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及应用分析

2022-01-15晏嘉彤赵丽婷

参花(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张掖市张掖文化遗产

晏嘉彤 赵丽婷

一、引言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非遗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非遗文化具备浓厚的以文化人的作用,主要是前人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呈现出对天地、自然、忧乐、生死、婚配、祖先等敬畏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类社会、精神及自然需求的一类活态文化。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体现之一的非遗文化,其传承和传播应更加引起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非遗传统文化,能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多领域运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具有创新模式的非遗文化传播模式,[1]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健康发展,打破传统非遗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将大大提高传播效率和效果,让非遗文化传承步入新的台阶。

二、张掖地区非遗文化概况及传播现状

河西走廊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源远流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西汉置郡开始,作为历代中原王朝唯一进入西域地区可靠的战略通道,河西走廊是中原与西北两大地域沟通的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战略要道,更是中央政府维护西部地区权益最重要的战略通道。而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张掖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其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称。张掖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独特,自古被誉为“塞上江南”和“金张掖”。长久以来,张掖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地域风格鲜明,是河西走廊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证了张掖历史的发展,承载了地域文明,独具特色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将张掖地区38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共性、文化融合的内在精神用文化遗产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同时,张掖的非遗文化存量非常丰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族特点与大众性融为一体,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民族文化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人们独特生产生活风俗的呈现,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近年来,张掖市秉持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并重的工作思路,项目保护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创新模式,扩大交流,加强静态展出与活态传承,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区四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体系。目前,张掖市共有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非遗33项,市级非遗128项;有5名国家级传承人,56名省级传承人,841名市、县级传承人;对河西宝卷、裕固族民歌与服饰、甘州小调、九曲黄河灯阵、四家武术等非遗重点保护项目打造了相应的传习场所。[2]

九曲黄河灯阵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掖市每年元宵节期间都举行九曲黄河灯阵亮灯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灯、游阵、祈福,古老的非遗文化重新焕发出活力。裕固族民歌作为“濒危”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不断有专家学者开展关于裕固族民俗、历史文化的研讨,让裕固族民歌文化传承的理论发展与体系建设逐渐健全。各级裕固族民族歌舞团体的组建以及民俗场馆的落成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裕固族民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有关学术文献也对裕固族民歌进行了阐述与梳理,如少数民族音乐学者杜亚雄在其《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中国民族基本乐理》等诸多音乐研究理论中都涉及裕固族民歌:以张掖地区为核心之一的河西宝卷在众多学者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出版了大量搜集或保存下来的河西宝卷卷目,为河西宝卷的文化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河西各地的文化馆非常重视河西宝卷的保护与传播,各地文化部门投入专项人力与物力资助,进行多种形式的传播,但当前河西宝卷在国内外仅仅在专业读者中传播,受众面窄。整体而言国内外对于河西走廊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敦煌莫高窟文化,对河西走廊其他区域非遗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的逐步开展,民间非遗文化也逐渐得到了群众的重视。张掖市文化馆依托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展百姓所喜爱且具备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甘州区各类艺术团也在重要节假日开展有关民间非遗文化艺术的创作、展演及交流活动,并不断深入校园、社区、乡村。张掖市在“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非遗宣传及展演活动,由甘州区民间艺术团带来了器乐合奏《大甘州》,歌唱表演《甘州小调大联唱》《小放牛》,舞蹈《说唱甘州》《劳动号子》《剪窗花》等节目,演出主要以吹、拉、弹、说、唱、跳等形式为主,内容贴近生活,特色鲜明。[3]但受限于表演模式和地域限制,传播受众面仍然较窄。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民间走访调查,对面临失传的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民间技艺展开深度和系统挖掘,梳理掌握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并整理成书籍等文献资料。在一些传统的重大节假日,通过组织传承人在公共场所开展个人作品展示、现场演出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非遗文化走出来、传下去。同时以张掖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契机,编排了《裕固族姑娘就是我》《仙姑传奇》等30多個非遗剧目,并扶持建立了以甘州小调、大鸭剧社、乐善忠义班等20多个民间社团为基础的演艺公司,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的方式,使得民间社团演出资金短缺的难题被有效解决。该方式使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创收。[4]与此同时,政府采取向传承人发放补贴、建设场地、搭建平台和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等方式,充分调动非遗文化传承人在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方面的积极性。

