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气而疏远的“依恋障碍” 也会破坏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2022-01-12刘泓岑心理咨询师

自我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来访者客体外界

文·刘泓岑(心理咨询师)

案例

一位来访者找到我,说她的男朋友觉得自己不信任他,似乎也显得不够爱他。但事实上,她很爱自己的男朋友,只是从小到大,一直都非常独立,从来不依靠任何人,所以她没办法依恋自己的男朋友,总是显得“客气而疏远”,而这也导致男友认为自己不爱他。

上述女孩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处处警惕,内心对外界充满了怀疑和不安全感,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这称之为“依恋障碍”。

依恋的建立源于与母亲的关系

依恋是人的本性。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深陷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好,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这时,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婴儿会自然而然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即安全型依恋。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孩子依恋功能的建立将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这时可能会建立起回避型、反抗型或混乱型依恋。

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依恋形成的前提是外界是好的,而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阴影”;我们带着心理“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是坏的,这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会一并被收回到自己身上。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让我们不仅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感到孤独。而能否依恋外部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看起来很友善、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恶意的世界,不值得去依赖,所以,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是有黑洞的。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得多好,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依恋对人有很大的价值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更有安全感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是“世界是好的”。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这本身就很有价值,还会让我们更有安全感。

更愿意与世界深度连接认为世界是好的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依恋失败的人和世界有“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更愿意从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滋养生命这一点至关重要。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总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这就是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他们中有的伴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但是他们不认为心理咨询或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他们。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而且这类来访者在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却希望咨询师能更加主动一些。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建立依恋关系要做到三点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构建形成的。如果那时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一个好的客体就是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并且,在尝试建立依恋关系时,尽可能避免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能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事实上,无论这个客体有多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有机会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我们能够切实地从身、心、头脑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让我们从中不断获取资源和支持,照亮我们的生命,陪伴我们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来访者客体外界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浅议犯罪客体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