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湖南大学更早的“湖南大学”

2022-01-18王金华

书屋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董宋教仁湖南大学

王金华

湖南大学的“自我介绍”说道:“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教学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六所国立大学之一。”1926年2月1日,湖南大学作为省宪法第七十九条“省须设立大学”之要求,终于正式宣告成立,并在3月9日举行开学典礼。其实在此前十三年多,另外一所同名大学已在长沙成立并招生,但因时代动荡、史料灭失而鲜为人知,只在旧文献中偶见一斑。

另一所湖南大学

1912年10月7日,《长沙日报》公告广告栏刊载了一则《湖南大学示》:

本大学已借定铁路公司所佃东茅巷房屋为临时校舍。凡前已报名经本大学认为免试及前月廿一考取诸学员,与确实具有相当资格为特别障故未及报名者,希于本月七号以前分别携带文凭、相片、证金、卷费来本大学报到报名。其有未及与第一次试验者,准其此次补试,现试期定于本月八号。开学定于本月十号,凡前免试及取录诸学员,希即于本月九号以前向理问街湖南储蓄银行照章缴清本期学费,随制收券,到本大学庶务处缴验,换给听讲券及徽章,以便即日上课。学员制服须由本大学按照中央教育会议决大学制服样式制就,由各学员缴资领取。此布。

这是一段兼有招生广告和开学通告性质的文字,从中可以推测出该湖南大学一些基本情况。首先是新成立并仓促招生,该校大约1912年秋季成立,当年9月21日举行了一次招生,又计划在10月8日增加一次招生,主要原因应该是新校声誉不高、生源不理想;其次是条件简陋,从“二房东”铁路公司手中租借房屋办学,似乎在宣告创办大学和首次招生时还没有找到临时校舍。至于该湖南大学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师资力量、课程开设、学费标准等均不得知,应该是一所并不完备的私立大学。民国肇造,百业维新,第一次将“湖南大学”的招牌树立起来,是现代省级行政体意识的觉醒,也彰显了湘省知识界对于新式高等教育的期望和探索。

1913年2月1日,《长沙日报》又刊登了题为《湖南大学通告》的招生简章。一开头就说“本大学开办已历一期,兹遵教育部颁布大学令,本期应招本科、预科及正科、特科甲级、特科乙级各一班”,可以确证该湖南大学在1912年秋季创办并招生,似已在教育部登记备案。招生计划总数四百六十人,招生专业分别是法科、商科、政治经济科,都是当时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费用是学员和家长关心的关键事项,所以规定得很详细:本科全年学费洋银三十元,预科及正科全年学费洋银二十四元,特科甲、乙两级全年学费洋银二十元,报名考试者要交试卷费洋银一角、证金洋银一元。办学地点没有变化,自然还是租赁校舍,但入学考试要求明显提高:“本科预科及正科均试英文、国文、数学、舆地、历史五门,惟本科除国文外,概用英文问答;特科甲级试国文、历史、舆地、算学四门;特科乙级试国文、历史两门”,本科考试除了国文外都采用英文试卷并要求用英文作答,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显然不是一般的难度。

相比于同时期在《长沙日报》刊登招生简章的北京国民大学、中华大学、明德大学,四校在招生专业、报考资格、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修业年限等方面各有差别,但大体属于相当水平。中华大学招收商科、法律科、文科、法科,招生计划五百人,授业费专门部每年十六元、大学预科每年二十元,讲义费均为每年四元,所用费用均分两期缴纳。北京国民大学招收法科、商科、政治经济科,大学预科每月缴纳洋银一元六角,其余每月缴纳洋银二元,所有学生缴纳入会金洋银二元。明德大学招收预科每月缴纳学费洋银二元,每学年按照十二个月计算。相对而言,该湖南大学收费标准最高,且在开学时一次收齐,符合其初创时期资金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但也有区别北京国民大学、中华大学、明德大学的特色:一是明确规定“如确系烈士子孙无论何科入学时只收半费”,既有利于开拓生源,又彰显办学者尊崇先烈的情怀和价值观。二是“遵照本省教育司新定学校章程,本期各科仍应招设校外科”,校外科类似二十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函授”,“入学资格、修业年限与在校生一致”,“每年讲义费及邮费共计洋银十元”,可以有效解决校舍、设备和师资不足的困难,节约了学员的时间和费用,也大大降低了办学成本。

杨昌济是提出湖南大学名称的第一人,并且长期着力推动建设公立湖南大学。1913年春杨昌济从欧洲回国,后在发表的《余归国后对于教育之所感》中回忆:“二三年前余在氵厄北淀时,曾与章行严谈及学务,欲合湖南之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工业学校、明德高等商业学校、法政学校、医学校等,组成一湖南大学。”以此推算,杨昌济和章士钊讨论成立湖南大学的设想,应当在1910年到1911年之间。1912年,湘督谭延闿批准成立湖南大学筹备处,计划以岳麓书院为基础设立湖南大学,因战事不断、经费不济未能实现。归国之后,杨昌济多次上书湘省政府和教育总长范源濂,倡导建设湖南大学,并担任湖南大学筹备处主任,终因无法实现目标而离湘北上。杨昌济、章士钊、谭延闿以及诸多的湘籍留学生,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因而在1912年创办该私立湖南大学,校名很可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杨昌济。可以说,这也是在建立公立湖南大学计划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转而通过私立途径来作另一种尝试。