在政府部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张掖地区的非遗文化传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传承面临着现有的非遗文化大众化传播手段受限,缺乏网络传播平台,现有的相关资料也呈点状分布在不同的网络平台,没有将文化整理融合形成体系进一步让群众认知等,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仍然得不到可持续发展。

三、张掖地区非遗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关注度不够

在非遗文化传播过程中,随着互联网的“下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但各类网络平台中现存的非遗文化异常分散,且各类网络平台间相互联系较少,没有将文化整理融合形成体系来展示,导致人们了解、学习、研究相关张掖地方非遗文化比较困难。同时,对张掖非遗文化的探究主要以河西文化的专家学者为主,普通大众因为缺乏系统、专业性的平台,了解的人数甚少。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及传播意识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普及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间。非遗文化通常通过纸质文字记录及口述进行展示,而随着网络的普遍化,能静下心来读此类纸质书籍、现场观摩的人少之又少,导致非遗文化的社会关注度不高。

(二)传播具有地域局限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呈现出众多的地方非遗文化项目,区域性与分散性较强。当前,张掖市主要以日常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常规宣传,报道缺乏深度和体系,更多地关注非遗赴国外交流展演,而很少关注非遗项目传播现状以及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例如,由张掖市广播电视台与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合办的专题节目《游张掖跟我走》《人文张掖》,均对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过报道,但内容较少且仅在市县一级进行播放宣传。因此,仅借助本地传统媒体传播具在局限性,并存在内热外冷的现象。

(三)傳播方式不够丰富

由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大多较年长,平均年过六旬,且传承人大多只有初、高中学历,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导致他们不能深入认识非遗的价值所在,观念基本在“不能丢掉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这一层面停留,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认知有限。且随着传承人年纪的增长以及传承方式上缺乏专业性,导致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足,对数字化认知能力不强,创新意识淡薄,还停留在原生态保护和传承的层面,在对非遗的宣传上还处在被动接受的传统媒体阶段,缺乏在新兴互联网时代对全媒体传播的认知。[5]张掖非遗文化发展至今,有很大一部分的传统技艺和民俗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虽然当前学者和专家在挖掘、整理及传播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了一些新的元素,但从目前传播情况来看,部分非遗传播形式仍然比较守旧,存在传播动力不足和走出去的模式单一等问题。

(四)非遗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河西走廊尤其是张掖地区非遗文化传播效果不佳主要是自身发展问题,存在各项文化遗产陷入“濒危”的现实。由于老一辈传承人年事已高,造成非遗传承人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更便捷和富有吸引力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更多的非遗所在乡镇区域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寻求发展,以乡镇为主的非遗文化中心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同时由于传统技艺和口头传统表达也存在自身局限性,甚至有着自身复杂的流程,而文字性资料不利于展示这些文化,导致对外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内外信息的不对称使外界感兴趣想从事该项工作的人无法获得详尽的信息。因此,造成部分民间传承人技艺高超却门可罗雀,不能够薪火相传,这便使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所以,缺乏传承人和相应的传播模式来促进良性的传承,是张掖地区非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四、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流量主体短视频,实现简便传播广泛化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占网民总数的87.0%,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突破9亿,网民使用率达95.8%,信息流量巨大;而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被传播、被关注。在过去,非遗在传播方面主要依靠影视作品,其受众面窄,而有了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会更快更广。非遗文化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的结合是传统与新兴的碰撞,把非遗文化融入短视频这个受众面广的大平台上,能让更多普通人接触并喜爱上非遗文化,是一种创新且经典的合作模式,是文化前进路上的一次勇敢创新和尝试。但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短视频平台的结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挖掘非遗产品的积极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贴近时代,注入当代元素;三是利用抖音等短视频传播,需要注重质量,同时要遵守法律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抖音、快手高清短视频、大屏幕的呈现方式,非遗的细致之美和民族特色能够更便捷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遗文化社会关注度不高以及传播具有地域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可以在这类平台上看见包括张掖地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传统文化之美,传承非遗的精髓;另一方面,借助平台流量扶持,非遗传承人可以开通抖音小店售卖非遗制品,改善生活质量,实现过往从依靠国家补贴输血,到现在依靠互联网平台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良性转变。短视频让非遗文化有了“走出去”的机会,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这些传统非遗大师世代及地方传统非遗所蕴藏的文化艺术及历史价值。

