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订件的今昔

2022-01-17陈丹青

山花 2022年1期
关键词:秦明肖像画肖像

陈丹青

在域外,以订件肖像画而能立足的中国艺术家,凤毛麟角,今日欧美肖像业同行而能够格者,更是为数极稀。秦明,我的四川老友,正是一位资深订件肖像画家,早在二十三年前,美国肖像协会举办国际范围肖像画竞赛,秦明的肖像作品便荣获了金质奖。

以国族身份的胜出而看待此事,是一种观点,肖像画业本身的今昔之变,则另有议论的余地,可贵的是秦明谦抑,从未声张自己的殊荣。

八十年代,经友人牵线介绍,我也画过几幅订件油画肖像,但画得差,得不到订件了,原因很简单:我并不投入,而是权作谋生的临时之举。所以我钦佩秦明的勇气——初起阶段,如何获得订件,如何积极而审慎地进入寻求肖像画的圈子,是人际关系的微妙互动,之后,一幅接一幅获得像主的认可、赞誉,逐步建立那一阶层的内部声誉,带来更多的订件,则考验一个画家的才华与勤勉。

而描绘订件肖像绝不比一幅创作更容易,以我亲历,它是十倍的困难:不消说,它必须使像主满意、接受、视为荣耀,同时,它要能使自己愉悦。一幅勉强的,为换取酬劳的作品无法令人愉悦(我从未愉悦地画过一幅订件肖像),换言之,真正好的订件肖像不是尽可能完美的服务,而是享受才华,并让画家视为自己成就的过程(下面我将说到:整个欧洲绘画史经典的半数作品,正是订件肖像)。重要的不是如何与像主周旋,而是,长期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如尊敬绘画般尊敬订件的主人,反之亦然。

如今秦明的訂件肖像生涯已近三十个春秋,即便以最谦抑的词语,我也必须说,长期敬业,不容闪失的高水准,才能使他在业内获得持久的订件和声誉——事情尚不止此。我所感慨的是订件肖像本身的命运。

不算上距今一千九百年左右的埃及法尤姆墓葬肖像(那时的规矩,不是画家被委托,而是,画家须经像主的“允许”才能描绘某张脸)——单幅肖像画,亦即,由古代的教宗、皇室、权贵向画家订购的肖像画,自文艺复兴即已蔚为风尚,此后延绵至十九世纪末,近六百年历史。

中国宫廷与民间肖像画作者是画师或画匠,宋元之后,即让位给文人画(亦即山水画)的话语权,“人像”不再被看作绘画的主项,我以为这是美术史的冤案,因为中国古典肖像画有过辉煌的记忆。目前存世的经典是北宋帝王绘本,明清两代,官员富贾的个人或家族肖像,数量亦非常之多。据我所见,现藏于美国的宋代宰相系列最为高古而传神,尺寸极小,都是全身像,标明每位宰相的寿数——仿佛寿数也是被画的资格——但没有画家的署名。

在欧洲,伟大的肖像画则出自达芬奇、拉斐尔、提香、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这是一份漫长的名单,如哈尔斯、安格尔这样的大匠师,终其生都是订件肖像画家。毋庸质疑,一部欧洲美术史,半数以上,是订件肖像画的历史。现当代艺术大师虽然不是订件画家,但马奈、德加、梵高、毕加索、马蒂斯,从未停止描绘人物肖像。

上世纪初,摄影机普及,现代艺术登场,传统肖像以及相伴随的纪念性和仪式感,渐告式微。但订件肖像并未绝迹,甚至成为比十九世纪前更为奢侈的画类。在若干保留帝制的国家,皇亲国戚仍有画肖像的需求。此外,欧美的豪富、政要、官员、校董、教授、演员、歌手、舞者、医生、科学家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有时连带配偶和孩子们都会一一由族亲、行业或学院等机构出面委托艺术家,订购油画肖像,然后郑重其事悬挂在家里或机构内,以供观瞻。

