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佛山方竹在黔中竹海森林公园不同类型林地上的造林效果

2022-01-12娄义龙陈荣喜梁大洪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金佛山实生苗郁闭度

娄义龙 陈荣喜 张 果 胡 刚 谭 林 陈 春 池 娟 梁大洪 张 喜

(1 贵阳市城市绿化服务中心/贵阳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贵阳 550008;2 清镇市国有林场 贵州清镇 551400;3 贵阳市林业科技推广站 贵阳 550002;4 桐梓县林业局 贵州桐梓 563200;5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阳 550005)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 为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主产于大娄山区,以贵州遵义市桐梓县的天然面积最大,其垂直分布主要在海拔1 600~2 200 m[1],土壤适应性广[2]。金佛山方竹林通常为竹阔混交异层林,适宜的上层乔木郁闭度为0.3~0.5[3-4]。金佛山方竹笋营养品质优良[5-9],其种子亦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0]。金佛山方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叶片坚挺有力,其笋五颜六色,其竹林中的幼竹半年不发枝叶,像一秆秆蓄势待发的火箭,甚为壮观。因此,金佛山方竹不仅在笋产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态景观方面也有独特价值。

黔中竹海森林公园是贵州省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604.22 hm2,位于贵阳清镇市国有林场萝卜冲工区,距离贵阳市区36 km。海拔1 243~1 380 m。土壤为砂页岩发育的黄壤、黄棕壤等,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 ℃,极端最高气温34.5 ℃,极端最低气温-8.6 ℃,年平均积温在4 400~4 800 ℃,无霜期275 d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1 100~1 300 mm,水热同季[11]。

竹为贵阳市的市树之一,充分发挥金佛山方竹的景观价值,将其推广应用于黔中竹海森林公园,对于体现市树价值、提升贵州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黔中竹海森林公园中开展了不同林地条件下的金佛山方竹造林试验,以期为金佛山方竹景观林营造积累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竹苗选择

造林用竹苗有2 类:2 年生(种子培育18 个月和21 个月的苗木) 实生苗和来自桐梓县柏芷山的2~3 年生的无性繁殖苗(母竹苗)。在不同类型林地中栽植金佛山方竹苗,栽植技术参照《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3]。

1.2 栽植金佛山方竹的林地类型

1.2.1 火烧迹地

2014 年2 月下旬,按株间距3.0 m×3.0 m栽植金佛山方竹2 年生实生苗(种子培育21 个月),同时按3.0 m 间距间植金佛山方竹2~3 年生母竹苗,于3 月中旬按6.0 m 间距栽植胸径3.0~4.0 cm 樟树苗为金佛山方竹营造遮阴条件。栽植面积4.0 hm2。

1.2.2 乔木林下

于2017 年11 月中旬,分别在落叶阔叶林(杜仲林) 下和常绿针叶林(杉木林) 下栽植2年生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种子培育18 个月)。其中,杜仲林中杜仲的胸径为10~22 cm、株间距2.5 m×3.0 m,林分郁闭度为0.4,栽植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的株间距为2.5 m×3.0 m,栽植面积3.0 hm2;杉木林中杉木的胸径为10~25 cm、株间距为2.6 m×2.6 m,郁闭度为0.7,栽植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的株间距为2 m×2 m,栽植面积10.3 hm2。

1.2.3 林间空地

在林间空地(含道路沿线) 按株间距2.0 m×1.5 m 栽植2 年生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种子培育18 个月),空间宽度10~30 m,栽植面积1.0 hm2。

1.3 金佛山方竹生长效果调查

对于火烧迹地,于金佛山方竹栽植的第4 年调查实生苗和母竹苗形成的林分的竹株高、单株发笋数、笋地径、笋外延距离;于第7 年调查带壳鲜笋产量。对于乔木林下及林间空地,于金佛山方竹栽植后1 年调查实生苗的单株发笋数,第4 年时调查单株发笋数、单株出笋成竹数、笋平均地径、笋外延距离、幼竹平均高、老竹平均高以及老枝平均长。调查数据用平均值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烧迹地金佛山方竹生长情况

在金佛山方竹栽植后第4 年调查不同苗木类型的竹株发笋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来自实生苗的竹株其发笋情况整体优于来自母竹的竹株,原因可能是山上造林,没有浇水条件,母竹体量大于实生苗,其适应性要差于实生苗。2021 年秋季,对来自实生苗的竹林留足母竹后,采收出土高度25~50 cm 的笋测定产笋量。结果表明,2 年生实生苗栽植后7 年时,除留母竹790~1 200 株/667 m2外,产带壳鲜笋148.9~261.1 kg/667 m2;笋地径均大于2 cm,其中3.1~4.0 cm 者占总量的50%,4 cm 以上者占15%,最大地径达5.7 cm,采笋期为19~22 d;同时山顶接近封林,山坡基本封林,谷地已经封林,形成了优美的竹林景观。

表1 火烧迹地金佛山方竹栽植后4 年时的出笋情况Tab.1 Shoots emergence of C.utilis planting in burned areas after four years

