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IAPH3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2022-01-11贺国洋陈庆庆邓美静王高翔王贝玺王永霞千新来朱会芳

中国癌症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乡结果显示蛋白质

贺国洋,陈庆庆,邓美静,王高翔,王贝玺,王永霞,李 巍,千新来,朱会芳

1.新乡医学院病理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2.新乡医学院法医物证教研室,河南 新乡 453003;

3.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河南 新乡 453003;

4.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病理科,河南 新乡 453003;

5.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3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胃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2],肿瘤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胃癌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随着传统放疗、化疗和新辅助治疗的进步,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5%[1]。

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anous-related formin 3,DIAPH3)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由FDD、FH1和FH2结构域组成,位于人类染色体13q21.1上,研究发现DIAPH3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囊泡运输、细胞内运输等过程中间接影响肌动蛋白和微管网络而发挥重要作用[4]。DIAPH3作为一种非典型的转移调节因子,在肿瘤中可抑制细胞向阿米巴样细胞的转化[4]。据文献报道,DIAPH3通过激活硒蛋白三R1介导的抗氧化作用促进胰腺癌的进展[5]。DIAPH3通过激活β-actin/TCF信号转导通路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转移[6]。在肺腺癌中,可以观察到DIAPH3的表达,可能受到P53负调控[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一种致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8]。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EMT赋予肿瘤细胞起始和转移的潜能[9]。但DIAPH3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未见报道。

本文主要探究DIAPH3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旨在为胃癌患者的诊治寻找新的靶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62例胃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均来自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年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病理科保存的石蜡标本。纳入标准: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具有手术治疗适应证,符合胃癌手术病理学诊断标准。本研究获得新乡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细胞培养与主要试剂

胃癌细胞(HGC27、AGS、SGC7901、MKN28)均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胃癌细胞系SGC7901、HGC27在含10%FBS和双抗(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100 µg/mL)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AGS在含10%FBS和双抗F12K培养基中培养,MKN28在含10%FBS和双抗RPMI-1640培养基中,放置在CO2体积分数为5%、37 ℃的恒温温育箱中培养。高糖培养基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购自浙江森瑞生物有限公司,胎牛血清FBS购自美国Gibco公司,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板购自美国Thermo公司,RIPA裂解液、Western blot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TRIzol购自美国Technologies公司,2×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APDH(AP0066)抗体购自美国Sigma公司,DIAPH3(14342-1-AP)抗体和cyclin D1(26939-1-AP)抗体均购自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cadherin(#33541)抗体和vimentin(#38550)抗体购自美国SAB公司,N-cadherin(CY5015)抗体购自郑州白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过表达质粒由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合成,DIAPH3小干扰片段(siRNA)、干扰对照片段(NC)、cyclin D1小干扰片段(siRNA)和vimentin小干扰片段(siRNA)均由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合成。

1.3 实验方法

1.3.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染色法,4%多聚甲醛固定标本,石蜡包埋,切片,脱蜡,水化,PBS清洗。高压修复、室温冷却,PBS清洗,加入3%H2O2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冲洗3次。山羊血清封闭3 h,甩干血清后,直接加入DIAPH3特异性抗体(1∶300),于4 ℃冰箱温育过夜。次日,室温下放置1 h。滴加山羊抗兔二抗,37 ℃温育30 min,PBS清洗,DAB显色,苏木精复染、流水蓝化、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①根据阳性细胞比例计算:阳性细胞数≤25%计1分,26%~50%计2分,>50%计3分。② 根据阳性细胞染色程度计分:未染色计0分,浅黄色计1分,棕黄色计2分。将两项得分结果相乘:0~3分结果为阴性,4~6分结果为阳性[10]。

1.3.2 细胞转染与分组

转染时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长至70%,根据说明书将2 μg 表达质粒/4 μL RNAi片段分别利用4 μL 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细胞中,6~8 h后换无双抗10%FBS培养基,24~48 h后收集细胞做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干扰对照组(NC组)、干扰DIAPH3组(si-DIAPH3组)、过表达对照组(control组)、过表达DIAPH3组(DIAPH3组)、过表达DIAPH3干扰cyclin D1组(DIAPH3+si-cyclin D1组)和过表达DIAPH3干扰vimentin组(DIAPH3+si-vimentin组)。

