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探索

2022-01-10岳鼎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教师

岳鼎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犹如“一日三餐”,教师必须精心安排,力求质优量足,适合学生实情,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把问题尽可能解决在课堂上,尽量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困难。

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我认为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值得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堂气氛——宽松、民主、成功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需要精心培育的观点,创造一个“宽松、民主、获得成功”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在心理需要调动起来。

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将新知识置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域,选用恰当的方法启开其心灵之门,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都能达标。

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素质参差不齐,家务事多,老师在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要保护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不尽完美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丝丝甜美,对学生答问的不足或错误之处,教师应在不损伤其自尊心的前提下中肯地指出来,应该允许学生从错误之中学到东西,人格和自尊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力量源泉,它犹如飞机的引擎系统,如果挫伤了“引擎”,飞机就难以升空,教师对少数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关心,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促进,而且对于全体学生也是无形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宽松、民主、获得成功的气氛中,学生体验到师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情上的融洽,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宜根据教材和学生实情选择素材设疑置景,以引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提要。当学生有兴趣,并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抱着希望时,这就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好了心理奠基工作。

七年级《数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在国庆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组成的吗?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学生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对来表示手握鲜花的每个人位置时,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这种实例诱发学生的胃口,趁学生已构成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之时机切入新课课题:为了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我们必须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又例如,对于分式的引入,教师结合三峡水利工程提出问题:一艘轮船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水航行100千米和以最大航速逆水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求江水的速度,设江水速度为V千米/时,学生不难列出方程:但这是学生从未见过的方程,老师这时提出: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式子的特点是分母中含有字母,它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式。这样引出学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体会到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活。

三、充实表象贮存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情适当增补一些实例、演示等,充实学生记忆空间的表象储存,引导学生对所感知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就能帮助他们对对象本质属性进行恰当地综合,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我在教学时活动如下:

(1)让学生在白纸上作出一个三角形,并剪下。

(2)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

(3)让学生观察拼在一起所形成的角,提出猜想。

(4)引导学生证明猜想。叙述证明的要点,写出证明过程。

(5)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以上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创设情景,使定理成为他们自己探索发现的成果,充实了学生的表象储存,开拓了学生进行思维以及“再创造”的动因、时间和空间,其乐无穷!在教师创设的宽松、民主、成功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获益良多。

四、增设教学层次——低起点、多台阶

教师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的基础上,从学生实情出发确定教学起点——使中、差生都能接受,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标,增设讲练层次,设计或选配相应的启发性问题、例题、练习题组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梯度较小层次分明的台阶——以减少中差生学习上困难。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台阶攀登,逐步达到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攀到尽可能高的层次,达到教学的较高目标。

在绝对值的定义的教学中,我从以下进行:

1、从日常生活事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绝对值”产生的实际背景与必要性。

2、引导学生认识绝对值“只具有度量性”的属性。例如+5千米与-6千米,既反映了行驶的方向,又反映了行驶的里程,但如果不考虑行驶方向,就可以记作=5千米、=6千米。

3、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引导学生认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4、举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所感知的内容,升华为理性认识。

5、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大量的机械重复强求划一的练习作业超过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使学生产生厌学、应付等逆反心理。因此,对练习作业老师要精心选编合理布置,不能过度搞题海战术。备课时可设计三种水平的习题:基础题、熟练题、发展题。使中、下学生完成基础题、熟练题——达标练习,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中上生、优生完成熟练题、发展题——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分层练习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它有利于“保底”——让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利于“冒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有所获尽力发展。对学生可能出现困难的较高层次习题,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铺垫性小题,以便在学生思维“卡壳”时再搭一级“阶梯”,让其攀上较高的层次,每节课宜安排一些较高层次的问题作为机动内容,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

五、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观手段,学生掌握了它,便能更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一旦把数学思想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能获得智能发展。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初中代数“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都有意义?”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排异法,要找到使该分式有意义的值,我们先找到那些使它无意义的值而排除掉,于是剩下的数便是有意义的值了。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领域,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的解法,而且学习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的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再学习、应用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方向,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能够自我发展,进而用这把钥匙打开其它科学的“大门”,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的。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