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鲁盆地龙湾筒凹陷构造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探讨

2022-01-06谈顺佳于常青聂逢君陈振岩严兆彬里宏亮

地球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龙湾铀矿振幅

谈顺佳, 于常青, 聂逢君, 陈振岩, 严兆彬, 里宏亮

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 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4)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5)中石油辽河油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盘锦 124000

能源的消耗和再生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的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供需矛盾突出, 其他能源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进行工业生产, 相对而言, 核能是一种在技术上成熟、安全、并且经济、清洁、最具潜力和发展前途的新能源, 因此作为核电发展的原料,铀资源的稳定供应是核电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聂逢君等, 2013; 谈顺佳等, 2015)。铀矿资源一直是国家战略储备需求特种资源, 在国家和行业内的大力支持下, 不管是砂岩型还是花岗岩型等铀矿床,在勘查和开发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 我国开展了大量铀矿找矿勘探工作, 发现了多种类型的铀矿床, 其中花岗岩型和砂岩型是突破最早的两种类型(刘兴忠, 1982)。而砂岩型铀矿作为铀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北方大、中型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且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为主。20个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前苏联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后,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体系及盆地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孟兆涛, 2011; 聂逢君等, 2021), 先后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事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工作, 分别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伊犁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找到了砂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采用可地浸开采技术, 不仅保护了采矿区的环境, 且大大降低了采冶成本, 还使得开采大量的低品位矿石成为可能, 扩大了砂岩型铀矿的经济规模(肖新建等, 2003)。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遥感等勘查方法技术的优势, 成矿作用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球物理场的复杂多变性, 因而针对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特点, 建立一套快速有效勘查方法技术系统,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吴慧山和谈成龙, 1997; 谈顺佳等, 2015)。

前人对研究区油气地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其利用层序地质学, 测井地质分析的方法, 对含油层次类型做了较系统地研究, 总结出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以及含油地层做了刻画, 对烃源岩丰度和演化过程, 油气来源都做了详细的研究, 提出了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并且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求,辽河油田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其进行了构造研究,对构造演化进行了重点分析, 为龙湾筒凹陷的有利区带优选和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这也为后续开展铀矿勘查以及“油铀”兼探提供了思路, 为该区合理的开采提供了依据(许晓宏等, 2000; 王建荣,2000; 王志高和徐怀民, 2004; 徐乐意等, 2008; 王成, 2015; 任平, 2015; 李明, 2014, 2016; 姜立,2019a)。而对于研究区的碎屑岩储层的沉积模式和储层特征, 徐小林和赵国柱等都做了些研究, 其建立该区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模式, 并表明龙湾筒凹陷的碎屑岩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 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和裂缝, 最有利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隙。龙湾筒凹九佛堂组陷碎屑岩分布广泛,且具有形成中小型油藏的能力, 是辽河油区外围盆地勘探的新领域(周超等,1999; 徐小林等, 2010; 赵国柱等, 2008; 胡启明,2013; 姜立, 2019b)。针对砂岩型铀矿的地球物理勘探, 主要在地震和测井方面, 不少学者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其中李贺岩等使用了模型正演和照明分析方法进行了地震采集参数的优化, 使得在龙湾筒凹陷的低信噪比地区的地震记录提高了剖面的效果。吴曲波等、雷安贵等对砂岩型铀矿的三维地震勘探进行了研究, 调整测试各种参数, 使得三维地震勘探采集的数据提高, 为今后在砂岩型铀矿勘探中提供重要参考(秦积庚和谭庆江, 1990; 孟恩等, 2005;李贺岩等, 2011; 谈顺佳等, 2015; 郑晓杰等, 2020;雷安贵等, 2020; 吴曲波等, 2020)。

综上, 笔者通过对研究区收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解释, 分析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分析研究区的构造特征, 提出该区可能的有利含铀砂岩体分布规模, 并为后续相关单位部署地质钻孔提供更有利的地球物理证据参考。

