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2022-01-17夏斯玉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监控信息化

夏斯玉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增多,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关注要点。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见如运输车辆、起重设备、开挖设备、压实设备等,合理化管理机械设备,才能充分发挥出功能作用,节能增效,确保项目在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以下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探讨了施工机械设备的一些管理策略。

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目的

1.1 确保机械设备合理投入

工程施工管理中机械设备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内容。现场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数量繁多,经常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导致的设备窝工。应当根据施工项目工程总理、各时段施工强度要求、施工技术方案等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投入计划。严格做到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合理化精简机械设备的投入,保证施工任务能够安全高质如期完成。

1.2 提高施工效益

机械设备使用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代替了人工劳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能降低人力成本,最终获得良好的施工效益[1]。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设备投入、缩短施工用时、减少费用支出,均是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物尽其用,提高使用率,是项目提高效益的基础。

2.目前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施工实践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在配置选择、燃油消耗、工时统计、实时监控、制度及人员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如下。

2.1 配置选择问题

虽然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繁多,但面对不同环境和条件,为了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必须合理选择对应的机械设备。就目前机械设备在配置选择上的问题,表现为2个方面:(1)管理人员不重视,对机械设备配置选择时,并没有分析施工环境和需求,而是过分依赖于个人经验。如此选择的机械设备,实际施工作业时可能无法满足不现场施工需求。(2)机械设备配置时,没有考虑到经济性原则,虽然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但是设备费用高、数量过多,不利于成本控制[2]。

2.2 燃油消耗

因多数项目的施工环境特殊无法封闭管理,不同施工战线与环境也复杂多变,开放式工地难以阻挡油耗子侵入工地进行偷盗。甚至有相关人员监守自盗、少用多报,偷油利润丰厚,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作案、少用多报,偷油屡禁不止。油耗管理粗放、浪费现象严重、机手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油耗差异大,无形中造成浪费,实际管理中很少关注每台机械的油耗。人工管理低效数据无法核验,人工上报、登记加油量无法准确了解设备真实用油情况,人力监督也无可能杜绝偷油行为。

2.3 工时统计

结算依赖纸质单据准确性难保障,人工登记的纸质台班单据无法真实反映现场情况,数据准确性难确认。机械按台班结算数据易虚报,台班直接与机主、机手的收益挂钩,若存在虚报现象事后难以核查。机械包月使用方式使用率较低,包月方式的单台设备工作时间不足、闲置率高,租用的设备数量超出实际所需。机手懈工怠工、监管难到位,施工人员通过磨洋工、偷懒的方式延长工时,靠人工监管效率低、纰漏多。

2.4 实时监控

对于机械设备的过程监控笔者以渣土车和混凝土运输搅拌车为例:渣土车多采用人工计趟,计趟员发小票时刻面临诱惑且车辆数量多,趟数准确性难核查,导致财务核算难。多拉快跑违章多,安全隐患大,为了多跑几趟多挣钱,渣土车夜间行驶易超速,施工方很难在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进行监管;混凝土的价格较高,为牟取暴利,在运输途中时常出现混凝土运输搅拌车驾驶员偷料卖料现象,而搅拌站与工地间距离较远,运输过程难以有效监管。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不合格的混凝土,是生产原因还是工地迟迟不卸料导致失去塑性,没有数据支撑责任判定难,会陷入责任纠纷。生产和工地卸料差异较大很有可能会导致“断料”“压车”情况的产生,调度不能合理调度会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司机操作不当将罐体反转,造成混凝土或者冲洗罐体的泥水撒漏,污染城市道路,给企业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3]。

2.5 制度及人员管理

从管理制度的层面看,机械设备管理问题有2个,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及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少人员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现场施工的事情,和管理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在这种错误的想法下,项目部对部门进行简化时,削弱了设备管理部门的权力,导致部门职能不健全。

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人员意识方面的问题:(1)设备管理者。这些人员的责任意识差,因施工环境大多比较恶劣艰苦,管理者的工作开展比较随意,为了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不去现场核实。(2)基层施工者。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相配合,才能真正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3.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从现场施工的角度入手,笔者建议施工现场采用信息化管理,转变设备管理思路,提高机械设备的应用价值,信息化管理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管理主要内容

3.1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要合理配置是设备选择时的关键,也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合理配置要遵循3个原则:(1)适应性。充分了解施工项目,通过现场勘查、熟悉设计图纸、查找规范文件,确定项目施工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制定设备清单。(2)安全性。安全事故是工程建设期间的重大事件,近年来机械设备伤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应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考察,检查出厂证明、合格证书、安全生产操作说明等。(3)经济性。机械设备的成本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配置环节应对设备成本进行测算,在满足生产作业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购买或租赁成本。

3.2 增设电子燃油箱监控锁具

多重防盗措施,油量异常报警,钥匙锁锁上后防止野蛮拧开。拆除、油位异常下降会触发报警。信息化系统对每次开盖都有记录与通知,加油与耗油情况实时呈现,遏制异常用油行为。信息化系统终端实时采集油量,自动采集每台机械每天的加油量与工作时长,系统可视化展示各项数据并生成报表,一键对比查看同类型机械的油耗,便于定向管理油耗异常的设备,数据统计不再依赖人工。

3.3 信息化核计工时

为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妥善管理,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建议采取信息化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进场机械设备全部联网管理,这样各项决策都能得到有效数据的支撑,同时能实时监控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然后系统按日/周/月精准统计工作时长。开通电子台班签证单,各项数据公开透明,台班的登记、审批与管理移至线上,可一键查询或导出,规避台班虚报,真实还原现场。科学调度管理机械设备,降低使用成本,通过信息化系统及配套设施监控(位置、状态、工时、油量)合理调度充分利用,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通过信息化系统及配套设施进行怠速识别,从源头上规避怠工,消除操作手偷懒的侥幸心理。精准化统计工时,可以降低20%左右的成本支出[4]。

3.4 关键机械设备进行动态监控

比如我们的渣土车,可以通过信息化实行自动统计趟数,确保结算有依有据。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统计车辆每天运输趟数与行驶的起点/终点位置、出发/到达时间、持续时长,方便财务结算。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预先设置路线、分段限速,若出现超速、酒驾、长时间停留、偏离路线等异常情况,系统自动向相关管理人员发送警报,保障行驶安全,实现行驶全过程监控。通过信息化系统上传资质并审核,审核通过后建立车辆与驾驶员电子档案,上传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从业资格证进行认证,当发生证件缺失或即将到期时系统自动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再有对我们的混凝土搅拌车,系统可自定义规划搅拌车的上料区、卸料区,在非卸料区卸料时实时发送警报给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监控搅拌车的正反转,准确记录混凝土搅拌车的出发时间、行车路径、到达时间、开始卸料时间以及完成时间,实时反馈数据,调度可以在系统中查看所有车辆的实时位置、时速、正反转状态,为科学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3.5 制定完善制度、提升人员素质

针对目前管理的状况应当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账,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杜绝机械设备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应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复合型的管理队伍。站在企业的角度,一方面要引进来,适当提高人才准入门槛,优先选择有知识、有经验的人才;对现有人员进行专家讲座培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5]。另一方面要走出去,为管理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可以到同行企业或类似项目中参观考察,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

4.结语

通过信息化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能减少设备投入,全过程监控各类机械的运行实况,大大提升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益。针对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优化设备监控方案、制定完善制度、提升人员专业素质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优化策略和建议。希望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能,节能增效,保质保量推动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监控信息化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