调查还发现,造林用苗无论是实生苗还是移栽的母竹苗,最初的3 年都是丛生状发笋,第3年或第4 年才出现走鞭。栽植后7 年时需进行择伐,试验地计划于2022 年5—6 月新竹开枝散叶后进行择伐。择伐时应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不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的原则,使林中无老弱竹、无枯立竹、无密丛竹、无伤残竹、无高伐桩、无病虫竹。

2.2 乔木林下与林中空地金佛山方竹生长情况

2017 年11 月中旬,于不同树种的乔木林下及林中空地栽植金佛山方竹。栽植后1 年,金佛山方竹实生苗在不同林地的单株出笋数和老枝长度基本一样。2021 年秋季调查金佛山方竹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乔木林下与林中空地金佛山方竹栽植后4 年时的生长情况Tab.2 The growth of C.utilis planting under arbor forest and in glade after four years

2.2.1 落叶阔叶林(杜仲林)

调查结果表明(表2),金佛山方竹在郁闭度为0.4 的杜仲林下生长较好,栽植后4 年即可封林,单株出笋数平均为21.6 个,单株平均成竹数为14.8 株,笋地径2.1 cm,笋平均外延113.6 m,新竹高295.6 cm,头年竹枝条平均长78.3 m。杜仲为落叶树,夏季正好为金佛山方竹遮挡强烈的阳光,冬季落叶后可以弥补光照的不足,有利于新竹生长。但随着杜仲树的生长,冠幅增大,林内透光逐步减少,因此自金佛山方竹栽植后的第5 年开始,应间伐少量杜仲树。

2.2.2 常绿针叶林(杉木)

调查显示,金佛山方竹栽植前,砍除杉木林内较密的灌丛,栽植后初期因林密遮阴保湿,竹苗成活率很高;但由于杉木树大(胸径10~25 cm)、林密(树间距2.6 m,郁闭度超过0.7),后期影响了金佛山方竹的生长,因此导致金佛山方竹栽植后4 年时单株平均出笋数仅为3.9 个,单株平均成竹数仅有3.0 株,笋地径为1.4 cm,笋平均外延61.5 m,新竹平均高为2.6 m,头年竹枝条平均长为65.1 m (表2),需间伐杉木才能保证林内竹子的生长。

2.2.3 林间空地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表2),在林间空地栽植金佛山方竹,竹子既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又有周边树木提供一定程度的遮阴,竹子生长较好;栽植后4 年,单株平均出笋数达23.6 个,单株平均成竹数为16.0 株,笋地径为2.2 cm,笋平均外延150.0 m,新竹平均高293.2 cm,头年竹枝条平均长83.4 m。生长效果优于杜仲林下,景观优美。

3 小结与讨论

1) 金佛山方竹的传统造林方法是母竹移植法,该方法普遍存在挖苗费力、搬运不便、栽植成活率低、影响原地块笋产量等问题。本研究显示,在火烧迹地上造林时,实生苗的生长状况优于母竹移植苗。

2) 金佛山方竹实生苗造林宜选择2 年生实生苗,栽植时期以11 月份和次年2—3 月份为佳,栽植时剪掉上部一半的枝叶,保持地下部与地上部的水分平衡。

3) 竹苗栽植后的前6 年,宜每年抚育2 次(分别于5 月和8 月各抚育1 次),砍除杂灌草,并追肥;第7 年时,竹高已经达到6 m 左右,竹林下杂草即难以生长,但要开始对竹进行择伐,对密度太大的乔木进行间伐或移植。择伐竹子时应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不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的原则,使林中无密丛竹、无老弱竹、无枯立竹、无伤残竹、无高伐桩、无病虫竹。栽植后第7 年时可以开始采笋,及时疏去密笋、弱笋、小笋及退笋,保留盛期出土生长的健壮笋让其长成新竹。

4) 林下栽植金佛山方竹,是高效利用土地的好方式。宜选择在郁闭度0.3~0.5 的乔木林下栽植金佛山方竹,落叶乔木林为首选,并始终保持郁闭度为0.3~0.5,郁闭度增加时应适时间伐乔木。

5) 竹为贵阳市的市树,推广种植金佛山方竹,发展林下经济和竹林康养[12-15],既能造景,又能提供笋美食,较发展单纯的景观竹更有意义。除了在贵州清镇市黔中竹海森林公园可进一步发展金佛山方竹外,在贵阳市的西望山、云雾山及斗篷山也可推广种植金佛山方竹。

致谢:遵义市桐梓县柏箐自然保护区张祥庆、梁金刚、娄义忠等协助培育实生苗,娄义新协助提供母竹,陈永富、陈雪梅、剑可欣等3 位工程师协助进行鲜笋测产,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金佛山实生苗郁闭度
不同郁闭度华山松人工林林下灌木和草本多样性
走马金佛山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南川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旅游推介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重庆南川金佛山 世界罕见的“台原喀斯特”奇观
浅谈郁闭度在森林经营中的科学应用
樟子松露地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
重庆·南川美丽金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