三、第四次咨询:表达情绪,发现情绪背后的原因

辅导老师:今天心情怎么样?

珍珍:就这样吧,没什么特别的。

辅导老师:如果给我们的情绪打分,0分是最差,10分是最高,你给今天的自己打几分?

珍珍:5分吧。

辅导老师:那昨天呢?

珍珍:3分。

辅导老师:哦?看样子昨天好像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珍珍:嗯,昨天晚上睡不着,突然想到以后父母离开我们该怎么办,越想越难受,还哭了好久。

辅导老师:你想到父母离开,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珍珍:很难受,很迷茫。

辅导老师:很迷茫?

珍珍:嗯,到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养育我的妹妹。

辅导老师:你担心妹妹?

珍珍:嗯,没有父母,她会变得很孤独,很孤僻,没有朋友,也不会跟人沟通。

辅导老师:这听起来跟小时候的你很像。(珍珍点头)在你心里,小时候的你是孤独的,性格孤僻,也不会交际,因为那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你身边。是吗?

珍珍:是的。(流泪)

辅导老师:你不喜欢那时候的自己?

珍珍:谁都不会喜欢吧。

明确了咨询目标之后,第三次咨询重点处理珍珍的情绪感知能力以及探讨情绪背后的原因。显然,珍珍的情绪感知力很弱,她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而我将情绪具体化为客观的数字,让珍珍在0至10之间进行选择,数值越低表示情绪越糟糕。这对珍珍来说比直接表达情绪更简单和直接。通过具体的数字可以发现情绪的变化,而情绪变化的背后则是珍珍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为了帮助珍珍主动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我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即情绪折线图。这个作业要求珍珍在每天的上午七点和十二点、下午五点和晚上八点记录自己的情绪值,然后连线并在情绪转折点注明原因。图1是珍珍记录的其中4天的情绪变化折线图。

咨询师:我看记录表上情绪低落的地方都写了“体育”两个字,體育课对你情绪影响很大吗?(珍珍点头)你不喜欢体育课?

珍珍:也不是,我只是不喜欢跑步。可是因为快体育中考了,所以最近体育课都要跑步。

辅导老师:所以你不是讨厌体育课,而是讨厌跑步。(珍珍点头)

辅导老师:在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珍珍:就是很讨厌,很累,也会有点紧张,呼吸不畅。

辅导老师:有没有什么时候,你在跑步,但你感觉很轻松很舒服?

珍珍:一个人在家里附近的公园慢跑的时候。

辅导老师:哦,所以你不是讨厌跑步,而是讨厌在学校,在体育课上跟大家一起跑步,是吗?

珍珍:是的吧,因为我跑不快……

辅导老师:你跑不快,那么你担心什么?

珍珍:担心老师说我,同学也会笑话我。

辅导老师:那老师和同学真的这样做过吗?(珍珍摇头)

辅导老师:嗯,珍珍,你看到了吗?你的这种情绪来自你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不是体育课,也不是跑步。

珍珍:(害羞地笑了笑)好像是的。

在珍珍的情绪变化折线图中,每一次情绪值的下跌都与体育课有关,但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珍珍并不能清楚表达为什么是体育课造成自己的情绪波动,而是用一些含糊的、笼统的字眼谈自己的问题,此时就要用具体化技术帮助珍珍澄清具体事实,找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根据咨询记录很容易发现,珍珍之所以讨厌体育课,是因为担心自己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而担心被嘲笑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这种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才是珍珍出现异常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

第五次咨詢:建立自我意识

前四次咨询帮助珍珍发现了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变化背后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同时也初步探索了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协助珍珍建立自我意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辅导老师:珍珍,还记得我们的咨询目标吗?

珍珍:嗯,认识自己。

辅导老师:相信通过前几次咨询,你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至少在我看来,现在的你,可以在我面前表达喜怒哀乐了。你看,你现在就在笑,这是很大的改变哦!

珍珍:(微笑)是的,我好像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辅导老师:都有哪些认识?

珍珍:比如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情绪低落,为什么会低落。我也发现,我虽然同情小时候的自己,不想再回去,可是我现在遇到问题还是会退缩回小时候的状态。

辅导老师:很棒,也许是时候跟那个童年的你说再见了。这可能是一个不太容易的过程,但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珍珍:嗯,我会试试的!

四、咨询总结和咨询技术反思

本案例中,珍珍由于不良的成长经历和依恋关系导致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内心充满缺失感和不良的情绪,难以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加上疫情的影响,升入初三学业压力的增大,导致目前的抑郁状态和明显的社交恐惧。而对这一切信息,在初次咨询中,如果不完全专注于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不去发现表述中含混不清的地方,不去明确事件的具体含义,不进行聚焦式的提问,根本无法得知。所以说,具体化技术是建立咨询关系的基本功,它是后续咨询能够顺利进行且不偏离方向的保证。尤其是当咨询对象是初中生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苏醒但尚未成熟,更需要咨询师耐心引导,否则只会被最表层的问题欺骗,最终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还会加重。

具体化技术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要明确词汇概念的具体含义,要首先学会不带评判的倾听,要澄清具体的事实,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地与其他咨询技巧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使咨询更有效。

总之,在初中生的心理辅导中,只有正确并恰当地运用具体化技术,辅导老师才能更快明确来访学生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问题。本文的案例也充分说明,具体化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中非常有应用价值,如何充分利用则需要我们学校心理工作者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段联峥. 浅析具体化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81-84.

[2]丁楠. 基于情绪聚焦疗法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8):39-41.

[3]郭荣珍,施纪怀. 具体化技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运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57-58.

[4]毛怡.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应用研究[J]. 青年时代,2015(23):92.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空心初中生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为什么竹子是空心的?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空心房”还需法律界定
空心病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