此外,借助短视频直播手段来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可以帮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和融入人们的生活。直播过程中主播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非遗文化的亲切感体现出来,直播过程中的互动,可以改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刻板印象,让非遗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和更亲和的姿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搭建非遗文化数字化全平台,实现信息整合一体化

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需要有影响力且一体化的平台,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综合网站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播的必要手段。通过利用HTML5+CSS3进行网站界面整体布局以及样式美化,结合现在日益成熟的VUE框架,来搭建单页面数据响应式网络平台,能提高更新速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平台的应用。具体方式如下:一是以张掖地区典型非遗文化传播网络平台为基点,在非遗文化传统模式传播发展乏力的大背景下,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和整理张掖各类典型非遗文化资料,通过构建合理完善的张掖典型非遗网络传播平台,将典型文化资料进行整合展示,加强跨平台的联系,尽可能打通不同平台的文化界限,使张掖非遗文化更好地借鉴其他地方非遗文化的精髓,打造更多精品栏目。二是以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方位展示,为张掖非遗文化体系化传播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直观的网络平台,以拓展受众面,加大非遗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力度,促进非遗学术探讨,让更多的人了解张掖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其原有传播形式。当非遗文化开始以更加亲和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就会慢慢建立起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从而形成非遗文化的长久传承和良性循环。

(三)形成旅游产业新业态,拓展非遗传承多途径

各类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展示传播,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更有意愿去关注和了解本地非遗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非遗艺人参与到推广旅游的过程中去,打造具有张掖区域特色的深度旅游项目,促进非遗与本地区热门自然景观旅游的深入融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及可持续发展,让张掖的优秀非遗传统文化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促进张掖文旅融合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与此同时,要开发非遗文化文创产品及周边产品,多種形式拓宽非遗传播途径。非遗文化项目数字化传播不能仅采用信息化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展示,还要加强相关文创产品与周边产品的开发和线上线下销售。如通过手绘或者快速3D打印设计个性化的非遗文创产品,或者根据需求打造私人定制的非遗周边产品,借助旅游吸引更多的群体关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助力传播。相应的收入可用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良性循环,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在每一个阶段都能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最终实现非遗的深度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地方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非遗文化亟须借助数字化手段找到有效且新颖的方式,实现非遗文化的生活化、普及化传播。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非遗数字化相关业态的交流和输出平台,由本地核心文化圈借助数字化空间外延输出优秀文化,逐步打造非遗文化良性循环生态圈,让地方性非遗文化在网络平台以及大众的生活中扎实根基,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结出丰硕的果实,进一步丰富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叶,韩帆.数字化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6):81-83.

[2]李莺.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20.

[3]徐莉.我市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N].张掖日报,2021-07-15(003).

[4]陈露.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渐入佳境[N].张掖日报,2018-01-05(001).

[5]甘元,谢春.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学理思考[J].中国文艺评论,2021 (05):89-9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910740014S);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010740002)。

(作者简介:晏嘉彤,女,本科,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赵丽婷,女,本科,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地方文化艺术)

(责任编辑 徐参文)

猜你喜欢

张掖市张掖文化遗产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张掖大沙河
甘肃省张掖市:反差强烈 春日现冰挂美景
Tough Nut to Crack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