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

2022-01-14赵国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029322

兽医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狂犬病圈舍猪只

赵国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029322

1 流行特点

1.1 概述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潜伏期为3~6d。本病能够迅速侵害健康猪只的多种组织器官,从而使猪只表现出繁殖障碍和急性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不同年龄的猪只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1.2 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患病猪能够通过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传播病毒,从而污染到水源、空气以及饲料等,当健康猪只与其接触时,就会被感染。

1.3 传播途径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一般通过皮肤损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方式传播,传播能力非常强。如果把健康的猪只和病猪放在相同的圈舍里饲养,健康的猪只就会在短时间内感染病毒。患病的妊娠母猪也会透过胎盘屏障将病毒传染给仔猪,导致仔猪死亡。

2 临床症状

2.1 妊娠母猪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会出现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等情况,有些猪还会推迟分娩。母猪在流产或产死胎前后,大多无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

2.2 成年猪和育肥猪成年猪和育肥猪大多呈隐性感染,表现的症状较轻,机体微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咳嗽,打喷嚏,偶有便秘等,这些症状多在数日即可恢复正常,不需要治疗。

2.3 仔猪由于仔猪免疫力低,哺乳仔猪及刚断奶仔猪感染后的症状是最为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患病猪体温可升高到40℃以上,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还常常伴有呕吐和腹泻,排出的粪便呈糊状,全身肌肉强烈震颤,走路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病情严重时,则会突然倒地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被剖检以后,可见肝脏发黄肿胀,出现大面积的坏死灶;肺脏有轻微的水肿并伴有小块的出血斑;肾脏表面有大大小小的出血点;胃粘膜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炎症;淋巴结肿大且多汁,少数有出血的现象;肠粘膜充血并水肿;脑膜内充血并水肿,还存在一定量的小点状出血。

4 诊断

一般情况下通过病猪的临床发病特征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但是想要确诊还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猪伪狂犬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病毒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测三种。

病毒分离培养法的检测周期很长,费时费力,检测结果很容易被主观因素所影响,所以临床很少使用。

最为先进的检测方法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准确度能够达到99%以上,但是此方法需要较高的检测成本,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要非常熟悉,所以目前使用较多的地方只有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检测的企业中。

现在很多国家都将ELISA 实验作为诊断本病的标准方法,只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专门的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检测,该方法使用较为广泛,普及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检测准确率可高达98%以上。

5 防控措施

5.1 科学免疫接种科学免疫接种是防控疫病的重中之重,因此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本病的疫苗接种工作。要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分批次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当前猪伪狂犬病的疫苗有灭活苗、弱毒苗和基因缺失苗。后备猪应在配种前至少接种两次基因缺失弱毒苗;经产母猪应在产前1 个月左右或是配种后的75~95d 接种1 次灭活苗或是基因缺失弱毒苗;哺乳仔猪要根据猪群的感染情况确定免疫程序,如果猪群中未发生过猪伪狂犬病,应在30d 后接种1头份灭活苗;如果猪群中或周围发生过该病,应在19 日龄或23~25 日龄接种1 头份基因缺失弱毒苗;如果猪群中频繁发生该病,应用基因缺失弱毒苗在仔猪3 日龄时滴鼻。保育和育肥猪群应在首免3 周后再接种1 次,以便更好地提高猪群的抗病免疫力。

5.2 强化饲养管理水平严格科学地饲养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养殖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按照猪只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生活习性等对猪只区别有针对性的饲养。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认真记录生猪生产、销售、免疫、饲料和兽药使用等记录,精心化管理,合理调整饲料的配比,全面掌握生猪的生长发育情况,保证每个阶段猪只合理的营养供给,提高猪只的自身抵抗力。

5.3 严格做好圈舍消毒工作环境卫生是影响猪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中产生的有害粉尘和气体会造成猪只的感染,因此日常要重视圈舍的环境卫生,保证圈舍通风良好,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使猪只处于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中。定期清理圈舍,对猪只排泄的粪便等污物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酚皂溶液,两种消毒液要轮换交替使用,从而使消毒效果得到保证,有效地降低病毒传播的几率,抑制该病的发生。定期开展灭鼠和灭蝇工作,杀灭可能的传播媒介,保证圈舍的干净卫生。

5.4 把控引种,及时隔离养殖场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严禁从疫区引入猪只,如果需要从外地引入种猪,要严格把控检疫关,确保引入地为无疫病区,引入后及时隔离观察30d,抽取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查,确保健康后,方可与其它健康猪群混合饲养。

6 结语

猪伪狂犬病作为生猪养殖中传染性极强的流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现阶段对本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提高养殖人员对猪伪狂犬病的重视程度,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杜绝从疫区引入种猪,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根据猪只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狂犬病圈舍猪只
聊聊古代是如何防治狂犬病的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打败狂犬病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