1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龙湾筒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 地跨通辽市、库伦旗, 全区面积1310 km2, 属于松辽盆地西南部中开鲁盆地的三级构造单元之一,其大地构造以及盆地演化过程与松辽盆地有相似之处。松辽盆地按基地构造性质可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位, 它们是北部倾没区、西部斜坡区、东北隆起区、中央坳陷区、东南隆起区、西南隆起区和开鲁坳陷区(许坤和李瑜, 1995; 赵忠华等, 1998; 聂逢君等, 2017)。研究区位于赤峰—开原断裂以北, 西拉木伦河断裂的南北两侧, 西面受限于红山—八里罕断裂北段(图 1a)。赤峰开原断裂位于辽河外围中生代盆地群分布的中部, 沿华北板块北部边界分布,为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的分界线。西拉木伦河断裂时北部东西向阶梯带在地表的反映, 点列以北的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群被晚白垩世的地层所覆盖。红山—八里罕断裂呈北东向分布, 与上地幔隆起的西坡对应, 向北与嫩江断裂相接, 向南与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相连, 是中国重要的梯度带的边缘, 控制着中国第二沉降带的分布。另外, 区内还发育通辽—凌海隐伏断裂, 该断裂位于钱家店凹陷西侧和医巫闾山隆起的西侧, 从开鲁盆地的中部北东—南西向错断穿过, 断裂两侧, 早白垩世断陷的走向和发育特征于断裂的两侧不同(罗毅等, 2012)。另据资料显示, 开鲁(坳陷)盆地内部划分出 5个二级构造单元,由西北往东南依次是西缘斜坡带(3000 km2)、陆家堡坳陷(2500 km2)、舍伯吐隆起(11 200 km2)、哲中坳陷(9300 km2)、哲东南隆起(7800 km2)。哲中坳陷进一步划分为奈曼凹陷、八仙筒凹陷、茫汉凹陷和龙湾筒凹陷(图 1b), 图中的蓝色方框即为本次研究的区域, 即三维地震资料的区域。其龙湾筒凹陷的构造单元划分图, 如图1c所示。凹陷的走向以NNE向为主, 长约 68 km, 宽 14~40 km, 构造面积1420 km2(许晓宏等, 2000)。

图1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构造分区(a), 开鲁盆地区域构造(b)及龙湾筒内部构造单元的划分(c)(据郑纪伟, 2010; 徐小林等, 2010修改)Fig.1 Mesozoic tectonic division of western Liaoning and adjacent areas (a), regional tectonics of Kailu Basin (b),division of structural units inside Longwantong (c) (modified after ZHENG, 2010; XU et al., 2010)

研究区的演化和发育特征和松辽盆地非常相似, 演化过程经历了初始张裂、伸展断陷、热降坳陷、褶皱萎缩和差异升降五个阶段(张训华, 1994;李志安, 1995; 刘翠荣和陈发景, 1996; 高瑞祺和蔡希源, 1997), 开鲁盆地地层简表如表1所示。研究区出露的岩浆岩以海西期、燕山期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为主, 其次为燕山期中性火山岩、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及新近纪、第四纪玄武岩等。东部和南部地区以海西期侵入岩为主, 其次为燕山期侵入岩(图2所示)。海西期主要为海西中期(γ42)、海西晚期(γ43), 常呈岩基状产出, 系多次侵入的复式花岗岩体。燕山期主要为燕山早期(γ52)、燕山晚期(γ53),岩性规模较小, 分布零星, 往往受与断裂有关的裂隙控制。海西期花岗岩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等, 该类岩体在兴隆—协带和架玛吐一带出露。此外, 在钻探揭露过程中钻遇有辉绿岩, 常呈岩脉产出, 侵入到姚家组、嫩江组及嫩江组顶部, 应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西部岩浆岩以燕山期酸性、中酸性侵入岩为主, 其次为海西晚期(γ43)侵入岩, 如阿鲁科尔沁期附近的燕山期岩体, 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张明瑜等, 2005)。

表1 开鲁盆地地层简表(据于文斌, 2009修改)Table 1 Brief table of Kailu Basin strata (modified after YU, 2009)

图2 通辽地区地质图(据张明瑜等, 2005修改)Fig.2 Geological map of Tongliao area (modified after ZHANG et al., 2005)

查阅相关资料, 本区针对铀矿研究的地球物理成果并不是很多, 大多数都是对盆地的结构和地层进行探讨(王建荣, 2000; 王志高和徐怀民, 2004; 徐乐意等, 2008; 王成, 2015; 任平, 2015; 李明, 2014,2016; 姜立, 2019a), 并没有针对含铀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核工业243大队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 1:10000地面伽玛能谱和高精度磁测数据联合制作了跨开鲁盆地5个二级构造单元的综合剖面。CSAMT的点距为200 m,伽玛能谱和高精度磁测点距为 40 m。共测制剖面2条。根据对T02-1剖面的解释, 剖面西起开鲁盆地的西缘斜坡, 跨过陆家堡坳陷, 舍伯吐隆起、哲中坳陷和哲东南隆起 5个二级构造单元, 在盆地的结构研究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如图3所示。

