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机械装备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2022-01-14田爱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工程专业

田爱华

(吉林化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吉林 132022)

1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年吉林省教育厅开展吉林省首批高校转型改革,吉林化工学院机械装备类专业(集群)获批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迄今已经过6年实践与探索。

吉林化工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所处于学术性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之间的“中间类型高校”。为适应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工科建设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点进行现代化实验实践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建设,以提高师资队伍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为关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基础机械装备制造系列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体,开展应用型机械装备类专业建设[1-3]。

2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吉林化工学院机械装备类专业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出发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立足“地方性”“应用型”的学校办学定位和“立足吉林,服务区域,面向全国,贡献行业”的服务定位,依托吉林省汽车和石化两大支柱产业,以化工设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在育人模式、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围绕“1”个目标,建设“2”支队伍,通过“3”种结合,运用“4”个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工程教育,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了机械装备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1”个目标——培养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的现代工程师与管理者

吉林化工学院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现代工程师与管理者”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建立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养方案进行评议,指导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修订与课程体系的调整[4]。

依托支柱产业,对接吉林省化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特色专业方向,突显专业特色。

针对化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化工设备与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专业方向;针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以及精益生产管理等专业方向。

2.2 “2”支队伍——建设“双师双能型”的学校教师队伍和“生产一线”的企业导师队伍

2.2.1 打造“双师双能型”学校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职业发展能力和相应的工程经验。第一,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改革研讨、教学方法研讨及课程内容研讨等,使青年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能力,并通过培训、访学、进修及学术交流等多种渠道提升教师职业发展能力。第二,鼓励教师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种学科竞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第三,鼓励教师赴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2.2 打造”生产一线”的企业导师队伍

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共建校企合作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吸纳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与新技能,使教学内容与经济发展、行业需求有效对接。聘请企业工程人员进入课堂,并将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案例带入课堂,使学生掌握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聘请企业工程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与校内教师合作共同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企业导师参与选题、指导和评价等毕业设计各环节,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聘请企业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承担理论教学、实习指导、毕业设计、专题讲座和工程素质教育等教学工作,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尤其是兼职教师的行业背景,使学生对行业现状、发展前景、行业标准及毕业应达到的专业能力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3 “3种结合”——促进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产学研结合

以成果为导向,科学设计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毕业要求,细化毕业要求指标点,合理制定满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课程配置,通过达成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毕业要求。利用课内外、校内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基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能够有效支撑培养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育工程化,工程课程化”改革,在奠定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4]。

图1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3.1 课内外结合

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吸纳学科前沿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创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其中实践性环节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0%。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人文、美育类选修课,提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包含综合教育项目、社会实践项目、文体拓展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和职业拓展项目,培养学生工程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此外,需充分利用各类实训、实践平台和学科科研资源,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各类科技活动、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成才[5]。

2.3.2 校内外结合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完善学生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和实训制度,建立与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且一脉相承的校企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及创新实践基地。与行业、企业工程人员共同探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及实验教学题目等,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此外,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制定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共同编写实习指导书,确定实习考核标准,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实践学习内容。

2.3.3 产学研结合

紧随机械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及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需求,调整并改进学科建设的工作内容及方向,构建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和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并建立工程研究中心,探索与行业、企业、区域协同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4 “4”个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机制

如图2所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建立“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毕业要求”的循环体系,遵照各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监控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核,采取多种形式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用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成,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持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通过毕业生座谈会、毕业生问卷调查、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企业走访、校友访谈及行业企业专家访谈等,对毕业生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征集社会评价建议,了解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进而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实现情况,为专业培养目标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修订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管理与改革。

图2 持续改进循环机制

基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评价结果,及时将反馈信息应用到教学全过程的持续改进中,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执行—评价”的持续改进循环机制,监控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及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并依据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内容随时调整以上环节。

3 结语

实施机械装备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师生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能够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其中80%以上毕业生是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业领域与岗位性质。学校充分发挥毗邻大型石化企业的地域优势和“校企同生共长”的办学优势,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构建了校企协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机制,先后与2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育人协议,开展“资源共享,教学共管”,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有效提升了学校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型工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子午工程
工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