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与传播:第三届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2022-01-10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王敏曾羽娟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图像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 王敏 曾羽娟

2021年12月4日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美术与传播:第三届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在线上召开。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教授主持,党委副书记、院长、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主编许奋教授发表了开幕式致辞。许奋院长在致辞中援引习近平主席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倡议学报积极践行,并着力发现和扶持优秀中青年学者,再接再厉,力争将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打造为更加开放的美术思想交流平台。美术史中的传播现象与传播学视域下的美术现象都是学科交汇产生的研究领域。作为知识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学科互涉通过两个或多个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借鉴与交融,使学术研究在纵深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延展,助力新的研究角度与成果不断涌现。

论坛围绕图像传播与形塑、作品观看与释读、美术叙事与记忆三个相关论题进行讨论,旨在为才华横溢、充满学术热情的年轻学者提供学科互涉的视野和平台。本次会议邀请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北京大学李松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杨贤宗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叶康宁教授担任评议人,由《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李珊、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余其彦担任主持。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十余所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图像传播与形塑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知识光速的以各种方式传播。而“读图时代”下图像以其独有的特点,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美术史本身就是一部图像的生成和传播史,对于图像传播的研究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在“图像传播与形塑”这个主题中,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和方向来探讨了图像传播的意义和图像被赋予的意涵。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范丽雅的报告《东方艺术之旅:试论劳伦斯·宾扬1929—1930年的亚洲之行》以宾扬一行的亚洲艺术之旅为坐标轴,依据作者在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档案机构收集到的第一手史料以及大量首次公开的珍贵图片,通过解读他的两本介绍中国艺术的代表作《远东的绘画》和《亚洲艺术中的人文精神》,来检视宾扬在亚洲之旅前后中国绘画观上的变迁,然后探讨宾扬一行亚洲之旅的意义,最后论述了亚洲之旅对宾扬参与的1935年11月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的“伦敦中公艺术国际展览会”中国画展件的选择,以及展览会期间他所开展的演讲和著述活动带来的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朱橙的报告以《民族主义、新中国政权与现代性焦虑——1950 年代莱比锡展览会中国馆展示设计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国家形象诉求》为题,从新中国展示设计的视角,以自身本土的实践为支撑,以1950年代莱比锡展览会中国馆展览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展览设计背后所折射的民族认同和新中国的国家形象诉求。1958-1961年莱比锡展中国馆无疑是中国对外展览设计史中的一次例外书写,这次例外书写不仅是视觉的差异表征更折射了新中国时期现代性的焦虑问题。回顾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语境,还会引发众多问题思考。文章通过展示设计的视角,深度挖掘材料的各种信息,包括展厅的外观和新观念、展厅的回廊设计、展品的地域性特点等诸多细节的处理,有理有据,问题意识清晰,让我们感受到学术研究的魅力。

中央美术学院蔡力杰的报告《再造名山——17-19世纪武夷山形象在欧洲的传播与形塑》,对武夷山图像在欧洲的传播和形塑进行了探究。报告阐述了武夷山形象从幻想到写实、从零散到完整的过程,且其中受到了流通渠道、审美趣味、知识储备、贸易状况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从其形象的变迁与风格演替揭示出了欧洲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与社会思潮的流转兴替。而这种传播、接受、互动与反馈的过程又证明了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山水同样能被不同的视觉语汇所塑造,建构出一种迥异传统的视觉范式。

巴黎第一大学的虞睿博博士的报告名为《拜占庭马其顿文艺复兴时期的图像与皇权:以法国特鲁瓦大教堂藏象牙函装饰图像为例》,报告通过研究法国特鲁瓦大教堂收藏的一件拜占庭中期马其顿王朝时期的象牙函装饰板雕刻图像,分析图像与皇权之间的关联,并揭示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对于外来文明的开放态度。报告结合史料,对比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时期图像风格及元素,甚至中国唐朝时期的相关图像主题细致分析了此件象牙函上的皇帝凯旋图像、皇帝狩猎图像和凤凰图像,反映了马其顿王朝时期对皇权的表达,对于外来文明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杨贤宗教授担任本场评议人。张鹏教授首先对湖北美术学院的学术号召力和此次论坛活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对此次论坛的学术质量表示赞赏。指出图像传播与形塑这个主题是动态的文化过程,通过这个视角可以链接起大量的学术论题,论坛研讨将有利于这些论题的解决和成果积累。张鹏教授和杨贤宗教授分别对本组四位发言人进行了极富建设性的评议。肯定了学者的论文选题紧扣主题,选题本身也获得了足够的材料支撑,并且从中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到新的问题,引发一些新的思考。把具体的个案研究放在历史语境中,即可以追溯其来源又可以延展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点是不同学科的学者近年来都普遍关注的。尤其擅长在关照时代背景的同时,对丰富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并凝练成问题,显示出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研究能力。