图3 内蒙古通辽地区T02-1号剖面综合解释成果图(资料来源于核工业243队, 2015)Fig.3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result map of Section T02-1 in Tongliao Area, Inner Mongolia(data from Nuclear Industry Team 243, 2015)

石油部门在开鲁盆地做了大量的地震勘探工作, 通过地震资料对盆地的结构和油气的生储盖组合关系做过详细的研究。图4为朱筱敏等(2002)在开鲁盆地陆西凹陷所做的层序地层划分。从地震剖面上可知, 陆西凹陷的“断-坳”双层结构十分明显, T1之下为断陷期早白垩世地层, 多数断层终止在 T1上, 一些断层活动终止在 T2上, 表明断陷期, 断层活动, 北西边的陡坡发育近岸水下扇; 而南东边的缓坡上发育三角洲沉积, 凹陷中心主要是深湖-半深湖相沉积。从图中总体看出, 地震同相轴连续且平直, 无上超、下超、削截现象, 推断沉积以河流相或湖泊相为主, 这与电法所获得的解释基本一致。开鲁盆地西部坳陷中的断层多数为正断层, 多组倾向相反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了盆地的堑垒式结构(图 5), 因此, 在舍伯吐隆起的地垒处, 基底埋深不到 1000 m, 而它两侧的包日温都洼陷和交力格洼陷的地堑处, 基底埋深超过3000 m。另外, 凹陷边缘和部分中心地带明显发育断层, 根据地层错断关系分析判断, 大部分为正断层, 而且最要发育在早白垩世时期, 有些断层在晚白垩世以后重新活动, 这为盆地中油气的上升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砂岩型铀矿的油气还原作用可能与这些断层的活动有关。这为本文龙湾筒凹陷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以及含铀前景预测提供了参考。

图4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白垩系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模式(据朱筱敏等, 2002)Fig.4 Stratigraphic sequence division and depositional model of Cretaceous in Luxi depression, Kailu Basin(after ZHU et al., 2002)

图5 沿陆家堡坳陷走向的综合解释剖面(据吴兆剑等, 2018修改)Fig.5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section along the strike of Lujiapu depression (modified after WU et al., 2008)

2 构造特征分析

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高精度的物探方法, 可以在主要层段和构造段通过高分辨率的地震响应, 清晰地看到地层的错段以及断裂情况, 已经成为了地质构造和层位分析的重要手段(肖玲, 1982; 陈程,2018), 而三维地震勘探可以更好地分析和刻画构造特征, 并在利用诸多的方法进行特殊的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董文等, 2011; 林羽和王燕, 2013; 何鑫, 2015)。近些年来, 为了提高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效果, 解决地层、岩性、岩相划分和断裂构造解释等问题, 地震勘探方法已应用于铀矿勘查工作中, 并取得了可观的地质效果, 其中以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最为典型, 如图6所示, 为过Q7井的典型三维地震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 区内构造发育, 主断裂和次级断裂比较丰富, 构造断裂控制下形成了通道, 有助于下层的流体运移至上层,在特定的盖层下, 形成良好成矿区域。

图6 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过Q7的三维地震剖面Fig.6 3D seismic profile of cross well Q7 in Qianjiadian depression Kailu Basin

本文对龙湾筒凹陷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表明, 图 7中可以看出主断裂和次级断裂发育, 控制着全区。在这样的断裂控制下, 形成了深部气源或物质的运移通道, 为成矿提供基础条件, 与钱家店凹陷有相似之处。根据地质资料显示, 区内岩性主要为火山岩、碳酸碎屑岩, 岩浆岩等。从地震剖面可以区域 1为波阻抗中等偏弱, 成层性较差, 表现为火山喷出岩特征。区域 2是为断裂控制区, 表现为砂泥岩互层沉积特征, 也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最好区域。区域3为断裂控制的凹陷区, 比较破碎,也是为深层烃源岩或气体提供往上运移的通道。从整体上来看, 本区断裂发育, 构造控制作用强; 火山岩和碎屑岩特征明显; 有构造形成的运移通道,以及上层有盖层, 波阻抗连续性较好, 为深层成油、浅层成铀提供了基础条件。图8为纵向剖面显示, 图中黑虚线框内, 为火山岩的控制区, 在控制区上层的地层沉积比较好, 层位之间的次级断裂以及构造比较发育。

图7 龙湾筒三维地震剖面Inline-440线Fig.7 Inline-440 line of 3D seismic profile of Longwantong sinking

图8 龙湾筒凹陷三维地震剖面Xline-377线Fig.8 Xline-377 line of 3D seismic profile of Longwantong sinking

