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交通在中国

2022-01-08赵晓夏

中国公路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疫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可持续交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政府正在持续推动交通系统的建设。会上中国交通主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在可持续交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分享了成功的中国经验。

OFFICIAL主官发布

让贫困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李小鹏 交通运输部部长

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消除贫困列为首要目标。中国高度重视减贫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政府使命。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2020年圆满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首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实现减贫事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中国有一句俗语叫“要想富,先修路”,建设可靠和可负担的基础设施在减贫脱贫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为牵引,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建设外通内连、通村畅乡、客货同村、安全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力提升城乡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为贫困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中国已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全部乡镇建有邮政局所,建制村全部实现直接通邮,乡村之间、城乡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贫困地区曾经落后的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小鹏作主题发言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减贫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疫情抹去了过去10年的发展成果,约1.5亿人至1.75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全球交通行业在经受疫情考验的同时,协同保障防疫物资运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全球抗击疫情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保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对疫情考验。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一断三不断”,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巩固了减贫脱贫成果。二是推动高质量共同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运量逆势上扬,海上丝路、空中丝路昼夜穿梭,全力保障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有效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超过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疫苗,保障了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畅通,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平台,与各国分享中国交通疫情防控实践与经验,为全球合作抗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相连。交通对于消除贫困和经济复苏日益重要,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将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兼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和经济复苏,实现联合国2030年发展目标共同努力。

在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在供应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时向偏远地区延伸、向贫困居民覆盖,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贫困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第二,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复苏打好基础、做好服务、当好先行。

第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共同探索、建设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和运输绿色通道,确保人员健康、安全、有序往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共同推动世界经济早日重现繁荣。

POLICY政策动力

加强治理 加快创新/

傅志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我从一个学者的角度,介绍中国在交通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一是注重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干线运输方面加强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的整合,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总体功效。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节能的运输方式,比如积极建设高速铁路,分流航空和公路的客流。在城市交通方面,着重发展公共交通,例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减少汽车使用。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运输装备,铁路运输重点建设电气化铁路,里程占比已经达到72%,减少了柴油消耗。公路运输注重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600万辆,居世界第一位。主要港口基本实现了岸电全覆盖,减少了环境污染。

三是加快智能交通建设,通过建设智能管理平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智能出行平台,推动多元化的运输服务。通过构建智能安全监管体系,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与此同时,基于车路协同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共享单车,深受群众欢迎。

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得益于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相关政策的支撑。

中国整合了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重组成立了交通运输部,从而推进了铁、公、水、航空业务深度融合,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和运输效率。与此同时,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中国不断制定和修订交通政策,以支持绿色交通的发展。例如这些政策对于治理汽车运输的超载、超排,支持大宗货物运输从公路向铁路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持续交通发展需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突破/

李雪松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两新一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国际上其他国家也都对基础设施进行了一些更新改造方面的投资,这些方面对于以工代赈促进经济复苏和就业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可持续交通发展领域除了重视基础设施,还要重视一些交通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而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的产业升级是当前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引擎。所以,不管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新能源汽车都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事实上,就可持续交通发展而言,必须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重大技术突破这一方面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市场非常广阔,这一方面的发展完全可以引领经济复苏,也可以提高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防止经济陷入长期徘徊,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复苏。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为全球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资金瓶颈,因此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主导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行专项债等各种金融工具,包括一些政策性的金融规定,来降低融资成本,使交通投融资与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经济发展反哺交通投资,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投融资方式 为交通发展注入动力/

石宝林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采取了有效的投融资工作措施。一是创新交通融资政策,以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整合、风险可控为工作准则,大力开展投融资创新,保障了交通发展的资金需求。2012年至2020年底,1.46万亿元中央资金的投入,带动了近6万亿元公路投资。近年来,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建立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另外积极探索发展路衍经济,反哺公路建设,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截至2021年6月份,交通GDP项目占全国平均项目投资总额的33.9%。

二是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通过市场化融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减少了当期政府支出,腾出更多政府资金投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至2020年,中央政府加大农村公路资金投入,仅安排贫困地区公路建设的中央车购税资金占全国同期的60%以上。

ENTERPRISE企业担当

科技创新和应用是重要驱动/

孙子宇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中交集团紧紧聚焦两个方面,全力推动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一是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开拓数智化发展新空间。科技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交集团正以“三核五商”新中交战略为指引,坚持核心科技先导、锚定建成“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之路。面向未来,中交集团将全力在国际BIM标准制定及应用、智意港口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贡献智慧。

二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探索低碳化发展新模式。绿色低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建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中交集团将全方位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精神,争当践行“双碳”方案的先行者。面向未来,中交集团将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实际,加快研究制定“3060”专项规划,加快“双碳”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在建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建设上加大技术革新。

加强ESG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绿色交通/

胡建华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产业链供应的安全稳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招商局将进一步加强ESG体系建设,并将致力于发展绿色交通。

第一是持续服务完善全球的服务网络,以港口为枢纽、航运为纽带、物流为延伸,加快构建更富有韧性、弹性、安全性的全球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第二是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绿色港口、绿色航运和绿色物流体系化的建设和融合。将适时发布招商局“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三是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创新研发投资力度,推动能源利用清洁化、运营管理智慧化、产业生态数字化。

第四是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共赢,依托海外的港口枢纽,创新招商局的前港、中区、后城的开发模式,深化与当地政府和伙伴企业在供应链协同方面的合作,招商局期盼与全球伙伴携手合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交通疫情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战疫情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繁忙的交通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小小交通劝导员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