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天一马背上的好曼巴

2022-01-12刘锦鑫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原病青藏高原高原

刘锦鑫

人生很短,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忠诚和奉献。留在青藏高原守护高原建设者的健康,是吴天一一生最正确的决定,他将把一生继续奉献给高原事业。

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他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原为伴,忍受着全身14处粉碎性骨折、耳鼓膜被击穿,双眼白内障的病痛折磨,更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不过这些都未能牵绊住他前进的脚步。

他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60多年来,他不仅踏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

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他创造了青藏铁路唐古拉山作业的14万余名筑路员工无一人因急性高山病牺牲的医学奇迹。为揭开藏族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之谜,80余岁高龄编撰340万字巨著《吴天一高原医学》,填补世界高山医学空白。青海牧区,牧民群众亲切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藏语“曼巴”意为“医生”),诊疗救助藏区群众上万名。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首次颁授,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29名优秀党员获此殊荣。他是医学界的两位获奖者之一,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

高原医学的“拓荒者”

1935年,吴天一出生于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为了让儿子有“干什么都争天下第一”的气魄,父亲给他起了“吴天一”这个汉族名字。

1951年,吴天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6年的理论学习时光倏忽而过,转眼来到了1956年。吴天一以全五分的成绩毕业,并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平壤的医院工作。1958年,这名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塔吉克族战士,再一次将祖国的需要当作自己的第一志愿,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

广袤的土地、秀美的山川,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吴天一内心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对高原大地质朴的爱,深深植入他的心田。然而,一片“阴云”很快遮蔽了他愉悦的心情。

20世纪50年代末,大量有志青年从东部一路西进,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满腔热血擎起建设西部的大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许多初到青海的建设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战士,不幸被高原病带走了生命,临终前,他说:“飞机大炮都没有把我打倒,但却被这高原病要了命……”在对高原疾病知之甚少的年代,鲜活的生命总是这样带着无限的遗憾陨落。

那位战士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吴天一,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为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高原病!

然而,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只有从根本上认清高原病的致病机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让临床治疗有章可循。认定了这一点后,除了每日的临床工作,积累资料、探索高原病病因,便成了这位军旅医者全部的生活内容。

雪莲花开了又落,在坚持高原病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几十年中,吴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5万多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

“走向大地,走进生活”是吴天一高原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在进行高原病普查时,他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饿了就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过去,由于文化差异,有牧民忌讳抽血化验,但吴天一穿戴上毡帽、皮袄和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就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有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青海藏族牧民大部分都知道吴天一的名字,并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

1963年,吴天一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发生在青藏高原的“高原肺水肿”并对其加以论证,

而在此前很多文献都把高原肺水肿称为高山肺炎。这一重大发现如一声惊雷,对世界高原医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青藏高原上各型急、慢性高原病进行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的系统研究,吴天一及其团队建立了一套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该标准先后通过三次国际专家组讨论,最终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定为国际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这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为全世界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此之外,在高原低氧适应生理学研究领域,吴天一也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青藏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在不同海拔的高原现场和模拟高原低压舱内进行静息和运动负荷下的对比,吴天一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多个层面展开研究,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提出了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这一研究揭开了藏族群众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之谜,相关成果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纠正了一度流行的、主观臆断的“青藏高原居民不存在慢性高原病”的论点。

他将险境中求得的数以万计的科学数据,撰写成100多篇论文。2020年,340万字的医学巨作《吴天一高原医学》出版发行,这本书展示了吴天一多年来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

60多年里,吴天一从昔日的青年医生,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者。他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研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

铿锵前行的“攀登者”

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的医学研究不同,它的实验室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万仞高山之中。自1980年起,为获取生理资料和病理资料,吴天一用了10年时间,踏遍了青海高原牧区的每一寸土地。数次历险,数次转危为安,吴天一的研究数据越积越多,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数据都有几十万份。

20世纪80年代,位于青海省海拔最高地区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吴天一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山反应,一面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他和战友们每次闯入“生命禁区”都成了“钻死神空子”的人。

多次车祸造成肩胛骨、髌骨、肋骨、腓骨、股骨等14处骨折,至今他体内还有一根十几厘米长的钢板,其中有两次更是与死神擦肩而过。最惊险的一次是1982年开展大规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吴天一乘坐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还有一次车祸,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险些戳入心脏。“骨折确是痛苦,但人的骨头再生能力很强,你看我站得多稳。”吴天一不以为然。

