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腿白臀叶猴的饲养管理

2022-01-13唐芳毅覃志海南宁市动物园广西南宁530003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期
关键词:叶猴运动量树叶

●王 松 唐芳毅 覃志海(南宁市动物园 广西 南宁 530003)

1 黑腿白臀叶猴生物学特征

1.1 分类特征

黑腿白臀叶猴(Pygathrix nigripes),属猴科,疣猴亚科,白臀叶猴属,为世界濒危动物,被列入CITES附录Ⅰ[1]。早期的分类学认为白臀叶猴属仅有一种(Douc langur,Pygathrix nemaeus),下有3亚种:红腿白臀叶猴(Pygathrix nemaeus nemaeus),黑腿白臀叶猴(Pygathrix nemaeus nigripes),灰腿白臀叶猴(Pygathrix nemaeus cinereus)。而2004年的IUCN红皮书根据当时最新的研究,将黑腿白臀叶猴单独列为一个种(Pygathrix nigripes)[2-3]。

白臀叶猴因其在臀部有一块三角形的白斑而得名。对白臀叶猴形态特征的描述,多见于红腿白臀叶猴,其体色绚丽多彩,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猴子之一,头顶为灰黑色,耳下有明亮的栗色带;最显著的特征是颈部围以黄色和黑色领毛,下颔有红色簇状长毛;脸部多数为橘黄色,胡须白色;背部暗灰色,臀部和尾部白色,上臂、大腿、手、足为黑色,前臂白色,小腿栗色;鼻孔朝上,鼻梁平滑,眼睛深褐色杏仁状。灰腿白臀叶猴与红腿白臀叶猴外表相似,但手臂和腿整体灰黑色,没有白色的前臂和栗色的小腿。黑腿白臀叶猴与前两种白臀叶猴差别较大,面部蓝灰色,眼部围有黄色眼圈,手臂灰色,腿黑色[4]。

1.2 生态学

白臀叶猴在越南分布于北纬11°~19°地带。 其中红腿白臀叶猴分布在东经104°~109°、北纬 16°~19°区域,灰腿白臀叶猴分布在东经107°30′~109°、北纬15°~16°区域。黑腿白臀叶猴分布在北纬东经106°30′~109°、14°35′~11°57′区域[4]。

黑腿白臀叶猴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上层,较喜欢用前肢运动,很少下地。野外50%的时间用于觅食。以树叶、果实、芽、花、竹笋为食。食物以82%树叶、14%果实(未成熟的,也包括种子)和4%花构成。营一雄多雌或多雄多雌的小家庭生活方式,每群4~15个个体,一般雌性个体为雄性个体的2~2.5倍。雌性4岁,雄性4~5岁性成熟,妊娠期165~190 d,繁殖季节为2~6月。体长55~63 cm,尾长57~73 cm,雄性体重约10.9 kg,雌性体重约8.2 kg[4]。

2 饲养管理

由于生理、生态、营养等方面的因素,白臀叶猴的饲养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仅有新加坡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科隆动物园等少数机构饲养较成功,南宁市动物园2006年引进3只(2雄1雌)黑腿白臀叶猴,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现将饲养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2.1 饲养环境

为了隔离检疫和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减少应激,专门建设了一处较封闭的馆舍,为非参观展示区。

笼舍分内室和外运动场两部分,内室:3 m× 3 m,高2.5 m,两面外墙均在约2 m高处有一个100 cm×50 cm的窗口(铁丝网密封)。1.5 m高处有栖架相连的两个木制栖笼,栖架有铁链与地面相连。

外运动场:9 m×8 m,高3 m。有2个门,一个为通往走廊的小门,190 cm×80 cm,一为供动物进出的隔离门,100 cm×70 cm。运动场内植有草皮、榕树、散尾葵和台湾海桐,并设有栖架、木制平台,吊有轮胎、铁链、秋千、绳索等,顶部中央有一块4.5 m×3 m的遮阳板。

2.2 日粮饲喂

饲养前期,参照本园饲养黑叶猴的成功经验,将黑腿白臀叶猴的日粮定为每日5次,即08:00水果,09:30树叶,11:00精料,15:00树叶和16:30水果。但饲养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动物运动量偏少,行为呆板,毛发无光泽,膘情差,并经常发生积食、腹胀、腹泻等。

经过长期的探索及对外交流(新加坡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考虑到黑腿白臀叶猴的消化道结构比较特殊,除具复胃外,肠道较长,消化比较缓慢,易发生消化类疾病。因此动物园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每天饲喂7~8次,每餐间隔60~90 min,同时饲料以树叶为主,严格控制水果和精料的饲喂量,水果品种也进一步丰富,精料由简单的窝头发展为窝头、饭团、麦麸、金施尔康、核桃、鱼肝油等的混合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黑腿白臀叶猴的毛色、膘情、运动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黑腿白臀叶猴日粮饲喂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黑腿白臀叶猴饲喂日粮表 单位:g