1.3.3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

收集转染细胞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用cDNA反转录试剂盒进行反转录,RTFQPCR反应体系为10 μL,包括上下游引物各0.25 μL,cDNA模板为2 μL,双蒸水2.5 μL,SYBR Green染料5 μL。反应条件为:95 ℃10 min;95℃ 15 s;53℃ 45 s,40个循环。β-actin上游引物为5'-CGCGAGATGACCCAGAT-3',下游引物为5'-TCACCGGATCCATCACGAT-3';DIAPH3上游引物为5'-TGAATAACTTCAGAA CCACATT-3',下游引物为5'-CTCCTGTCTC ATCACCCT-3'。干扰NC片段5'-UUCUCCGAAC GUGUCACGUTTACGUGACACGUUCGGAGAA TT-3',干扰si-1片段5'-GCCUGGAUAUCCAAC UUAATTUUAAGUUGGAUAUCCAGGCTT-3',干扰si-2片段5'-GCUCAAACCUUCGGAUUUA TTUAAAUCCGAAGGUUUGAGCTT-3',cyclin D1干扰片段为5'-AAACACGCGCAGACCTTCG TTGCCTTGCACTGCGGCCACC-3',vimentin干扰片段为5'-ACCAGCTAACCAACGACAAAGC CCGTGCCAGAGACGCATTGTCAACA-3'。根据2-ΔΔCt值计算相对表达量,实验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1.3.4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提取细胞总蛋白,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法定量蛋白浓度,取30 μg蛋白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清洗玻璃板,置于烘箱中烘干备用;检漏后分别配浓缩胶和分离胶,待胶凝固后将玻璃板取出置于电泳槽中,加入电泳液,拔出梳子,加样,80 V展开浓缩胶,120 V展开分离胶;260 mA恒流转至PVDF膜180 min;转膜完毕后,将膜取出,放置于5%牛血清白蛋白中封闭2 h;用镊子将膜取出,分别温育一抗DIAPH3抗体(1∶1000)、cyclin D1抗体(1∶1000)、E-cadherin抗体(1∶1000)、vimentin抗体(1∶1000)、N-cadherin抗体(1∶1000)4 ℃过夜;洗膜缓冲液(trisbuffered saline Tween,TBST)洗膜3次,每次15 min;室温温育二抗(1∶5000)1 h;TBST洗膜3 次,每次15 min;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ECL)显影。以GAPDH为内参,结果以不同处理组与GAPDH的灰度值比值表示。

1.3.5 CCK-8增殖实验

取转染24 h后的细胞,0.25%胰蛋白酶1 mL消化,以2×103个/孔接种于96孔板,每组设3个复孔,分别于第1~5天每孔加入10 μL CCK-8,37 ℃恒温温育箱培育2 h,利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450 nm处每孔的吸光度(D)值。

1.3.6 细胞划痕愈合实验

将胃癌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按上述转染方式进行细胞转染,转染后继续培养24 h后,行划痕操作,并用 PBS 冲洗以去除细胞碎片。在0、24和48 h观察细胞的迁移情况,并拍照记录。

1.3.7 Transwell小室实验

将胃癌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按上述转染方式进行细胞转染,转染后继续培养24 h后,消化细胞,计数,用不含血清的培养基稀释至细胞密度为5×105个/mL,上室加入200 μL细胞悬液,下室加入600 μL含10%FBS培养基,37 ℃培养箱继续培养24 h,用移液器吸嘴吸去上室培养液,加入4%的多聚甲醛组织固定液30 min,PBS洗2遍,再加1 mL 0.1%结晶紫染液于24孔板中,放入小室,固定染色30 min;PBS洗净并倒置风干,正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每张膜选5个视野,计算平均细胞数。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表示。图表采用GraphPad Prism 8.2软件绘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IAPH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

GEPIA数据库[11]在线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DIAPH3在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IAPH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染色呈强阳性,为棕褐色颗粒;胃癌组织中DIAPH3的阳性率为70.97%(44/62),高于癌旁组织的16.13%(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1)。

图1 DIAPH3在胃癌中表达升高Fig.1 Higher expression of DIAPH3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

2.2 胃癌组织中DIAPH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与高中分化组相比,低分化组中DIAPH3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组中DIAPH3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DIPAH3蛋白质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1)。

表1 胃癌组织中DIAPH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Tab.1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PH3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gastric carcinoma