校董宋教仁

至此,关于该湖南大学的人事信息依然很少,对于创办者、教授队伍、管理者和学员名单等,我们依然一无所知,直到发现1913年3月27日《长沙日报》刊登的《湖南大学追悼校董宋教仁先生大会》简短启事:“敬启者,敝大学校董宋教仁先生系革命元勋、民国伟人,惨闻横遭狙杀,悲痛殊深。兹定于本月廿九午前十时于敝大学开会追悼,以表哀忱,届时务乞同志诸公拨冗惠临,无任盼祷。”

原来宋教仁是该湖南大学董事之一。1913年3月22日凌晨,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后不治身亡,《长沙日报》3月23日报道了宋教仁遇刺的消息,次日报道受伤但非要害,第三天报道已经逝世。该湖南大学及时关注、反应迅速,可见宋教仁对该校十分重要。追悼宋教仁的活动如期举行,《长沙日报》4月1日以《湖南大学追悼校董宋遯初先生纪事》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追悼会场面盛大感人:“日昨该大学开追悼会,校中教职员、校董、各学员暨来宾到者计千余人,挽联悬挂两楹几至迷目。先由职教员行三鞠躬禮,次校董,次学员;各致祭文一道,读之无不声泪俱下;最后各学员唱哀词与音乐并奏,悲歌慷慨,尤令人发指眦裂。祭毕,盛校长与各来宾、校董、学员等登堂演说。”演说者对宋教仁遇害无不痛心疾首、悲愤填膺,纷纷提出不能徒作楚囚对泣,要抱定先生之政纲发扬光大,以牺牲为手段,以幸福为目的。对于刺杀案背后的政治黑幕,祭文也有所指涉:“树帜对峙,挟魑魅魍魉以俱来。”追悼会持续四个多小时,氛围悲壮,众人挥泪而散。

记者不厌其烦地记录了学校职员、教员、校董以及学员的祭文,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照录校董祭文如下:

呜呼!我公名震寰中,命世奇杰,间气所钟,弱冠束书,日无宁居。祖国深仇,奋志绝裾;结伴游泮,险阻备尝;观变沉机,匿彩韬光。一朝返国,勠力铁血;金风黯淡,旌旗无色;莽莽神州,唾手垂收;胡虏鼠窜,丑类埋头;大汉山河,重加琢磨;摧翻专制,组成共和;丰功伟烈,皎如日月。洁身引退,清风亮节;道与时违,一棹言归;故山猿鹤,正切依依;吾属亲友,欢迎具酒;班荆道故,一举十斗。主客情愫,谭及学务;我公赋闲,何弗共事?先生曰:唯倡学最美,同负责任,请自此始。言出行随,概无迟疑;勤勤恳恳,热心维持。世变日亟,军民交迫;驾言云迈,留之不得;迢迢长道,惊闻噩耗;泰山其颓,曷胜悲悼;太息人情,薄似秋云;门户水火,洵足寒心。国会将开,建设需材;天夺我公,薄海同哀。逝者如斯,夫复何辞!见山临眺,堕泪遗碑。谨告。

这篇祭文并非寻常应景文字,不仅追忆了宋教仁以身许国的奋斗历程、巨大贡献以及功成身退的高洁品格,也较为含蓄地叙述了其参与创办该湖南大学并努力维持的事迹,切合身份而感人至深。1912年7月,宋教仁因不愿与袁世凯合作辞去国民政府农林部长职务,“洁身引退,清风亮节;道与时违,一棹言归”;返乡后受到热烈欢迎,“吾属亲友,欢迎具酒;班荆道故,一举十斗”;面对朋友邀请共同办学时表态诚恳,“唯倡学最美,同负责任,请自此始”;其后为大学出力很多,“言出行随,概无迟疑;勤勤恳恳,热心维持”。湖南大学创办在1912年秋季,正是宋教仁辞职返湘省亲前后。

追悼会现场“挽联甚多,美不胜录”,其一署名李劲:

为国哭为民哭且为湖南哭,

如家何如身何更如大学何?

其中的“大学”就是指该湖南大學,“本大学实赖先生以维持”,现在依靠者惨遭不幸,该湖南大学前景堪忧,作者的担忧也于不久后成为事实。追悼会到场的有千余人,绝大多数应该是师生,该校仅开设两个年级,已有好几百学员,发展速度很快。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宋教仁遇刺,该校乃至湘省高教格局自然是另一番情景。杨昌济在《余归国后对于教育之所感》中提出,要将本地的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工业学校、明德高等商业学校、法政学校、医学校组合成立湖南大学,唯独没有包含上年成立的“湖南大学”,应该是该校因宋教仁逝世而瓦解了。

盛校长是谁?

