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研究

2022-01-10曹建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教学高中历史

曹建军

摘要:高中历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需要重视大概念的利用价值。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于历史的分析,对历史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同时,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历史;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历史学科的改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新教材的编写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历史老师在教学中,急需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题式跨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出,符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需求。

1.大概念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高中历史老师在向学生进行教学时,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只有遵循原则进行教学,才能够把教学目标有效地完成。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中,体现了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蕴含了许多文化素养,其中也涵盖了时空观念。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学习的价值的。这些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高中历史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遵守科学性的原则,这是老师在设计时必须坚持的一点。历史的科学性能够把历史本身的特征与意义展现出来。老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来制定教学方案。老师本身需要把课程改革理解透彻,需要对编写教材作者的思路与想法进行研究,明白作者编写教材的所想所思。然后精准地制定教学目标,把历史这门学科的意义体现出来。历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这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严谨性,而且足够真实。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认真负责,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另外,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老师向学生讲述的知识,必须符合历史的事实,与历史逻辑必须一致。同时,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认知与逻辑认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都需要考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效果。

1.2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

高中历史老师在大概念的视角下,进行设计单元教学方案时,需要遵守的原则还有理论结合实际。老师在教学时,依托大概念与课本的疑难点知识,把实际生活相结合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抽象化的历史知识,有清楚的认识。使得学生自己能够完善知识框架,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解决。同时,老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或者是感兴趣的人和事,来把历史的大概念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内容深刻理解。由此可见,老师制定教学方案时,遵守理论结合实际原则,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还能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让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2.跨单元主题式教学的急迫性

高中历史老师在上课期间,既需要完成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又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历史老师如果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授课,那么以上的要求,就不能够完全做到。所以,跨单元主题式教学应运而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达成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建立整体学习的观念,老师从大概念入手。通过多个角度来向学生讲解大概念,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章节。在单元与单元之间建立连接,让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生在单元的学习下,探寻“真问题”,并且建立寻找的“桥梁”。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利用各种方法,结合上课学到的知识,与下课后进行探索等方式。感受历史的研究流程,建立自身的爱国情怀。

3.运用历史资料,让教学内容具有情境化与深度化

3.1历史资料的选取

资料高中历史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引用历史资料,能够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深入理解。老师在进行历史资料的选择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选择的历史资料,必须具有典型性。第二,历史资料必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老师的教学课堂能否取得好的效果,这与老师选择的历史资料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老师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让学生观看两张图片。一张是“人造天河——红旗渠”,另一张1996年6月2日,江泽民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图。这两张图片上所发生的事件,学生都十分熟悉。老师在讲课时,从学生了解的事情着手,把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拉近,建立合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深有体会,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2历史资料的运用

老师在课堂教学期间,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资料,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感悟。通过了解史料,学生能够对已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体验,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对过去进行了解和认识。老师把史料当成载体,让学生走入历史现场,全身心的投入到历史事件当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产生探究的欲望,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历史。

结束语:

现阶段,大概念历史教学还不是很完善,老师需要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模式,解决在历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历史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1、14、51—53、43页。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56、191页。

[3]杨冬明:《探寻历史核心素养的涵育路径—部编教材<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的试教与体会》,《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6期,第34—36、39页。

猜你喜欢

大概念单元教学高中历史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