1992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综合舱。舱体上升可至海拔1.2万米,下降可至水下30米,是高原医学研究至关重要的设备。

但人体实验有风险,第一次由谁进舱?“技术设计是我做的,当然是我第一个进舱。”吴天一毫不含糊。

进入舱内,压力逐步攀升,吴天一感受着每一阶段的身体反应。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操作人员在减压时让压力下降速度过快。骤然间,他头痛难耐,只听耳鼓膜“嘣”的一声,再就陷入无声。吴天一的鼓膜被击穿了!即使如此,长好了,再实验,又穿了,又长好了,前后4次,致使他的听力受损严重。

如此代价换来了对舱体运转安全系数的把握,实验结果后来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派上大用场。吴天一提议在青藏铁路沿线建供氧站、高压氧舱,最终被证明这是解救急性高原病患者的最佳方案,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

1990年,吴天一在国内首次组织国际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登山队,此次登山目的之一就是考察人在徒步急进登山状态下的复合反应。海拔6282米的阿尼玛卿雪山位于青海南部,以其海拔高、地形复杂、气温低、风力大、紫外线照射强,气候多变等特点,为高山环境生理研究提供了完备条件。为获取大量人在特高海拔的高山生理学资料,他在阿尼玛卿山做了5年的高山生理研究。

研究期间,在海拔5000米进行高山生理实验10天后,外方医疗队员因为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停下了脚步。而同样出现高原反应的12名中方队员,在队长吴天一的率领下却一直攀登至5600米高度,并建立了实验站,完成了一周的科学考察。此次考察结果——《人在特高海拔的生理研究》论文在国际高原医学界引起轰动,为我国赢得一项特别贡献奖。

而他连续两个月面对皑皑雪山,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他的双眼都患上白内障,虽然手术治疗植入了人工晶体,但一只眼睛视力仍是不好。

拖着一身伤病,如今吴天一依然乐观坚毅。虽已年过八旬,他的脚步却依然匆忙,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继续开展科研工作。他直言,高原医学研究的“无限风光”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要事业需要,他将随时背起行囊奔赴险峰。

高原生命的“守望者”

带着病痛,吴天一默默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千生命。面对荣誉,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是我生命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未来我要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2001年,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工作正式开始。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严峻考验,也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世界性难题。

为此,吴天一当仁不让地担任了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青藏铁路建设高原病防治首席专家等职务,为保障鐵路建设者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踏上了新的征途。

年过花甲的他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健康保障工作。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建立了健全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指导建起了40多座供氧站和25个高压氧舱站,提出了“三高三低”的急救措施,有针对性地研发了有关药物,派发以藏药为主的致适应剂。通过这些工作,成功地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从青藏公路建设时期的9.8%降至目前的1%以下。

另外,吴天一还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成科普手册,撰写了高原保健手册、高原疾病预防手册。他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铁路建设前线,走入职工的宿舍和食堂,将科普手册交给工人,同时用简单易懂的口头语为工人们普及高原疾病防治知识,告诉他们怎么识别高原病,怎么判定高原病,碰到高原病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还手把手地演示急救措施。青藏铁路的建设历时5年,其间14万人参与建设,没有一例因高原病牺牲。建设者们对吴天一充满感激,称他为铁路建设中的“保护神”。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当时,吴天一已经75岁高龄,又是桃李满天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但是他仍第一时间请战灾区。他的同事和家人担心他的安危,百般劝阻,吴天一说,“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

在灾区,从早上5点至晚上11点,他往返于各个救治点之间指导抢救高原病患者,7天成功抢救高原肺水肿36例;在医疗点为后辈们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在临时居住点还不断为参与救灾的部队、消防官兵宣传科普防病知识。震后,他又将这些宝贵的高原医学救援经验加以总结,分享给了国际各方。

在获得“七一勋章”后,吴天一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坚信不疑,坚定不移跟党走,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党的事业里,拼搏、奉献、向前,这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人生价值。人生很短,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忠诚和奉献。留在青藏高原守护高原建设者的健康,是自己一生最正确的决定,自己将把一生继续奉献给高原事业!

有了更深沉的爱,才有更磅礴的力。就在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带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能停下脚步、歇一歇的时候,他的行程早已排满——川藏铁路建设正在推进,这个曾经成为14万“天路大军保护神”的医者,将再次出征……

猜你喜欢

高原病青藏高原高原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Journal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 Editorial Acute or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what′s the greater challenge?
藏族青少年再次返藏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调查研究
银杏叶片对急性高原病的预防
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