2.3 基因修饰后胃癌细胞中DIAPH3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和RTFQ-PCR实验结果显示,在4株胃癌细胞中DIAPH3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由高到低依次为HGC27、AGS、SGC7901和MKN28(图2)。在HGC27和AGS细胞中,转染干扰片段后,si-DIAPH3-1组和si-DIAPH3-2组DIAPH3蛋白质和mRNA表达显著低于干扰对照组(P<0.05),本研究选取效率最高的干扰片段1进行后续的功能实验。在SGC7901和M KN28 细胞中,转染DIAPH3 质粒后,过表达组中DIAPH3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图2)。

图2 DIAPH3在敲低或过表达胃癌细胞中的效率验证Fig.2 Efficiency verification of DIAPH3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after knocking down or over-expressing DIAPH3

2.4 DIAPH3通过增强cyclin D1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

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DIAPH3组HGC27和AGS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DIAPH3过表达组SGC7901和MKN28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增强(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DIAPH3组HGC27和AGS细胞中cyclin D1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和RTF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IAPH3+si-cyclin D1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增加,与DIAPH3组比较,DIAPH3+si-cyclin D1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IAPH3+si-cyclin D1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强(P<0.05),与DIAPH3组相比,DIAPH3+sicyclin D1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DIAPH3通过增强cyclin D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图3)。

图3 DIAPH3通过增强cyclin D1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Fig.3 DIAPH3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through enhancing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2.5 DIAPH3通过EMT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与干扰对照组比较,si-DIAPH3组HGC27和AGS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DIAPH3过表达组SGC7901和MKN2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EMT是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获得侵袭转移能力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皮细胞失去了细胞极性,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侵袭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等间质表型。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了EMT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DIAPH3组HGC27和AGS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质表达显著增高,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DIAPH3过表达组SGC7901和MKN28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质表达显著增高(P<0.05)。为了证明DIAPH3通过EMT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我们用SGC7901和MKN28细胞,过表达DIAPH3后干扰vimentin,检测胃癌细胞中vimentin的表达量。Western blot和RTFQ-PCR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IAPH3+si-vimentin组vimentin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量显著增加;与DIAPH3过表达组相比,DIAPH3+si-vimentin组vimentin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IAPH3+si-vimentin组SGC7901和MKN2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与DIAPH3过表达组相比,SGC7901和MKN2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图4)。

图4 DIAPH3促进胃癌细胞迁移Fig.4 DIAPH3 promotes the migration capacity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图6 DIAPH3促进胃癌细胞EMT进程Fig.6 DIAPH3 promotes EMT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3 讨 论

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第3大原因。胃癌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3]。胃癌的组织分型90%为腺癌[12],尽管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和新辅助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患者预后仍较差[10]。根据调查分析,年轻人患胃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13]。由于早期胃癌诊断率过低,大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就为中晚期胃癌,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胃癌寻找新的诊疗靶点,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DIAPH3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 21.2,是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14]家族的一员。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14]家族成员广泛参与肌动蛋白重塑和调节细胞的运动和黏附,如内吞运输、有丝分裂、细胞极性和迁移等[15]。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是由细胞骨架控制的。另有研究证实DIAPH3在肺癌[17]、前列腺癌和乳腺癌[4]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DIAPH3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证实胃癌组织中DIAPH3表达显著增高。CCK-8实验结果显示,干扰DIAPH3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而过表达DIAPH3后胃癌的增殖能力增强。已有研究证实,cyclin D1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结合,使细胞通过G1期进入S期完成分裂增殖,cyclin D1的过度表达缩短了G1期的时限,促使细胞发生恶性增殖,因而cyclin D1的水平变化可用于多种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16-18]。干扰DIAPH3后胃癌细胞中cyclin D1蛋白质表达下降,过表达DIAPH3后胃癌细胞中cyclin D1蛋白质表达上调。CCK-8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DIAPH3后干扰cyclin D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较过表达DIAPH3的增殖能力降低。本研究结果提示,DIAPH3通过增强cyclin D1的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表明,干扰DIAPH3后,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而过表达DIAPH3后,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过表达DIAPH3后干扰vimentin,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过表达DIAPH3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EMT在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失去细胞极性,形成具有迁移能力的间质细胞[19-20]。为了明确DIAPH3是否通过EMT进程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干扰DIAPH3后,胃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质表达增高,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质表达降低,而过表达DIAPH3后,胃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质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质表达增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DIAPH3通过EMT进程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综上所述,DIAPH3在胃癌中表达增高,且DIAPH3表达与肿瘤分化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DIAPH3通过增强cyclin D1的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DIAPH3通过EMT进程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猜你喜欢

新乡结果显示蛋白质
新乡医学院
蛋白质自由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最严象牙禁售令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