宋教仁遇刺逝世之后,该湖南大学师生停课志哀,是湘省最早为宋教仁举行追悼大会的团体,甚至比国民党湘支部、省议会还早,盛校长负责组织和主持,并亲自登台慷慨演讲,出力甚多。民国时期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校长是不可忽略的核心人物,应该是有学问、有声望、有资源的社会知名人士,那么这位盛校长是谁呢?

盛校长当时在长沙举办追悼宋教仁的大会,为湘籍人士或定居长沙的可能性很大。盛并非大姓,当时已经成年且声望较大的人士不多,经过认真搜索,符合条件的只有一个叫盛时的人。盛时(约1875—1946),字廉生(也作莲生),湘潭县仙女乡人,早年中秀才,旋补廪生;1904年留学日本,先后在弘文学院普通科、铁道学校、法政大学学习,1910年从法政大学毕业;留学期间多次参加华兴会、同盟会组织的革命活动,多次回国参加起义被通缉,又多次逃亡日本。辛亥革命胜利后,先后担任湖南都督府高等审判厅厅长、司法司司长,国民党湘支部评议员兼法制副主任,1913年当选国会参议院候补议员。盛时旧学功底扎实,又有留学外国而来的西式学问,是资历辉煌的辛亥革命元老,社会地位和声望卓著,显然是湖南大学校长的适当人选。

要胜任大学校长,除了要有资历、学问和声望,还需要各方面的人脉资源。盛时在人脉资源方面优势很大,获得宋教仁和湘省都督谭延闿等人的支持,对于他来说不是难事。自留学日本期间,盛时就和宋教仁交往密切,宋教仁1905年的日记可以佐证:1月27日,“午初,至越州馆,邀田梓卿、黄谷庵偕至琦越馆,访雷道亨,不遇,乃至盛廉生、熊知白等寓,谈片刻”;7月29日,“未初,至盛廉生寓。申初,回”,拜访停留达到两小时,可见交往之随意。谭延闿日记也有三人共聚一堂的记载:1913年1月4日,周道腴在国民党湘支部欢迎宋教仁,“凡五席,余与宋遯初、盛廉生、刘劭襄、钱芍人、周道腴、彭与吾同座”。曾任湘雅医院院长的美国医生胡美与谭延闿、盛时都有交往,他的回忆录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记载:1917年9月,盛时通过胡美组织力量冒险掩护谭延闿离湘,胡美称赞盛时为“长沙的头等政治家”,由此可见盛时与谭延闿的密切关系,当然这是后话了。盛时早年留学日本铁道学校,该湖南大学能从铁路公司租赁校舍,应当与当年积累的人脉有关。

盛时担任校长的湖南大学大约存续了一年,这显然只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次并不成功的试验,影响了他后来的职业选择。此后,盛时一直担任国会参议院议员。1921年长潭公路竣工,他和叶尚农、何又伊等组织成立龙骧长途汽车公司,在次年8月开展长途汽车运输经营。盛时的社会活动和实业活动一直活跃,为促进湘省交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但再也没有回到兴办教育的路上去。《湖南省志》载有盛时的简介,称他为善化县人,其实是湘潭县人,1905年11月19日《长沙日报》刊登的一则短讯可以佐证:“潭邑盛君莲生,前次由日本假归在籍,留连月余。刻复束装东渡,一时宾友纷纷饯送。闻盛君此次赴东意在学习专科,须俟毕业再行回籍,亦可谓有志之士矣。”

盛时是辛亥革命烈士刘道一的密友,其《挽刘烈士炳生次霖生哭弟原韵》被收入《刘揆一集》,同题诗七律八首,可谓长诗当哭了。“三终楚此成何济,痛哭英魂不易招”,“怜君伯氏怆怀甚,斫地哀歌总怨思”,“多难悠悠慨万方,看云空想旧冠裳”,“空驱八代扶衰笔,为续三闾哀郢篇”,虽不是经典之作,但怀人感时、忧伤慷慨、绵延不绝,尽显赤子之心。

宋教仁遇刺逝世之后,该湖南大学无法维持下去,数百名在校学员何去何从,办学资产如何转移,肯定是困扰盛校长甚至湘省教育当局的难题。如果转入当时的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高等工业学校、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湖南商业专科学校等,后来汇入省立湖南大学,那自然是名副其实、皆大欢喜的结局,今日湖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实践也将相应丰富和拓展。如果不是,这块超前十三年多挂起来的湖南大学招牌也不应该被完全忽略,其首创和探索的实践应该被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

校董宋教仁湖南大学
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助推老年教育发展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无愧于世:宋教仁的君子之道
宋教仁婉拒袁世凯赠银
无愧于世:宋教仁的君子之道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100万买个点招指标:校董制度漏洞多
温家宝与湖南大学毕业生座谈时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我心寄托在整个青年一代
湖南大学出版社等127种重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