从图 9可以看到, 在工区北侧存在一个断裂控制的沉积坳陷, 主要岩性为火山喷出岩, 是良好的油气储层, 而更深的切片显示深层火山岩发育, 深度大约2100 m, 而且沉积基底断裂发育, 这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通道。

图9 龙湾筒凹陷三维地震属性切片1200 ms(a)和1500 ms(b)Fig.9 3D seismic attribute slice of Longwantong sinking 1200 ms(a) and 1500 ms(b)

3 铀矿前景分析

基于地球物理资料进行铀成矿预测不少学者做了很多研究, 吴曲波等利用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拟声波地震反演砂体识别技术、三维地震属性特征分析技术等综合研究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环境,并预测了研究区砂岩铀成矿有利区段, 与实际钻孔资料有较好的吻合。这也提供一种新的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吴曲波等, 2018)。刘燕戌等(2021)利用航磁和重力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断裂、背斜、岩浆岩等铀成矿的地质要素特征, 结合了铀矿化资料, 进行了松辽盆地西部的铀成矿远景预测, 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参考。地震记录是地震波传播过程的记录, 反映的是地下存在波阻抗差异的地层变化, 地震响应可能是不同沉积模式产生的, 地震振幅, 频率的变化反映的是否是同一地层的岩性变化, 这需要根据地质沉积模式确定。从地震资料出发, 以测井资料和钻井数据为基础。前人研究表明, 钱家店铀矿体产于姚家组下段和姚家组上段, 分别赋存有 3层矿体, 矿体形态简单, 主要呈板状、透镜状或饼状, 矿体稳定性较好。矿化埋深 200~290 m, 矿层平均厚度为 7.35 m, 铀矿化平均品位为 0.0273%, 平均每平米铀量为3.72 kg, 为中等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床。姚家组含矿砂体上下发育稳定的泥岩隔层, 即青山口组顶部泥岩层、姚家组下段顶部泥岩层和姚家组上段顶部泥岩层。三层区域性分布的紫红色泥岩把姚家组含矿地层分为上下两个含矿层, 即姚家组下段含矿层(姚下段含矿砂体)和姚家组上段含矿层(姚上段含矿砂体)。含矿岩石主要是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矿石中铀主要呈吸附状态, 少量铀矿物主要是沥青铀矿。确定与铀矿化伴生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铼, 并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指标。而钱家店凹陷含铀储层在地震资料上显示的特征(相对于泥岩)为:高速度、中低频率(相对)、中等偏上振幅(谈顺佳等,2015, 2016, 2019, 2020; 吴曲波等, 2018; 李翀等,2017; 郑晓杰等 2020), 如图 10所示。这些特征表示为: 确定了赋矿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 两低一高,即: 低电阻率、低速度、高伽马值(电阻率和速度低都是相对同类型不含铀砂岩而言)、中低频、振幅强度中等偏上。

图10 钱家店凹陷过Q7井地震属性剖面Fig.10 Seismic attribute profile of cross well Q7 in Qianjiadian depression

笔者在钱家店铀成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龙湾筒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 并对其含铀特征进行了比对分析, 从构造以及地震资料显示的特征进行研究区的前景预测。对其过哲参3井的包络振幅和瞬时频率剖面进行了分析, 图 11和图 12显示, 在490~560 ms之间振幅包络特征由中弱向强振幅靠近, 瞬时频率由中高频率向中低频靠近, 且穿过整个层位后又变成杂乱无章的中高频率。这也说明泥岩砂岩互层, 并且在砂岩中含有强振幅、中低频率的介质。根据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与钱家店含铀储层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对比), 表明砂岩可能中含铀。从包络振幅和瞬时频率剖面中看本区断裂发育, 构造清晰, 岩性振幅频率特征明显, 含铀岩型特征为: 强振幅、中低频率(相对于围岩), 具有成铀成矿的前景。

图11 龙湾筒凹陷过哲参3井的Inline包络振幅剖面Fig.11 Inline envelope amplitude profile of cross well ZC3 in Longwantong sinking

