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峄山碑》

2022-01-14陈根远

美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李斯李煜秦始皇

陈根远

《峄山碑》,国家一级文物,亦称《峄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时刻于山东邹县(今邹城市),为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由秦相李斯撰文并书。后被焚毁。长安本《峄山碑》所据底本为五代宋初徐铉(917年-992年)所授郑文宝之“摸本”。北宋时刻立于西安碑林。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一匡天下,号称始皇帝。雄心勃勃、日理万机的他马上就决定要知行合一,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起,他连续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部边疆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不知疲倦的他第五次东巡,终因过度劳累,逝世于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秦始皇为国操劳按下不表,下面说说他对中国文字书法的贡献。

他在统一全国后开始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命丞相李斯等人整理文字,改定字体,废除各国文字。李斯等人根据籀文改定秦篆。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秦篆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书,作为推广秦篆的课本。这样,既适应了学童学习的需要,也作为小篆字体的范本,向全国推广。秦小篆是从大篆演化而来的,形体比大篆更加整齐和定型化,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文字改革。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途中登峄山时立的第一块刻石。原石在北魏以后毁坏,现所藏碑石是北宋淳化四年郑文宝用徐铉摸本重刻。

秦始皇統一六国后,五次出巡各地,都留下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的“秦刻石”。秦刻石共有七处,分别是《峄山刻石》(前219年)、《泰山刻石》(前219年)、《琅琊刻石》(前219年)、《之罘刻石)(前218年)、《东观刻石》(前218年)、《碣石刻石》(前215年)和《会稽刻石》(前210年)。可惜秦始皇“传之万世”的美好愿景在他辞世四年后便灰飞烟灭,而留下的七处刻石也大多早已毁于天灾人祸。

原刻如今仅存《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残石。其中《泰山刻石》仅存“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昩死”三字残泐,故又称“泰山十字”,现存于泰山脚下的岱庙内。《琅琊刻石》也已大部分剥落,仅存12行半,84字,但已异常模糊,现存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相比而言,《峄山刻石》似乎还比较幸运。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时刻于山东邹县,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此即《峄山碑》之由来。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峄山。

《峄山刻石》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李斯(?—前208年),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并完善了秦朝的各项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因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是“千古一帝”的最重要助手,人称“千古一相”。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将李斯的小篆定为“神品”,赞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称其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故书界有“学篆必先宗‘二李’(秦李斯、唐李阳冰)”之说。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北魏时,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登峄山,将《峄山碑》推倒。但因李斯小篆闻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迎来送往,遂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息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于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之句。

明代都穆《金薤琳琅》记载《峄山刻石》有7种重刻本(今称有9种之多),即长安本、绍兴本、浦江本、应天府学本、青社本、蜀中本、邹县本等。其中长安本即今西安碑林之《峄山碑》,是现存最早、最好、影响最大的版本,而其他诸本多翻刻自长安本。

长安本《峄山碑》圆首方座,通高188厘米,宽83厘米,两面刻字,一为正面9行,背面6行,行15字。其中秦始皇刻辞四字一句,三句一韵,凡144字。背面第一行“皇帝曰”起,为秦二世诏文等,凡79字。最后是郑文宝题记,凡5行40字。

《峄山碑》正文第一部分曰: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第一部分,称颂秦始皇“讨伐乱逆”,横扫六国(“灭六暴强”),“廿有六年”(前221年)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然后不辞劳苦,“亲巡远方,登于峄山”。因为天下一统,没有了战争,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不世之功,所以刻石为记。

《峄山碑》第二部分原文是: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昩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昩死请,制曰:可。

《峄山刻石》前144字的内容为歌颂秦始皇废除分封立郡县的丰功伟绩。

第二部分内容是秦二世为了确认秦刻石是记载秦始皇帝而不是他以后的某位子孙的丰功伟绩而刻。原来二世皇帝(胡亥)担心:“金石碑刻全是始皇帝建造的。现在我承袭了皇帝名号,可是原来金石碑刻上不称始皇帝,以后年代久远了,就好像是后代子孙建造的,以致不能称扬始皇帝的功业和盛德。”所以丞相李斯等马上体会圣意,请将二世的诏书也刻上,因为秦始皇的江山要传之万世,如此,万世以后大秦子孙就不会混淆,这些文字记载的可是始皇帝的丰功伟绩。可惜,三年以后(前207年),大秦帝国就土崩瓦解了。看来古代统治者往往对自己的统治自信心爆棚,秦二世实在是想多了。

长安本《峄山碑》所据底本为五代宋初徐铉所授郑文宝之“摸本”。

徐铉(917年-992年),曾仕南唐三主,历官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因博学多才,与因五代顾闳中绘的《韩熙载夜宴图》而名垂青史的韩熙载一起并称“韩徐”。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两度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出使大宋,謀求和平。

第一次入宋,他对宋太祖赵匡胤讲:“李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宋太祖说:“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徐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北上觐见赵匡胤,徐铉求情说:“李煜因病未能前来拜谒您,并非敢于拒诏,希望您能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徐铉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音越来越大。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辩不过文豪徐铉,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你问我江南国主李煜有什么罪,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国家要统一。”最后赵匡胤掷地有声地反问徐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徐铉不敢再言。

“流水落花春去也”,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宋军攻克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其为违命侯。按现在的话说,这是一种“软暴力”。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42岁(李煜亦生于七夕)。宋廷赠李煜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忠心耿耿的徐铉为旧主撰《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对李煜报以极大的理解与同情。他说:“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随后主李煜降宋后,徐铉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待遇不低。如此看来,宋太祖、宋太宗都是宽宏仁慈的君王。

徐铉以文翰驰名于时,尤工小篆、八分。郑文宝在重刻《峄山碑》题记中称老师徐铉“酷耽玉箸垂五十年,时无其比,晚节获《峄山碑》摸本”。长安本《峄山碑》,书法横平竖直,布白匀整,笔画挺匀刚健。结字上紧下松,垂脚拉长,有舒意婉通之妙。杨守敬跋《长安本》称赞:“笔画圆劲,古意毕臻。”台湾谢日新兄参照西安相家巷出土之秦封泥文字以及文献,认为徐铉所授郑文宝之“摸本”极有可能就是秦代李斯所书《峄山碑》的原石拓本。

重刻《峄山碑》的郑文宝(953年-1013年),曾为南唐校书郎。主司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入宋,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992年,76岁的徐铉卒于靖难行军司马任上,正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任职的郑文宝将老师遗体护送到东京汴梁。次年,郑文宝将老师“所授摸本,刊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郑文宝题记)。《宋史·郑文宝传》记载,政事之余,郑文宝“能为诗,善篆书,工鼓琴”。

《峄山刻石》后79字为秦二世的诏文,为了确认秦刻石是记载秦始皇帝而不是他以后的某位子孙的丰功伟绩而刻。

一方石头,它铭刻着封建帝王的万世梦想、千古一相的盖世才华、失败政客的耿耿忠心以及不惑弟子对老师的深切怀念。

这就是《峄山碑》的千古传奇。

(责任编辑:孙婷)

猜你喜欢

李斯李煜秦始皇
赵匡胤:卧榻之侧,容不得李煜长吁短叹
我们家的小“坑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误做皇帝的李煜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秦始皇拜荆条
李斯自食苦果
只爱黑白红
儿时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