2.3 日常管理

2.3.1 笼舍消毒 内室每周消毒2次,运动场每周消毒1次。

2.3.2 观察记录 包括采食情况、行为变化、精神活动等。采食情况包括食量、食速、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行为变化为正常的行为表现与异常的行为表现,包括采食、休息、运动、饮水等。精神活动包括眼神、对声响的反应、四肢的灵敏度、力度等。对其粪便的形状、颜色、气味、频次,排尿的频次、颜色等进行观察并记录。

3 行为表现

3.1 正常的行为表现

3.1.1 采食 饲喂水果或精料时,黑腿白臀叶猴主动跑来等待并用手接食,喂树叶时,主动跑向树叶处,原地采食,或携带树叶到高处进食。进食速度快,眼睛关注食物,偶有打断,但频次和持续时间短。

3.1.2 休息 黑腿白臀叶猴一般以坐姿为主,身体坐直或稍蜷曲,头低垂,手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或放于膝盖上,腿平伸或蜷曲于前。偶有腹部向下,趴于栖架或地面,四肢放松,但持续时间短。休息时常见互相理毛。

3.1.3 运动 黑腿白臀叶猴运动有奔跑、跳跃、前肢摇荡等形式。运动时,四肢有力,关节灵活,反应灵敏。

3.2 异常的行为表现

3.2.1 采食 黑腿白臀叶猴不主动接食,甚至用手打掉饲养员手中食物,或接食后进食慢,无食欲,眼神常转移,进食中常有打断,持续时间较长,食物未进食完即丢弃。

3.2.2 休息 黑腿白臀叶猴休息时间较长,腹胀时,喜趴于地面,腹部向下,并不时坐起,背部挺直,少弯曲或不弯曲,眼神暗淡。非腹胀时,长期呆坐一处,尤其喜欢待在木箱内等安静的地方,身体坐姿蜷缩,头低垂,眼无神。

3.2.3 运动 运动减少。运动时,四肢无力,反应迟缓,对其他个体的理毛、玩耍等邀请缺乏兴趣、无反应等。

3.3 增加运动量的试验

在饲养黑腿白臀叶猴的前期,动物个体的运动量相当小,表现为长时间呆坐一个地方,运动不积极,眼神暗淡,精神忧郁,毛色光泽度差。针对这种情况,尝试引入黑叶猴进行带动,选2只亚成体黑叶猴与3只黑腿白臀叶猴混养。但引入后,效果并不明显,而且由于双方都是群居动物,基本上形成各自的团体,除了偶尔互相理毛外,并不在一起运动、玩耍,且由于黑叶猴驯养已久,对笼养环境熟悉,反而“威胁”黑腿白臀叶猴,出现个别黑叶猴踢打黑腿白臀叶猴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决定将黑叶猴撤出,并采用笼舍丰容的方法解决运动量的问题。

黑腿白臀叶猴较喜欢用前肢运动,且喜欢在高处,很少到地面上活动,因此工作人员在笼舍高处悬挂了大量的绳索,做此丰容之后,黑腿白臀叶猴的运动量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较之前明显变得活泼、好动,行为也丰富起来,相互间的追逐、嬉戏行为明显增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 疾病防治

4.1 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是黑腿白臀叶猴最常见的疾病,病症表现为腹胀、腹泻、积食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防治方法:主要根据黑腿白臀叶猴特殊的肠胃结构调整饲喂方式,若进食过多糖分,易发酵引起胀气,因此要少喂多餐,饲料以树叶为主,严格控制水果和精饲料的饲喂量及饲喂时间间隔。同时,定期投给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调理肠胃。

4.2 寄生虫

目前发现较多的寄生虫为线虫。寄生虫病的防治主要为定期检查粪便,并投给驱虫药,一般连投3 d。同时,经常投喂南瓜子等可以驱虫的食物进行预防。

4.3 肝病

刚引进时先后有2只黑腿白臀叶猴出现了肝部病变。其中一只发病时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后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治疗无效后死亡。另一个体在定期抽血检查时发现了甲肽蛋白阳性,该个体经常腹胀、腹泻,进行一个月药物治疗后甲肽蛋白转阴,但偶尔出现排稀便的情况。但目前对于出现肝病的原因还不得而知,应对易腹胀、腹泻的个体跟踪检查,及早发现,及早防治。