根据前面分析含铀地层的地震频率响应特征,笔者对地震属性剖面进行纵向切片显示, 通过分析这样的地震响应特征变化趋势, 来预测可能含铀的前景, 同时根据频率切片等属性特征预测可能的含铀区域。图13和图14所示为振幅包络和瞬时频率的时间切片, 根据分析包络振幅选择 500 ms和600 ms进行切片, 瞬时频率所选的切片位置分别为573 ms、600 ms和627 ms。可以看出, 包络振幅切片在500~600 ms变化比较突出, 600 ms的切片强振幅突出, 如I类区。瞬时频率在第I区内, 573 ms的切片上表现的为高频率, 这可能是致密性较好得砂岩或泥岩; 中低频率在600 ms表现最好, 这可能是砂泥岩中含铀的表现; 在627 ms表现的很弱, 越往深, 含铀的特征逐渐变弱甚至消失, 可能与深部的断裂控制较多, 没有较好地成铀的条件有关, 这与前面的构造分析相对应。第II区块内, 在这三个深度的切片中, 频率表现的都比较好。同样在600 ms位置时, 特征最好, 具有含铀的前景。根据资料收集, 第 II区块内包含很多油田钻井, 其中图中黑色的圆圈点是哲参3井的位置。上述图11的包络振幅分析剖面中, 哲参3井在500~600 ms之间的振幅变化较大, 中低振幅-强振幅-中低振幅的变化趋势,频率切片上显示的高频率-中低频率的趋势, 这与钱家店凹陷含铀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强振幅、中低频率的地震响应特征相匹配(谈顺佳等, 2015)。

图13 500 ms (a)及600 ms (b)包络振幅切片Fig.13 Envelope amplitude slice of 500 ms(a) and 600 ms (b)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本研究区的含铀前景可分为两个区域, 如图14所示, 分为I类有利成矿远景区, II类潜在成矿区。在地震剖面的600 ms位置, 深度600~700 m之间, 具体深度需结合油田部门的更进一步资料来确定, 这为后续钻孔位置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4 573 ms (a)、600 ms (b)、627 ms (c)瞬时频率切片Fig.14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slice of 573 ms (a), 600 ms (b), and 627ms (c)

4 讨论

前人的研究关注点都在油气的发育和储层方面, 并没有对三维反射地震资料浅层的地质体演化和其他关键金属成矿特征进行分析。本文的一些认识和结论都是对地质体的构造特征和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得出的。通过前述对龙湾筒凹陷的地震资料分析, 笔者总结出几点研究意义供讨论: (1)通过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 验证了本区的火山活动的存在。传统的储层特征与热液活动的关联性很少,但在本区地震剖面中可以很好反映出浅部火山岩层位顺层的变化以及在断裂控制通道下, 深层热液和气体穿层到上覆地层的特征。以白垩系地层最为典型, 从属于构造演化的热降坳馅中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的于热液有紧密联系, 形成氧化-还原-氧化的环境。(2)松辽盆地内同期存在的岩浆岩的类型和性质, 和从地震剖面上, 可以看出龙湾筒凹陷的伸展盆地中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的相似性也是值得探讨。火山岩的地层储层信息, 对油气有很重大的意义, 同时与穿层有很密切的关系。火山岩连同热液活动穿导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 可能会导致金属铀以及其他战略资源锂、铼等富集成矿,并且之间存在着互相伴生关系。(3)钱家店凹陷的铀油的气源来自于深部流体, 而龙湾筒的气源在层序上应该也是同属于深部流体。(4)铀-油气“多矿兼探”的思路可为国家减少勘探的成本, 提高利用效率, 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为国家的战略定位提供了基础。

由于缺乏地层资料和测井资料, 并未对其地质模型建立和多参数的约束进行反演, 后续将继续收集相关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进行多方面多参数的解释和战略资源成矿区的远景预测和推断, 为国家相关研究部门提供更为有价值的信息。并可凭借已获得2018年十大找矿成果的钱家店铀矿床的“油铀兼探, 一矿变多矿”的思路, 铀矿的综合分析方法体系的指导下, 争取在龙湾筒凹陷实现重大突破,为我国天然铀通辽大基地建设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5 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龙湾筒凹陷的铀矿床成铀特征为“两低一高二中等”, 即: 低电阻率、低速度、高伽马值(电阻率和速度低都是相对同类型不含铀砂岩而言)、中低频率、振幅强度中等偏上。

(2)凤阳堡地区及哲参3井区为两个有利含铀特征异常的远景区。周边断裂发育、构造部位偏低、地震能量较强、频率略低的特征, 这与钱家店凹陷铀成矿特征相匹配。

(3)“油铀兼探”以及以油气为基础的多金属矿可以使龙湾筒凹陷的油气田“一矿变多矿”。

致谢: 感谢中石油辽河油田新能源开发公司和核工业 243大队在资料收集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

Acknowledgement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o.2018YFC0604203),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U2067202).

猜你喜欢

龙湾铀矿振幅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治理分析
关于铀矿地质退役设施的长期监护
UExplore_SAR软件在铀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幸福老袁家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