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伉俪的“呼吸”情缘:臻一技,济天下,携手笑看玉兰花

2022-01-14王福梅

知音·上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呼吸玉兰花小花

王福梅

郭述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全国知名呼吸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获得“中国好医生”、全国抗疫先进个人、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郭述良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家老小全靠妻子方红雁照顾。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妻子方红雁也是一名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及嗓音学组委员,被称为“嗓音王国的领舞者”。

30年来,夫妻俩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守候“玉兰花开”……

相知相恋,臻一技而济天下

2020年初,方红雁参加医院的疑难病讨论和线上启动会,回到家里,已是夜深。门前的玉兰花已经开了,一树的玉兰花绽放,纯洁如玉,让这个寒冬有了暖意。

玉兰花又名报春花,开在冬末,大朵的花儿是春的讯息。以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和丈夫郭述良总会驻足树下,合影留念。

种下这株玉兰花,迄今已是第七个年头。

1985年,重庆姑娘方红雁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在青春飞扬的花样年华,方红雁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郭述良。方红雁和郭述良同级,入学后,与另外六名同学被分在同一学习小组,渐渐熟悉起来。

在郭述良眼中,出身军人世家的方红雁家教极好,热情大方,美丽善良,大家都喜欢她。那个时候的郭述良成绩优秀,专业能力强,文采好,还担任年级宣传部长。大二时,郭述良为电影《老井》写影评,并参加重庆电影评论比赛获了奖,方红雁对他心生仰慕。

五年医科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实验楼,他们一起走过。彼此明明相互倾慕,郭述良却把爱藏在心里。他期待学业有成,再向心爱的女孩吐露心声。

1990年,郭述良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被学校推免读硕士研究生。他原本打算毕业回到家乡,却因为心爱的女孩和医学事业,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与此同时,方红雁也成了重慶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他们相知相恋,彼此将希波克拉底誓言扎根心中,立下宏愿,毕生从事医学事业。

1993年,郭述良和方红雁携手走进婚姻殿堂。1995年,他们可爱的女儿降生,一家三口住在医院分配的40平方米的一居室里,日子清贫却快乐。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郭述良门诊前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他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方红雁已经记不清他多久没有陪自己吃过一顿饭,也没有携手一起散散步了。

那时,郭述良凭着专业医学技能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在患者间获得很大的认可,慕名而来的患者遍及20余省市。得知很多远道而来的病人常常挂不上号,郭述良感慨万分。他深知病人身体的痛苦,也理解他们求医的艰难,总是忍不住趁休息间隙,为病人看片、诊病、开处方,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

方红雁知道后,总是发信息给他说:“记得要吃饭,顾惜自己的身体。”可郭述良太忙了,根本顾不上看方红雁的短信。那时候,为了能让郭述良好好吃顿饭,方红雁费了不少心思,不仅亲自监督他吃饭,还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挤时间给他做饭。

方红雁会做一手好菜,在学生时代就小有名气。麻辣泥鳅、粉蒸肉、回锅肉都是色香味俱全。郭述良最喜欢吃妻子做的菜,只要他在家,一定会给妻子当帮手,然后,吃得很享受,很带劲,就连女儿也被带起了节奏,胃口大开。每每这时,方红雁总是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郭述良一心扑在工作上,2011年,他挑起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的重担。这一年,郭述良接诊了一个来自内蒙古的17岁女孩小花。此前,小花已抗结核治疗8个月,出现左全肺不张,左主支气管闭塞,整个人非常痛苦,生命也危在旦夕。

可小红却爆发出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咬牙支撑着。当时,她连呼吸都很困难了,却一直跟郭述良说:“郭教授,我不想死。”她的父母也流着眼泪说:“郭教授,求求您救救孩子吧,就算倾家荡产我们也愿意啊!”