4.4 低磷症

低磷症是植食性动物较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与树叶中的植磷酸有关,黑腿白臀叶猴的日粮以树叶为主,而树叶中的植磷酸不易被吸收,从而影响其对钙的吸收,引起四肢乏力、头昏、运动障碍等病症。本园曾先后有2只黑腿白臀叶猴患严重的低磷症,表现为运动量偏少、四肢无力、进食速度慢等,后经过饲料调整,添加南瓜子、核桃、麦麸等富磷食物,同时每天定时饲喂维磷补汁,一个月后有较大改善。

5 定期体检

每隔1~2个月对猴群进行全面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温,血液检查,口腔,身体触摸检查(针对肝、肾等脏器),关节,毛色,体重等。同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有针对性地对饲养管理工作进行调整。

6 患病动物的护理

动物患病期间,受疾病、药物或外界环境(如气温的突然变化)的影响,极易引起消化方面的病症,如感冒、服用药物冷应激等均会对消化道造成一定刺激,引起消化不良,导致积食、胀气、腹泻甚至呕吐等症状。患病治疗期间,饲喂量应参照兽医意见,酌情减少,少喂多餐,并时刻关注进食后的反应。康复后,饲喂量逐渐增加至正常量。

7 防寒保暖与防暑降温

7.1 防寒保暖

从3种白臀叶猴的分布来看,黑腿白臀叶猴分布于最靠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当地气温常年保持在20℃以上,而南宁最低气温在10℃以下,如何让它们适应南宁冬季阴冷的天气,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动物不放出活动;高于15℃且阳光较充足,冷风不强烈的情况下,再考虑将动物外放至运动场。内室的门窗用木板或塑料布密封,每个笼舍仅留一个背风的窗口通风。室内温度低于15℃时,开取暖器,或用炭盆取暖,使室内温度维持在15℃以上。用炭盆取暖时,要注意笼舍通风。

7.2 防暑降温

夏季阳光比较强烈,气温较高,需搭设遮阳网,并保证充足饮水,适量补充补液盐,必要时可开启喷淋设施等。

8 讨论

8.1 饲料

饲养之初,动物园照搬了黑叶猴的饲养方式,但实践证明,黑腿白臀叶猴与黑叶猴相比,其营养要求更高,而且更易发生积食、腹胀、腹泻的消化类疾病。经过反复试验,改进日粮配比和饲喂方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以树叶为主、控制水果和精饲料、少喂多餐、日粮品种丰富的饲喂模式,从动物的毛色、膘情、行为、运动等各方面来看,这种饲喂模式基本满足了动物的营养需求,消化类疾病大大减少。

8.2 运动和行为的改善

饲养初期,黑腿白臀叶猴普遍运动量偏少,表现为采食完毕后长时间呆坐一处,神情忧郁,行为呆板。为了增加其运动量,最初采用了黑叶猴混养的方法,希望活泼好动的亚成体黑叶猴能够带动黑腿白臀叶猴行为丰富起来。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首先,两者的运动方式不同,黑叶猴的后肢强壮有力,且明显比前肢长,运动时较喜欢运用后肢的力量进行跳跃、追逐;而黑腿白臀叶猴虽然也有跳跃的动作,但更喜欢用前肢在高处摇荡前行,其后肢相比前肢并没有更大的运动优势。其次,两者均为群居动物,在有同种动物存在的情况下,更趋向于与同类一起运动、玩耍,虽然偶有黑腿白臀叶猴和黑叶猴互相理毛的现象,但多数情况下并不一起活动。在此试验失败后,结合黑腿白臀叶猴的运动特点,运用笼舍丰容的方法,在高处悬挂大量绳索,使黑腿白臀叶猴的运动和行为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尊重动物的自然生态习性,使动物天性得以释放,对笼养动物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8.3 气候的适应

黑腿白臀叶猴分布于整个白臀叶猴分布区的最南端,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一年中无明显四季变化,仅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常年气温保持在20℃以上。而南宁虽处于亚热带地区,但冬季气温变化大,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仅有12.8℃,最低可至5℃左右。本园在冬季仅能勉强将室温维持在15℃以上,黑腿白臀叶猴对寒冷异常敏感,突然的降温常引发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因此,黑腿白臀叶猴的过冬问题异常严峻,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同时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保温设施和动物的日粮饲喂,必要时投喂感冒药和消化药进行疾病预防。

经过十多年的饲养探索,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适合黑腿白臀叶猴的饲养管理模式,为建立稳定健康的黑腿白臀叶猴种群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叶猴运动量树叶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叶猴与树懒
树叶的不同称呼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一片树叶
白头叶猴喀斯特石山的精灵
世锦“宝贝”白头叶猴
叶猴人生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