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1-17丁艳云张焕荣杨香香王海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同胞公平

□丁艳云 张焕荣 杨香香 李 玉 王海霞

自2016年1月1日起,新《计划生育法》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自此“全面二孩”时代正式开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许多家庭迎来了二孩,对其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本文致力于帮助“二孩”家庭了解其家庭教育面对的核心问题和可采取的措施,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家里两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二孩”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知网以“二孩家庭教育”为主题进行搜索,在搜到的135篇文章和论文中,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孩”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长子女教育,同胞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2016年12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报告显示,“二孩”家庭家长遇到的家庭教育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与两个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的问题,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孩子等方面。

为了解“二孩”家庭家长关注的教育内容,以“在两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你注重哪些方面的教育?”为题目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二孩”家庭中,家长关注的教育内容统计表

由表1可知,在“二孩”家庭的教育中,家长重点关注的教育内容依次是教育的公平性、同胞关系、亲子关系、长子女的教育等问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式选择被试,选取家里有两个孩子,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二孩的家长进行研究,同时考虑不同地域、职业、受教育情况等因素,最终选取了210位家长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为选取的家长提供问卷,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38%。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公平性现状。家庭教育的公平性既影响同胞关系的建立,又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为了解家长能否公平对待家里的两个孩子,以“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吗?”为题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1.13%的家长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孩子,有18.56%的家长不确定,这样的结果反映出家长认为能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多数家庭教育中对待两个孩子是公平的。

为了深入了解“二孩”家庭家长教育公平性的体现,本研究对家长的具体做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和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两个方面。

以“陪伴哪个孩子的时间多”为题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46.39%的家长陪伴两个孩子时间一样多;有31.96%的家长陪伴二孩的时间多于大孩,有14.43%的家长陪伴大孩的时间多于二孩。由此可知参与调查家长基本上能做到陪伴两个孩子时间相当,少部分家长陪伴某一个孩子时间较多。

为了解家长是否有意无意对家庭的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以“您是否对两个孩子存在比较情况,并因此对其中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示不满”为题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6.08%的家长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并因此对其中一个孩子行为表示不满。家长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并没有不妥,不妥的是比较的结果是对其中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示不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权利,作为家长要接受孩子的独特性,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做出更喜欢谁的选择。

由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多数家长意识到需要公平对待每个孩子,这与以往“大孩应该无条件让着二孩”的观念相比,这体现出家长教育理念趋于合理化,家长有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的意识,但是个别家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欠缺,不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二)家长进行“同胞关系”教育的现状。为了解家长进行“同胞关系”教育的情况,本研究就家长处理两个孩子的矛盾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家长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方式统计表

家长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8.25%的家长要求大孩让二孩,41.24%的家长是谁错批评谁,44.33%的家长主张解决矛盾,由此可知,多孩家庭中要求大让小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减少,而处理两个孩子矛盾过程中兼顾两个孩子的利益的解决方式——解决矛盾成为使用频率最多的方式。

为了解“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的现状情况,以“您家里两个孩子关系好吗?”为题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0.12%的家长认为两个孩子表现出对彼此的喜爱之情;有55.67%的家长认为两个孩子时好时坏,但又离不开彼此;有2.06%的家长认为两个孩子都不喜欢对方。由此可见,“二孩”家庭同胞关系质量比较理想,家长的教育效果使然。

(三)“二孩”家庭对长子女的专门性教育情况。“二孩”家庭对长子女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同胞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质量,本研究做了相关研究。

当二孩出生后,大孩表现出的某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或态度时,家长的应对态度。60.82%的家长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23.71%的家长很有耐心地接纳孩子的变化,只有15.46%的家长选择忙于照顾二孩,不耐烦。“当有了二孩后,您对大孩有什么不同”进行了调查,家长选择和以前一样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3.3%,17.53%的家长选择比以前更关心大孩,有六成的家长有二孩后,对大孩的关注没有减少。常常忽略大孩的有3.09%的家长,有36.08%的家长意识到给大孩关心不足。“在养育二孩的过程中是否主动有意识地让大孩参与其中,让孩子一起成长,”调查结果显示,有94.85%的家长选择这样做。由此可知,多数“二孩”家庭比较关注长子女的发展,可以引领家庭教育的发展,发挥孩子之间的互动价值,个别家庭对长子女的教育没有保障。

(四)家庭亲子关系方面的教育情况。“二孩”家庭亲子关系比独孩家庭更复杂,研究中对“二孩”家庭亲子关系的相关教育内容进行了调查,从二孩出生前的准备性教育和二孩出生后的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孩出生前的准备性教育研究结果显示:58.76%的家长表示要二孩之前有征求大孩意见;有52.58%的家长在二孩出生之前有对大孩进行专门的关于“二孩到来的准备性”的教育,内容主要涉及父母对大孩的爱不会因为二孩而减少,培养大孩的责任感,培养大孩的自理能力,大孩如何与二孩相处等相关内容教育。

二孩出生后家长的亲子关系教育在多方面有所涉及,比如家长对待两个孩子的公平性问题,家长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方式,家长对长子女的教育情况等。

为了解“二孩”家庭亲子关系现状,以“有了二孩之后,家庭的亲子关系变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8.14%的家长认为亲子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36.08%的家长认为与以前一样,8.25%的家长没关注过,17.53%的家长认为没有以前融洽。由此可知,“二孩”家庭的亲子关系比较理想,随着“二孩”家庭家长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家庭亲子关系的发展也将趋于科学化。

四、讨论与建议

“二孩”家庭的教育质量如何,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教育行为,只有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且落实教育行为才能保证家庭教育的质量。

(一)家长要做好长子女的教育。在“二孩”家庭的教育中,做好长子女的教育工作,对两个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吕家欣(2018年)的研究表明,二孩出生前对4~6岁的长子女的准备性教育对其社会性发展有显著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做好长子女教育,特别是年幼长子女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二孩到来对其的不利影响。在二孩到来之前要做好准备性教育,对长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长子女获得自我认同感等做法能够帮助其健康发展。

(二)“二孩”家庭的教育中要体现公平性原则。同胞关系最大的挑战来源于二孩出生后的资源竞争。虽然多数孩子能够接受家里有个弟弟或妹妹,但是也有来自对方竞争的担忧,这种担忧来源于物质竞争,情感竞争。所以家长公平对待两个孩子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时刻注意到两个孩子都有获得父母爱和关注的需要,家长在做好长子女教育的前提下,要注意物质资源的均分理念,切勿以二孩小为由,要求大孩让着二孩,这样大孩的不满就会转移到二孩身上。年幼儿童的分享行为、关爱行为等亲社会行为是自觉行为,而不是家长强制下的表现行为,家长的强制要求只能把二孩推到大孩的对立面,影响同胞关系的建立。“二孩”家庭的教育的公平性是家庭教育质量的基础。

(三)家长要致力于培养积极的同胞关系。积极的同胞关系包括同胞亲密、同胞温暖、同胞友谊等。其建立受父母的公平对待、亲子关系、父母婚姻质量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积极的同胞关系,家长要做好对长子女的专门性教育,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同时要注意教养方式对同胞关系的影响,比如,在解决年幼儿童同胞冲突时考虑运用孩子中心策略,避免使用控制策略和不干预策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通过协商、推理、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消除冲突。有利于积极同胞关系的建立。

(四)家长要注意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高质量家庭教育的基础。“二孩”家庭同样需要关注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和谐的、亲密的,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与父母的婚姻质量,父母的行为举止,以及父母平时的高质量陪伴密不可分,只有有了良好亲子关系家庭教育质量才有保障。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同胞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笨柴兄弟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