作为无可替代的美学,作为绘画史的高贵记忆,订购并拥有—幅油画肖像,仍是庄重之事。如今拥有油画肖像的家族和机构——必须是在世艺术家为在世的人物描绘肖像——太少太少了,其数量的稀缺,一如尚能严格而精准地绘制肖像的画家。

如所周知,世界范围内的写实绘画教育,濒临绝迹,欧美仅存可数的几所传授人物画技法的学院。中国写实油画虽也日渐边缘,但大规模的学院写实训练,迄今未变,好几代中国画家传承累积的写实技巧,目前在世界范围绘画景观中独占优势,秦明能在欧美得以出类而拔萃,便是明证。

在一个数码图像的时代,肖像画业仍以手工的、麻烦的,因而是人性的方式,延续着人类试图留存自己容颜的古老愿望。这一愿望,几乎是绘画的起因之一。我们都会同意:一张哪怕是摄影大师的肖像作品与手绘的传统肖像画,仍然是两回事,两种功能,唤起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与记忆。美术馆收藏的经典肖像画,重要的不是画中人,而是,数百上千年来,艺术家曾以如此丰富多变的观察与手段,使人有可能这样面对自己,看见自己。这是一种近乎神迹的存在,我们将之称为“艺术”。

故而今日的肖像画出于难以磨灭的古老愿望,另一难以磨灭的愿望来自画家的历史感:当一位对传统怀抱敬意的画家描绘肖像时——尤其是来自欧洲传统之外的画家——必定默念着绘画史上的经典肖像,秦明便是这样一位画家。

不论在欧美还是旅居域外的中国画家那里,今日肖像画的技法,大致是二十世纪上端延续十九世纪晚期的那个系统(介于法国沙龙绘画,或由欧美的后起之秀奠定的一套手段),秦明的趣味和要求似乎更高远,从我见过的他的肖像画来看,他显著地试图跨越流行于印象派之后、在二十世纪被大肆运用的堆叠涂抹,参酌十七八世纪的巴洛克手法:均质铺衍,微妙的衔接,五官、手、背景、物件,行笔与塑造之际尽可能使之熨帖而平衡。这种追求并非能被笼统称之为“古典”的意图,而是,出于对油画的教养的自觉。秦明的成名作《游行的队伍》,落笔大胆,才华不可遏制。出国后学习了油画几世纪的流变与通则,他决意跳脱本土的局限——虽然《游行的队伍》通篇是少壮年代的虎虎生气,仍是他值得骄傲的作品——转而进入严谨的、更具难度的自我蜕变。旅居加拿大期间,他在接受订件的同时,画了大批素描肖像写生,丝毫不考虑风格,而是诚恳地解决我们这代人从未真正解决的造型问题。为了对得起他的订件与像主——不仅仅为了酬劳,而是,我愿意说,出于古老的绘画伦理——秦明是果真有敬意、果真下了功夫的。

人物画不等于肖像画,而肖像画不等于订件。油画西来逾百年,我们刻意培植写实人物的绘画、却迄今没有肖像画这一种类,因而,严格说来,也没有杰出的肖像画家。在历来关于油画的种种鼓噪中,订件肖像的话题也完全缺席。遥想伦勃朗与安格尔的时代,订件的价值不言自明,犹如法则。而委拉斯凯兹终其生,是个御用画家。时代真是变了。

订件绘画的今昔流变,足以成就或泯灭多少画家,我为老朋友秦明骄傲。他付出三十年的才情,成为货真价实的肖像订件画家。我确信,委托秦明绘制肖像的主人及其后代,拥有了即将消失的美学,他们会长久感激并尊敬这位来自中国的杰出画家。

猜你喜欢

秦明肖像画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雪花飘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地毯肖像
糟糕的肖像画
《肖像》
小丑的肖像画
请你吃汉堡
独特的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