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少见施氏假单胞菌引起的伤口感染

2022-01-17黄红卫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琼脂单胞菌质谱

□张 艳 黄红卫

施氏假单胞菌隶属于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是一类具有单极性鞭毛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上极为罕见[1~3]。近十年来,国内仅报道2例由该菌引起的感染。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微生物室于2019年8月从一例外伤患者伤口脓汁中分离出一株施氏假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因车祸致右小腿外伤,术后皮肤坏死、胫骨及内固定外露十余天,2019年8月25日转至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既往二十余年前有右下肢烫伤手术史,现遗留广泛肢体瘢痕。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9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0/77mmHg。右腿皮肤组织检查:右小腿上段内侧可见一大小约25*8cm的创面,创缘部分皮肤颜色暗,血运差,部分皮肤颜色发黑,血运无,伤口周围稍红肿,皮温稍高,创面可见部分坏死组织,创口内可见胫骨外露,外露骨质颜色发暗,血运差,同时可见钢板及钢丝外露,创面外侧可见一长约8cm的手术缝合伤口,伤口缘部分皮肤颜色暗,血运差。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RBC)3.56X1012/L,血红蛋白(HGB)99g/L,总蛋白(TP)62.8g/L,清蛋白(ALB)32.7g/L,球蛋白(GLB)30.1g/L,血沉及凝血功能未见异常。

图1 患者伤口图

二、仪器与试剂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ABI3730XL测序仪。

三、分离、培养及鉴定

(一)标本采集。用灭菌生理盐水擦洗伤口表面,用无菌棉拭子采取伤口脓汁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二)分离培养。将伤口脓汁分泌物通过平板划线方法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弱选择性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恒温需氧培养。24小时后取出平板观察菌落特征。同一平板上可见颜色、形状、大小等性状相同或接近的菌落。经革兰染色,细菌均呈红色杆菌,初步判定为同一种菌。

(三)分纯及生化鉴定。挑取单个菌落于血平板进行分纯培养,后取纯培养物于专用比浊管中调至浓度为0.5麦氏比浊度菌悬液,经Compact VITEK2(AST-GN09)系统对该菌进行种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四)质谱鉴定。运用MALDI-TOF原理,由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进行鉴定。

(五)基因测序。委托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测序。

四、结果

该菌经涂片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有单鞭毛。血平板培养48h后,菌落呈现粗糙、干燥、扁平、皱折、坚韧而粘附平板状。普通平板上,菌落呈现出淡黄色。VITEK2(AST-GN09)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氮唑烷,去甲沙星,环丙沙星和氨基糖苷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头孢西汀和复方新诺明耐药。VITEK MS质谱鉴定结果为施氏假单胞菌,与VITEK2鉴定结果一致。基因测序结果为施氏假单胞菌,与VITEK2鉴定结果、VITEK MS质谱鉴定结果一致。

图2 血琼脂平板菌落 图3 质谱鉴定结果

图4 基因测序结果

五、讨论

根据伯杰分类手册第1卷,按照rRNA同源性分类,施氏假单胞菌隶属于rRNAI群,与铜绿假单胞菌同属1群。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粪便及肥料中,人类呼吸道及泌尿道均可存在。属于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感染,主要引起机会感染或医院内感染。该菌临床感染率较低,临床案例研究报道少。文献研究多集中于施氏假单胞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经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Medline等数据库,仅有2篇关于该菌引起临床感染的报道。2012年,董政等报道了从患者坏死皮肤组织中分离出1例施氏假单胞菌。2016年,王亚炜等报道了烧伤伤口分泌物中一株施氏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此次,也从患者伤口脓汁中分离出该菌,提示该菌可存在于自然环境或人体皮肤表面。当机体防御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应重视由该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该菌是否好发于外伤伤口中,引起伤口感染,仍值得进一步探讨。该菌菌落呈粗糙、干燥、扁平、皱折、坚韧而粘附平板状,特征较为典型,培养遇此类菌落时,应高度怀疑此菌,并对病原体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该菌对部分药物耐药明显,提示临床用药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临床医生不可单凭经验用药。

猜你喜欢

琼脂单胞菌质谱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及维护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成都仪器厂氦质谱检漏仪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