郭述良为小花做了详细检查,发现小花纵隔心脏大血管等全部向左侧移位倾倒,右肺出现结核,肝功能也受损了,几乎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可小花还那样年轻,望着她渴望活下去的眼神,郭述良心生不忍,连续几天都熬夜在网上查国内外的资料,找寻一点点能让小花活下去的机会。

最后,在郭述良的努力下,经全院会诊,决定对小花进行保肝治疗,调整结核药物,抗真菌,增强免疫……治疗后,小花体温下降,病情稍好转,但手术风险依旧很大,一旦术中出血或发生并发症,随时会致病人死亡。但,不做手术,她将彻底失去活下来希望。

郭述良想了很久,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小花家人推心置腹地说:“手术风险虽大,但还是能够争取机会,我一定会尽全力去救治小花。”

在征得小花和家人同意后,郭述良带领团队多次对小花进行气道介入治疗,顺利打开她通向左肺的道路,实现左主支气管再通,努力为小花争回了那口“气”。一个多月后,小花康复了,郭述良很开心,他在朋友圈里记录了这段经历,感慨说:“对病人不放弃不抛弃,就会有希望。”方红雁从郭述良的字里行间读懂了他的坚持,对他说:“你真棒,我也要向你学习。”

志同道合,同一个呼吸共同体

方红雁深知丈夫是个有志向的人,同为医生,他们比普通人更能相知相惜。他们夫妻都是呼吸专家,郭述良主攻下呼吸道专业,方红雁主攻上呼吸道嗓音专业。夫妻俩打趣说:“我们是一条呼吸通道,一个专业方向,同一个命运共同体。”

因为专业领域相近,相互配合默契。回家后,他们在饭桌上,散步时,一起讨论专业问题。有时候,郭述良遇到一些病患跟妻子的专业领域有关,他就会请方红雁会诊,虚心请教妻子,与她联合攻关。而当方红雁遇到学术难题,郭述良也会为方红雁指点迷津。

有一年,一个叫周明的患者被检查出患有声带恶性肿瘤,很多医生都告诉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切除,但这样的话会影响喉功能,导致与人交流不畅。周明宁愿放弃治疗,也不愿承受不能说话的痛苦,最后,病友推荐他找到方红雁。

方红雁看到周明痛苦万分的样子,非常理解他的感受,她仔细评估了周明病情,为他制定了不开喉的喉显微激光声带肿瘤切除术。那天,她历时几个小时手术,最终肿瘤被切除干净,喉功能也得到了保护。术后,周明说话的嗓音接近正常,对着方红雁不断道谢。

方红雁告诉郭述良:“你知道吗?从前看到你总是愿意去体会病人的痛苦,了解他们的渴望,并为此努力,不仅治好了他们的身体,也解决了他们心灵的痛苦,我就觉得你特别厉害。我也是因为你变得更好的。”方红雁看门诊时,对病人最耐心。她理解病人的心情,病人求医,总想听医生多说几句。每次重症病人出院后,她都要亲自随访,询问恢复情况和后期效果,并给予指导,当听到一副完美的嗓音时,她心里倍感欣慰。

几年前,一位30多岁的男病人,说话时声音尖细如同女声,备受他人嘲笑,最后找到方红雁就诊。方红雁理解他的感受,耐心地给患者制定了阶梯式发音训练方案,从调气息、控制舌根开始,一句句帮助病人学习发声,纠正不良发声习惯,还给他做心理咨询。在方红雁的耐心开导下,病人终于正视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

三个月后,方红雁在一次随访电话中,听到了他浑厚的嗓音,感动不已。因为她能为患者重塑声音,因此被誉为“嗓音美容师”,连续几年荣获“重庆十佳温情医生”“重庆优秀医师”“重庆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平时工作忙的时候,夫妻俩总是把女儿送到退休的岳父岳母那里去。方红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经常卧床不起,方红雁平时工作忙,不仅不能照顾父母,还要父母帮她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对此,方红雁深感愧疚。

有一次,夫妻俩出差在外,方红雁的妈妈在家突发眩晕,可家里却没有一个人,最后,还是在隔壁邻居的帮助下,打车前往医院看病。方红雁难过地对郭述良说:“妈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却还要帮我们照顾孩子,我对他们特别愧疚。”

郭述良安慰妻子,主动陪岳母找眩晕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操劳太多、长期睡眠不足引起的。岳母说:“你们工作忙,分身乏术,我能帮一把是一把。”方红雁听了之后,感动得泪如雨下。她心疼妈妈,给家里请了钟点工,减轻妈妈的压力。郭述良也尽心尽力照顾岳母,让她调整生活习惯。有一年,岳父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炎,郭述良竭尽全力救治岳父,照顾他一直到他康复。

