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2022-01-17周文晓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碉楼公共设施龙潭

周文晓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文章依据龙潭客家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公共设施设计为载体,探讨和挖掘龙潭客家文化的深层内涵,整合龙潭客家传统文化的各项因素,将历史传承与生活创新融入到龙潭社区公共设施的实验设计中,并总结出龙潭客家文化特色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模式,使龙潭客家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创新,龙潭社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优化。

龙潭客家传统文化研究

三百年前,一些客家人来到了四川,定居在成都的东郊和北郊,并一直繁衍至今。学术界称之为“东山客家人”,总人数约250万,使四川省成为中国内陆客家人数仅次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的第五大客家聚居区,在西部省份中位居第一,其中成都市成华区龙潭社区是成都东山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90%以上的乡镇之一。

这些客家人生活在一起,遵循着家乡的方言和习俗,传承着和谐而不同的客家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龙潭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现状与不足

在社区建设中,公共设施产品是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它们展现了对社区的整体环境印象,同时也是社区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时代的更新,以改革创新为代表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和文明演进,提升了人们对社区居住空间的设计要求。在社区居住空间的需求提升的同时,社区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改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富有传统文化特色、功能齐全的社区公共设施,不仅能体现该社区的内在的文化底蕴,而且能成为贯穿社区的文化媒介,传达社区的特色文化和民俗精神,有效地唤起市民的共鸣和对该地区的热爱。因此,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设计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龙潭社区客家文化的渊源和内涵,在其作用下充分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成都市成华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发展,深化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深化社区公共空间亲民化改造,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同时关注和重视文化资源,全力推动文商旅城融合发展,力求打造“文旅成华”。但依据笔者对目前龙潭社区的公共设施产品设计的现状进行的调研情况分析,龙潭社区现有的大部分的公共设施(如:公交站台、路灯、座椅、公共垃圾桶等)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性需求,但是这些公共设施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龙潭的客家文化发展与传承,难以给人留下客家文化融合的深刻印象。即使在客家民俗气息比较浓厚的居民区,它们的特征和面貌也都基本相似,没有突出特色的客家元素,在客家文化历史传承的创新和个性化设计角度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客家传统文化应用于龙潭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方式研究

龙潭客家文化元素的提取

龙潭寺东与龙泉驿西河乡相连,南与圣登乡相连,西与西北与青龙乡相连,北与新都木兰乡、石板滩相连。龙潭镇有11个村,其中3个是纯客家村。这些客家先民大多是清代康熙、乾隆、雍正年间从广东嘉应、惠州迁来的,还有来自福建、江西南部的移民。龙潭客家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并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龙潭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从客家文化的具象形态和抽象文化等方面进行提取。客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化中出现的祠堂、碉堡、狮子龙灯等,这些文化的外在形式蕴含了龙潭客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客家传统文化的这些外在表现元素提炼出来,运用到龙潭社区公共设施的造型中,同时通过这些社区公共设施的在龙潭各街区的使用,使龙潭客家文化得以有形和无形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1.建筑文化

自1668年以来,来自湖北、湖南、广东等十多个省的数百万移民相继进入四川。其中一支队伍来自粤东北山区,扎根于成都东郊的丘陵之中,以龙潭寺为中心。这些客家人除了在这里耕种和养殖外,他们还在这一龙潭地区修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碉楼。碉楼兴于清嘉庆年间,至清末和民国时,龙潭寺周边的东山地区各乡场土碉林立。据统计,龙潭寺的客家碉楼,有七十九所房屋和八十二所房屋,其中七十六所房屋有一个碉堡,三所房屋有两个碉堡。成都仅存的客家碉楼——钟氏碉楼现在位于龙潭寺。钟氏碉楼建筑方法及构造样式不及赣粤等地的客家土楼高大宽阔,但其建筑构思和风格在沿袭了广东祖宗的传统外,还融入了川西林盘的建筑风格,保留了原乡民居中厚墙、封闭的外形、夯土楼等特征。整座碉楼高十余米,分三层,穿木结构,挑梁、小青瓦,黄泥夯土建成,碉楼的每一层都分别设有瞭望哨孔以及射击孔,飞檐翘角,造型简单实用。

2.客家龙舞

客家舞龙是四川省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广填川”的移民潮不仅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还带来了当地的传统娱乐节目。其中包括客家“龙灯舞”。“龙灯舞”是客家人祈福消灾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过去的传统和习俗不可避免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而“龙灯舞”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他们的遗传基因一直在客家人的血液中流淌。我们只能从流传至今的歌谣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人文风貌,但这些温暖的片段与记忆,仍然是传承的土壤。

2007年,在成华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国外媒体对狮子龙灯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采访,使狮子龙灯闻名于世。在成华区龙潭街,扎龙工匠范宗权开始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教授给对狮子龙灯感兴趣的年轻人,将自己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由于丰富而独特的客家文化,狮子社区于1995年注册为“中国第一客家村落”,白莲池街狮子社区舞龙队多次参加省、市、区、街道及社会公益演出。舞龙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延续了客家文化。它已成为白莲池街狮子社区大众文化的重要名片。

