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招生及考试制度设计的思考

2022-01-10芶洁何舒婷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职业教育

芶洁 何舒婷

摘要: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百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一种教育类型,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能够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是服务终生教育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本文梳理了国家到湖北省关于高职扩招的相关政策和方案,结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高职扩招工作开展的情况,提出了关于高职扩招的招生方式及考试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职扩招   招生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能够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是服务终生教育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方案中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年,为了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以全国高职院校共扩招116万人的成绩如期“交卷”。2020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为进一步做好高职扩招工作,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在专项方案中提出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完善招生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出台《2020年湖北省高职单招和扩招专项工作方案》,按照质量型扩招的原则,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与合理,方案将招生目标分为了三类,并确定了不同的招生考试形式(表1)。本文梳理了国家到湖北省关于高职扩招的相关政策和方案,结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高职扩招工作开展的情况,关于高职扩招的招生方式及考试制度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职百万扩招中招生制度的思考

百万扩招计划使招生宣传工作难度加大。扩招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主要有高考、提前招生、对口单招以及注册入学等。实施百万扩招计划后,生源结构的多元化、招生宣传的全年化以及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招生工作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倍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时间紧任务重,需制定针对性强的扩招方案

一方面高职扩招2019年开始,属于新鲜事物,对于相关政策的认真学习和精准理解是落实百万扩招专项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扩招工作方案的基础。另一方面,招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要做好招生工作需要经过对目标生源大量数据分析、统计和评价,并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分析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针对性招生工作方案。而学校在扩招招生过程中,目前只能依赖对现有传统生源招生分析来进行初步的研判,这就导致结果会和实际招生情况存在差距,特别是高职扩招招生对象中非传统生源的四类群体具有各自特殊性,因此造成扩招工作方案针对性不强。

针对此问题可以依托企业、协会、政府、培训机构、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开展调研,充分发挥各自作用。通过调研结果制定符合扩招生源特性的个性化政策,统筹配置全校各类资源。

(二)扩招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从传统的中职升学导向朝着同时为各类有一定职业技能基础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走向就业的社会人员开放。招生的生源除了传统的中职生,还包括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非传统生源,以往针对高中(中职)毕业生可以集中在校园开展招生宣传,但非典型生源中的退伍军人、农民工及下岗职工等呈分散状态,使学校的招生宣传范围弥散性扩大,招生难度明显提高。相对于其他传统生源,一是四类群体往往在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关注度不够及时,理解不够深刻,二是该类群体对专业不了解因此在扩招宣传方面,存在面让需要通过各类渠道让四类群体加强对高职扩招政策的认识,结合自身情况产生对技能提升的需求,信息不全面、专业不了解、就业不确定等因素。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学校自身宣传达到让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四类群体可以结合自己的定位找到合适的专业进行提升,让四类非典型生源群体明白百万扩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主要针对高职扩招报考时间一般为9月-10月,学校可以对学院应、往届毕业生再宣传,再发动,将高职扩招政策传达到每一名师生;加强对应往届普通高中级中职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宣传力度,达到整体覆盖;加强与各县市农业局等合作,建立微信、QQ咨询群,进行答疑解惑,推动高职扩招工作;加强学校社区下沉党员的宣传作用,为社区群体普及百万扩招的政策及好处;加强新闻宣传,充分发挥学院公众号的作用,进行多元、立体宣传,努力让高职扩招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通过积极尝试和完善入学资助政策、综合评价招生、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技能考核以及技能水平申请等方式,打通非典型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通道。

(三)招生专业确定上还需加强引导,完善制度

扩招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发展,各高校按照“社会急需、适合成人、易于就业”的原则实施专业点设置供给侧改革,依托本校骨干优势专业相关资源,遴选设置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招生专业开展扩招工作。但考生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的专业,并且考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全面深入。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专业考生报考少,招生计划完不成,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少的专业考生报考多的不平衡局面。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解决地方区域产业发展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通过多途径各种形式加大对考生专业宣传和就业形势分析,引导考生科学理性填报专业。

并且目前高职擴招是先填志愿后考试,是否可以平行选择三个专业志愿,后参加三个专业的职业技能考试,通过考试考生可以对专业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校能够对考生的职业匹配性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评价,在经过双向选择确定最终的专业。

二、高职百万扩招中考试制度的思考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要求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对中职学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对普通高中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适应性测试“的招考方式。高职院校试行分类考试招生。

高职百万扩招导致高职生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职升学比例限制取消,社会群体数量增加。复杂的生源类型需要通过不断完善高职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才能为服务经济发展转型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考试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作为人才选拔为目的的高考根据分数择优录取,作为区别与普通高考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招生考试是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重要举措,是职教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职教高考“职业”是起点,“就业”是目标。职业高考面向社会更广泛的群体,为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技能提升,增加就业机会的人群提供机会。考生通过从职业高考这扇门迈入与未来就业岗位联系的通道。这扇门是否符合考生意愿、符合企业需求、是把握生源质量的关键。在考生考试评价标准上要考虑考生对职业的适应性。

高职院校扩招要以单独招生考试为主, 制定招生章程, 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 由高职院校在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政策规定下单独组织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符合章程规定录取条件者即可录取。也可实施高职院校间进行联合招生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 减轻考生的考试负担。已经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

(二)提升职业技能考试职业性标志

目前高职扩招招生考试主要试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有“省级统考+高校联合”或两类考试都由招生学校自主完成两种形式,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例:A类考生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为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方式进行,其中,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各200分,对取得中级(含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职毕业生,报考相关专业可申请免予职业技能测试。B类、C类考生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免试,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总分400分。

考试计分综合成绩=文化素质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其中文化素质满200分(考试科目包括语文80分,数学80分,英语40分),职业技能测试(按第一专业志愿进行)满分200分。合計总分40分。 对于退役军人等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的社会群体,其考试计分综合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2;对取得中级(含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职毕业生,其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计满分。

(三)考试制度适应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职扩招不是降低入学门槛,的第一条重要保证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类型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通过其包容性和适应性来体现的。高职扩招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村两委干部,以及高中(中职)应届毕业生六大类人员招生,因此,考生类别不一、年龄差距大、文化程度不相同等复杂情况给考试命题带来很大困难,如何做到既立足考生实际又坚持标准不降,既分类测试又统一录取,保证试题内容科学、合理、有效、难度适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高职院校逐步积累经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付雪凌 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vol 1 23-31.

[2].王新玉、刘淑娥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挤出效应化解路径探究   职教论坛  45-49  2019.09

作者简介:芶洁(1980-)女,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副教授 ;何舒婷(1992-)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讲师。

基金项目:2020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百万扩招专项)-百万扩招背景下交通类高职院校的招生策略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KZ36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职业教育
刍议扩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扩招背景下在职与职后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与质量改革路径研究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