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缺陷护理对肝癌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1-07赵芳芳王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排气肝癌

赵芳芳,王丽

(河南省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一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3)

临床上肝癌一般是指原发性肝癌,由肝炎、肝硬化及肝炎肝硬化演变而来,发病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1]。手术切除是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麻醉药物使用和手术器械刺激等因素会导致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2];同时手术易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易使机体处于非特异性的紧张状态,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零缺陷护理基于为患者服务的目标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保证整个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和护理工作准备错误发生率为“零”[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零缺陷护理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胃肠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肝癌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2.19±5.32)岁;肿瘤最大直径5~10 cm,平均直径(7.42±2.64)cm;左叶生长16例,右叶生长15例,双叶生长4例;胆管细胞癌3例,肝细胞癌3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1.98±5.46)岁;肿瘤最大直径4~10 cm,平均直径(7.36±2.38)cm;左叶生长17例,右叶生长16例,双叶生长2例;胆管细胞癌2例,肝细胞癌3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肝癌切除术常规护理:予以术前、术后健康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目的及注意事项;严格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压疮预防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零缺陷护理:建立零缺陷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组织和动员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小组,提高护理自觉性和护士积极性;确定零缺陷护理期间应达到的目标,由组长评价是否达到,并提出下一步护理计划,对未造成缺陷的护士进行表彰,以增强护士自信心,加强工作责任感;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流程,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准备好术中所需的各种设备、无菌包、器械包及抢救药品等,做好消毒、调试工作;严格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在无菌操作下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视情况调节滴速;术中严格核查手术器械,确认无误后再缝合;术后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清新,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予以氧气持续吸入,做好导管相关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出入量及颜色;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等。

1.3 评价指标①胃肠功能:统计两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②抽取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后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③观察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热腹胀及排便困难等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h)

表1 两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h)

组别 n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排便时间 进食时间观察组 35 42.90±8.23 38.11±12.63 60.11±19.34 43.01±1.12对照组 35 64.61±2.36 61.99±20.31 85.37±25.68 65.12±1.04 t 15.001 5.907 4.649 85.58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应激反应术后7 d,观察组的CRP、FBG、IL-6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n CRP(mg/L)FBG(nmol/L)IL-6(ng/L)Cor(nmol/L)t 0.084 1.229 0.455 1.197 P 0.933 0.223 0.651 0.236 t 7.822 3.858 2.359 4.402 P 0.000 0.000 0.021 0.000对照组 35 5.36±2.61 5.31±0.60 112.75±42.23 183.69±26.36术前 观察组 35 5.41±2.36 5.50±0.69 108.76±30.17 175.74±29.15术后7d 观察组 35 9.22±3.19 6.06±0.82 121.16±39.01 221.91±67.89对照组 35 18.10±5.91 6.96±1.11 145.71±47.63 293.95±69.02

2.3 术后并发症术后,观察组发生出血2例,发热腹胀2例,排便困难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5/35);对照组发生出血4例,发热腹胀7例,排便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13/3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P=0.029)。

3 讨论

肝癌发展趋势十分严峻,资料[4]显示,我国肝癌死亡率及发病率都达到全球半数以上。以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增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肝癌,多数患者主要是由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演化而来,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5-6]。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但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疼痛以及并发症,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降低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预后[7]。因此,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零缺陷护理是在事故发生前就将风险控制在最小,主要强调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事故;同时也避免医务人员敷衍及无耐心行为,强调医护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责任感及质量意识,一次性最大限度将事情做到位[8]。与常规护理相比,零缺陷护理可以参与到护理工作各个环节,提高护士责任心,从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零缺陷护理既能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又能降低护理人员因粗心和责任心低而出错的风险[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7 d的CRP、FBG、IL-6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予以肝癌切除术患者零缺陷护理,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胃肠功能。分析原因为,零缺陷护理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手术前后积极与患者沟通,予以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术后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做好术后宣教,给予康复指导,包括床上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床旁站立和活动等,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零缺陷护理可减少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应激反应,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排气肝癌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