二、作品观看与释读

通过图像分析与细读去厘清现象,是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艺术作品作为美术史的重要载体,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独立存在。本组发言人以实物图像和史料为依据,对艺术图像进行深入分析,分别对沈度书法、《熹平石经》、《烟江叠嶂图》、龙舟图像、书童图像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孙超博士的报告《明代官方书写的观看之道与皇权再现——以沈度书法为中心》以沈度书法为中心,对明代官方文字书写及其观看之道,皇权意识如何进行视觉再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报告人将“书法”视为文字诸多呈现方式之一,运用视觉分析和心理意象相结合的观看之道去关注沈度书法及其相关视觉元素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属性。以“书法”作为明代艺术体系的中心,将皇权意识的强调作为背景,认为以沈度为代表的明代书写行为所呈现的视觉面向可以被视为皇权视觉呈现。同时孙超也对《金刚智经》《瑞应麒麟图》进行图像分析,并从观者的认知方式和视觉体验的角度论证沈度书法带给观者的认知方式或许已经发生了改变。

中央美术学院王古今博士的报告《故宫藏黄易本宋拓〈熹平石经〉的鉴藏》通过历朝对《熹平石经》的记载,以故宫藏黄易本《宋拓汉石经》册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反映出的以清代鉴藏家为主,对于石经破碎后所产生的残石拓片的认识。以《熹平石经》鉴藏者和收藏者为线索,梳理石经的收藏记录和跋文,王古今认为黄易收藏时期通过对其收藏者身份的强调而构建自身形象成为金石学界的重要人物,是黄易进行学术身份塑造的手段之一。通过三幅绘画作品论证后继者万航希望通过追忆和效仿黄易而重现当年以拓本实现自我身份构建的目的。王古今希望能够为《熹平石经》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不仅限于对石经的关注,更应该从作品本身的存在价值和藏家的个人目的出发,更深入地探讨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张艺静博士的报告以《论〈烟江叠嶂图〉的视觉隐喻与空间建构》为题,通过图像学和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以图像与文本互证去剖析图像的视觉隐喻问题,诠释宋代士大夫运用诗歌、绘画以感慨流放和批评朝政的具体方式。报告首先分析了北宋中期严酷的政治氛围背景下,山水画中图文关系的转变,并通过《烟江叠嶂图》及其组诗所体现的文人画风格变迁,由此关照北宋山水画风格的变迁,阐明《烟江叠嶂图》在山水画史中的意义,并重新讨论《烟江叠嶂图》的整体图像结构特征和北宋文人的自我意识问题。艺术图像在不同时代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去解读,在做图像分析时,艺术图像的内在结构,外部因素等多方面都要考虑到。

中央美术学院董帅的报告《龙舟图像的传播与文化语境解读——以台博本〈龙池竞渡图〉为例》以九本王振鹏名下龙舟图像为线索,在“鉴定”的基础上进行“史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版本龙舟图的提拔文字、印章,探讨了王振鹏名下龙舟图像的真伪问题,并得出龙舟图像至少存在两套谱系的结论。龙舟绘画流变传播过程中的举荐入市、杂糅语境、政治舆论等文化语境也成为一系列龙舟绘画的创作动因。

中国传统绘画中,虽然文人题材极为丰富,但是书童图像在文人题材绘画中却是一个让观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图像符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维艳的报告《从视觉图像到文人符号——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书童图像解读》以书童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材料分析,从书童图像的发展历程和书童图像“文人符号”构建两个方面分析书童图像的在场是作为“文人符号”补充性的存在,同时也是对文人身份的注解。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在肯定陈维艳对中国传统绘画中书童图像关注的同时,也建议学者们在研究中国绘画时,对材料的使用要谨慎,对于图像的来源,支撑论据要回到历史语境中去理解。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叶康宁教授担任本场学术评议,从论文写作的立意、材料的使用、论文的结构和阐释的边界对本场报告作了深入点评并提出切中肯綮的具体意见。同时也给场内外学者提出学术研究建议:写好一篇论文的基础,首先论题应该集中,文章逻辑衔接紧密,论述语言深入浅出。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学者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应当尽量将作品还原到对应的历史语境中去,避免产生误读。