生活中,郭述良觉得自己亏欠妻子的太多太多,每每看到方红雁在医者、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中转换,他都心疼万分。一想到这些年,妻子的身影越来越忙碌,头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可她却从来不说苦,还总说自己皮实,他就特别内疚,可方红雁却总说:“我们都是医生,你做的一切,我都能理解。能够为我们这个小家付出,我觉得很幸福。”

相爱相惜,携手笑看玉兰花

这些年,夫妻俩在各自的领域上奋斗,鲜少能顾及女儿,女儿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住校。可尽管如此,女儿对父母却没有任何责备。

她和父母的感情很好,遇到高兴事,会跟父母分享;遇到不开心的事,也憋不住要跟父母说。每次女儿回家,家里就显得热闹多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忙于工作,女儿从高中起,就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非常有主见。对此,郭述良选择相信女儿,愿意给女儿自由。他深信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也相信榜样的力量,他总是对妻子说:“我们对她唠叨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有一段时间,为了让女儿有个健康的身体,郭述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做15分钟下蹲、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从行动上影响教育女儿养成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美国杜克大学。女儿毕业时,郭述良夫妻去美国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女儿替他们安排日程,妥帖又细心,夫妻俩很尽兴,感慨说:“女儿长大了,我们也老了。”女儿听到了,笑说:“虽然我长大了,但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宝贝。”

毕业后,女儿回到国内,入职一家计算机企业。她原本收到三家知名企业的入职邀请,但最终她选择了离家近的。她对父母说:“这样我就可以一直陪在你们身边,照顾你们了。”天冷的时候,她会给父母添置衣物,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夫妻俩都感慨:“这些年,我们对女儿关心太少了,没想到,一转眼她就长大了,反而能够照顾我们了。”

可女儿却说:“从小到大,我每次遇到困惑,爸爸会给我讲故事,让我明白道理,找到答案;妈妈也经常给我做可口的饭菜,照顾我的生活。每次遇到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无论我做出什么选择,你们都无条件支持,从不缺席,我知道你们心里是爱我的。”这些话,不仅让郭述良和方红雁感动万分,就连亲友知道后也赞叹不已,他们一家也因和谐幸福,被評为重庆市“最美家庭”。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郭述良连续担任与湖北接壤的重庆黔江及万州集中救治中心以及中国政府赴阿尔及利亚和苏丹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忙得不可开交。

他曾带领团队在72小时内建成渝东南集中救治中心,临危受命调往重庆疫情最重的万州集中救治中心,身先士卒进入危重病房,迅速稳定并扭转了万州的救治形势。

他还为毛里求斯的研究生及法国导师募集大量防疫物资,先后与欧美多国连线,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因抗疫工作突出,郭述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中国好医生”“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21年2月13日,春寒料峭,郭述良再次离开家人,调往万州集中救治中心担任组长。临行前,他回家收拾行李,抬眼看见门前的玉兰花,此时已是含苞待放。他感慨万千,这些年,他风里来雨里去,查房,会诊,讲学,科研,带教,到全国各地出差,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每次风尘仆仆回来,却不一定能与妻子见上面,因为方红雁也在医院工作,加班值班,抢救病人。很多时候,待妻子下班回家,他又开始下一趟旅程了。这样的日子已经成为夫妻俩的生活常态。

离家途中,郭述良看着满院的玉兰花,提笔写下一首《玉兰花》:“一个电话/不再多说一句话/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你问我/眼中为何有泪点/转过头/悄悄拭去/只因还有他和她/征途漫漫/归期无定/怎能了无牵挂/待寒冬荡去/春风里/再相依/共看那门前/洁白无瑕盛开的玉兰花。”

写好以后,郭述良发给妻子。读到丈夫滚烫的话语,方红雁热泪盈眶。可没想到的是,等他再回家的时候,玉兰花期已经过去了,为此,他特别愧疚。可方红雁却说:“平安回来了就好。”

2021年11月14日,入冬后的周末,郭述良参加了两场国家项目会议,三场线上大会讲课后,匆匆赶回家,他知道,妻子一定还在等着他,等着来年的玉兰花开……

编辑/包奥琴

猜你喜欢

呼吸玉兰花小花
玉兰花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春天到
我爱玉兰花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对视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