3.客家美食“鸟米粿”

鸟米粿,因客家话的发音似“鸟米粿”而得名,清明节前后在田里用清明草切碎,拌上糯米粉,揉成团,包上泡菜、培根等馅料,然后用玉米壳蒸。它们的味道芳香,柔软糯滑,咸鲜可口。鸟米粿一直是客家人春季的时令食物,它不仅耐饥饿,而且易于保存。在农耕时代,客家人通常把它当作工作后的餐食。食物对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客家人的特色食品,鸟米粿不仅承载着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也寄托着每个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以宣传龙潭客家文化为目的的龙潭“鸟米粿”客家文化节,从2018年起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该文化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游客呈现龙潭客家人勤劳、奋进、团结、互助的精神。

龙潭客家文化中形态、色彩、材质的传承与创新

客家文化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众多,在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环境设施的空间造型是由形态、色彩和材料等视觉要素构成的,并通过各种设计要素的选择和组织来实现,即造型元素之间形态、色彩、肌理等方面的设计要和谐且合理,借助龙潭客家文化的特殊处理来突出公共设施的设计美感。因此,在龙潭客家文化结合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我们应该以设计元素为出发点,研究其承载客家文化的手段,对传统客家文化赋予新的表达与传递功能。

在龙潭客家文化的造型元素中,碉堡建筑的造型特征最为重要,川内唯一现存的客家碉楼钟氏碉楼就位于龙潭地区,因此碉楼轮廓是客家文化中最具造型性的形态提取要素。在造型设计上,龙潭社区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客家标志性对象保持一致,并能够传承和发展客家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必须以美学原则为基础,例如,在龙潭公共设施座椅设计中融入碉楼造型时,提取形态的部分轮廓时,应注意满足一定的美学原则,并要保证其造型设计符合社区公共设施的整体风格,从而有效地美化龙潭客家文化休闲特色街区。

色彩是直接诉求于人类感官的要素,不同的颜色和颜色组合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体验与感受。公共设施在色彩的选择上,必须考虑色彩功能与设施不同功能特点的协调统一,让设施本身的功能性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公共设施色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功能体现和彰显城市环境氛围的作用,当色彩和环境设施结合时,便能增加整体环境的表现力,烘托文化氛围,表现出一定的象征意义。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习俗也会让当地人民形成不同的色彩感受。因此,色彩设计在客家文化的应用中应定位文化传承的主题,传达客家人的特殊情感。

公共设施的色彩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结合材质与表面处理一起构成较为完整的色彩体系。在公共设施具体的设计中,相同的色彩配置方案附着在不同的材质上,经过不同的表面后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同样的形态色彩在相同的公共座椅设计中,分别用木材、金属、藤编、陶瓷及混凝土等进行材料附着,这些材料表面的不同特征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联想。对于客家社区公共设施的主题建设,需结合不同材料所体现出的质感特征,并结合实际的场景环境来表达。此次设计实验拟用木材、回收水泥废渣、金属等组成,用混凝土的粗糙表面体现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龙潭社区公共设施设计实例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笔者选择龙潭客家文化休闲特色街区作为此次设计实践项目,该区域主要由华甸路、成康路、华泰路组成,全长1.8公里,面积约10万平方米。龙潭客家文化休闲特色街区围绕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医院区和龙潭区居民生活核心区域,打造客家文化主题消费场景和客家文化地标综合体,包括龙潭客家生活广场、客家历史文化体验区、客家生活体验区和两个街道公园,充分展示了龙潭区深厚的客家文化。

图中公共座椅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设计来源于成都市龙潭寺客家传统经典建筑碉楼。为龙潭街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中座椅围绕用户的社交方式与众不同,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也可根据不同的用途以及环境自由拼接成不同功能的家具,如座椅、长椅、桌子、垃圾桶等。该类设施材质由木材、回收水泥废渣、金属组成,在体现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实现环保回收再利用的结合。

龙潭客家公共设施设计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现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不再仅仅追求功能性和科学性,而是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公共设施设计的艺术性、历史传承性和文化交流的传播。特别是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和环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是承载城市发展、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体现现代城市品质和文明的重要要素。龙潭社区要通过具有特色的公共设施来展现独特的客家文化和历史传承,只有在龙潭客家历史文化中不断探索和提炼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并将其在满足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前提下,融入到公共设施设计中,才能不断地提升龙潭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促进龙潭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碉楼公共设施龙潭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龙潭画影
九龙潭的龙
城市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GHOSTS OF GUANLAN
震不倒的羌族碉楼
永平龙门的龙潭
一路惊喜
从公共设施到商务领域再到家居,智能照明之路步步为营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