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代教养,并没有年轻父母想的那么“不科学”

2022-01-11李钧雷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养育长辈育儿

李钧雷

很多父母有一种执念,希望给孩子创造非常好的环境,家中所有养育者的理念必须达成一致,才能教育好孩子,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年轻的父母们会因为和祖辈的养育理念不一致,而产生各种矛盾冲突。

我们经常会谈到“科学理念”,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获得的科学理念基本都是从书上看来的。这些理念固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不要過分迷信。因为科学不断演变,之前我们觉得可行的,现在也会渐渐产生怀疑。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以一种科学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养育孩子,因为传统习俗中有一些因素也许更适用于这个家庭所在的文化和社会。

更何况,孩子并不需要和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进行完美而单一、教科书式的亲子互动。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至少有一个真实、自然、可信任,在乎他/她的人。而这种与人互动中被在乎的感觉,可以有很多种表达形式,比如有人给他自由感,有人给他规则感,有人跟他共情,当然也需要有人给他提要求。不管什么情况下、什么人、什么类型的互动,最根本的是要让这个孩子能从互动中感受到:你在乎我,你愿意和我在一起。

同时,也大可不必因为养育理念的不同而和长辈产生矛盾,任何一个社会,老一代人怎么理解孩子的成长,肯定有其值得借鉴、尊重之处,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育儿理念跟老人有冲突,建议私下心平气和地沟通,不是特别原则性的问题,父母真的无须太过较真。孩子能感受到不同的沟通方式、处理方式,对他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件坏事。否则如果因此严重影响了家庭关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

现代社会我们常在家庭生活或幼教工作中推导“儿童是中心”,但是在中国和其他各个古老传统文化中,儿童不总是“中心”,往往可能“长辈”是中心,或“劳动”是中心,或“社区”是中心。在孩子的早年时期,什么才是他/她最应该知道的?我觉得是,从婴儿开始,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被人爱着的,也同时发觉他/她有能力去爱周围的人。被别人围着转、伺候的孩子,往往缺乏他/她所需要锻炼的,付出爱的机会。这样的发展,会有单方向的不平衡。

一个儿童价值观的发展,是通过被周围人接纳、欢迎、鼓励,去参与别人正在投入的事情(无论是读书、买菜、打扫、烧饭)。孩子学会对他人善良尊重,不是因为家人有一致的科学育儿理论,而是不断观察到周围人无论互相之间意见是否一致,都能够彼此尊重沟通。

(摘自《文汇报》)

猜你喜欢

养育长辈育儿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弟子规》小绘本
《弟子规》小绘本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