三、美术叙事与记忆

美术史是集体记忆的文本书写,是社会性的,也与个人紧密相连。这种集体记忆的载体包括美术作品、建筑物、历史著作、档案、博物馆等。本组专题围绕“美术叙事与记忆”的论题,以美术史上的画家及作品为线索,根据发展脉络、风格、环境等展开美术史的讨论,分别从女艺术家在社会变革中的身份更迭,“太行”主题创作,武汉工业版画作品,儿童模式画等不同面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何香凝美术馆信息宣传中心主任、文博专业副研究馆员房桦,报告《革命女画家的艺术叙事:郁风与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历史交织》通过考察郁风的职业足迹与女性创作,探讨女艺术家在社会变革中身份更迭问题。同时以何香凝个展形式的早期建构,进而探讨民国时期“革命女画家”的择业与职业。报告以艺术叙事的方式,再现了社会革命与女性艺术的历史交织,为了解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运动及研究过程提供了一个更为具体的研究视角,对20世纪美术史的书写具有补充意义。

“太行”精神作为百年党史的伟大精神一直影响至今。围绕“太行主题”的美术作品逐渐转译为具有纪念碑性质的浪漫主义表达,成为兼具当代人文气脉与精神感召的“丰碑”,这种意涵既具有纪念碑性又具有人格化的表达。这种双意向化、融合了表现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审美建构是如何完成观念、立意、话语上的转化?又是如何从精神上打通与大众、集体、个人与历史之间的通感练习的?中央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陈青青的报告《“丰碑”的历史记忆与想象建构——以“太行”为叙事的主题美术创作》就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讨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必然充斥着因时代审美和历史判断带来的思想更迭。“太行”主题美术创作超越了“景观”或“事件”的层面,形成了具有相关公共话语和情感共鸣的图像表达。

湖北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李逦菁的报告《新中国三十年武汉工业版画视觉叙事与社会主义新人塑造——以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为例》,探讨了新中国三十年(1949-1979)的武汉工业版画历史与视觉叙事,归纳了新中国三十年工业版画的视觉叙事的特点,并且清晰地阐述了在特定的场域中工业题材版画的特殊历史意义。如今,各类艺术展览盛行,相较于美术馆空间本身,展览的时效性,反而加深了观者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而“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正如其他馆藏展一样,暗示了展览是往昔珍贵图像一次难得的“召集”,有机会让曾经失焦的视觉图像在观者的凝视中又重新清晰起来。中国工业版画不仅是怀旧情绪的重燃,它更是释放了对革命精神认同与群体力量凝聚的持久效力。

以儿童模式作画的艺术形式是一直到晚近才出现的特殊现象。温州大学教师李蔚的报告《“像孩子一样画画”:儿童本位论的跨界渗透与儿童模式画的兴起》讨论了儿童本位论的跨界渗透与儿童模式画的兴起,及其背后观念的交替、形成的原因与合法化历程,从而反思了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报告以时间为线索,从作品中发掘“童年”和“儿童”形象在17世纪以后的表现。儿童本位论不仅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座丰碑,而且演化为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一股重要的思想力量。“像孩子一样画画”不仅是一句口号,其背后所隐射的更是时代与观念的转变。在提倡通识性美育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法练习上,而是要让孩子的思维自由发展。

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担任本组会议的评议人,两位专家首先肯定了四位发言人文章的价值,同时提出了青年学者在做研究中的共同问题:如何在现有充分的基础性研究的前提下把问题更加深入和延续地探讨下去,如何更加充分的挖掘材料,怎样更加严谨和审慎的得出结论。我们应当扩展视野,以全新的视角看问题;在挖掘材料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注重材料的考证,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得出结论。

论坛最后,《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教授做了总结陈述:本次论坛依然立足高校学报学术媒体的属性,将主题定于“美术与传播”,第一场“图像与形塑”四位学者从图像分析,或者从社会交游的不同角度,对美术作品在迁徙传播之中产生的图像流变、意义生成以及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无论在研究主题上,还是学者的知识背景,都表现出全球化的美术史研究语境。第二场“作品观看与释读”,五位青年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具体作品着手,对一件作品或一类图像进行深耕细作式的细度,通过语境、原境的还原讨论作品的深层意义,这也是美术史研究的一个优秀传统。第三场主题是“美术叙事与记忆”,这场的研究者都聚焦于近现代的时间段,革命性、主题性绘画在这一时间表现突出,美术作品与现象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更加直接,使美术成为历史叙事与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陈晶教授表示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得到了众多师友同道的帮助,在对参会嘉宾和发言学者表示诚挚感谢之后,她强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将会继续坚持以文取稿,以文会友的举办方式,努力将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办成一个开放性、高品质的学术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图像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iSCOUT和EPID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去雾系统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物理图像类选择题的解法探讨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坚持图像的科学 深入解读ISF讲师Joel Sil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