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的力量

2022-01-05韩晓金摄影杨亚文

河北画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区党员

文/李 洋 韩晓金 杨 丹 摄影/张 轶 李 勇 杨亚文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壮丽史诗。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奋进方向。百年来,信仰指引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拼搏、奉献、奋斗为伟大的信仰信念注入新的内涵。

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雄安新区的优秀共产党员勇敢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重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以实际工作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

卢常禄: 只要国家需要,我还能打冲锋

卢常禄,1926年生人,是一名有着76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安新县端村镇寨南村,我们见到了这位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

在老人屋里,“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摆放在床头十分显眼,墙上醒目地悬挂着他参加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的照片。

见到老爷子的时候,他正在桌边翻阅着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老人精神矍铄,目光如炬,跟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戎马岁月宛如昨日。卢常禄的哥哥是最早加入雁翎队的队员之一,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因救治药物匮乏不幸牺牲。17岁的卢常禄是在父亲的动员下,跟随哥哥的步伐加入了雁翎队,成为队伍里年龄最小的队员。

1945年8月,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的卢常禄火线入党,没有宣誓、没有仪式,但谈起当时入党的心情,老爷子铿锵有力地说了八个字“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彰显了他的赤诚之心。

1947年2月,卢常禄在解放石家庄的外围战斗中身中数枪,因伤致残,8月光荣复员。卢常禄退伍不褪色,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文化知识,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先后担任村宣传委员、生产队会计、乡政府秘书、教育主任等职务。

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卢常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除了看书读报、养花种菜,还通过手机时时关注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对新区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

赵章群: 离休不离党 退休不褪色

87岁的赵章群,1948年入伍,当过陆军、空军和海军,有着28年的军旅生涯,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退伍,在雄县农机局负责农业机械化研究工作,60多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经济蓬勃向上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回忆当时入党的经历,赵章群说:那一年我19岁,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事业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非常贫苦,在当时,入党就意味着要比别人吃更多苦,承受更多的累。

作为一名68年党龄的老党员,赵章群深知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每天坚持看书看报,时刻关心着国家和家乡的建设。尤其雄安新区成立以来,他多次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雄安新区建设贡献力量。

赵章群说,军旅生涯塑造了自己的一生,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他希望年轻人不忘党的光荣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道路。

胡德奎: 抄党章 忆初心

89岁的胡德奎是雄安新区容城县统战部退休干部,1954年入党,有着67年党龄。

胡德奎喜欢习练书法,退休几十年了,书法兴趣没有跟着“退休”,每天坚持书写几个小时从未间断,书法功力日渐深厚。从钢笔字到小楷,老人的书桌上堆满了抄写的作品。

“想写好书法,就要有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2015年,胡德奎老人耗时数月,用小楷抄写了数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十九大报告》,一笔一划中浸透着他对党的深厚情感。

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了,胡德奎始终不忘保持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性,积极参加容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2021年元旦前夕,年近90的胡德奎分别为容城华菱安置学校、容城精英学校和南张镇南张小学送去精美图书,一并送去的还有一名老共产党员对青春少年的厚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胡德奎老人再次寄语年轻党员:坚定不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王铁成: “我们全家都是共产党员”

王铁成俯下身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取出党徽,接着用手指轻轻擦亮,在胸口不停比划着问“这样戴正了吗”,他的目光紧紧注视着党徽,红色的光映在眼里。

1973年出生的王铁成1995年入党,是一位有26年党龄的党员。如今他在容城县融媒体中心任副主任,主管宣传工作,爱岗敬业,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我们全家都是共产党员,我的父亲、母亲、三个姐姐、爱人都是”,王铁成说到这儿脸上满是自豪的神情。自小耳濡目染,先辈们的奋斗故事他熟记在心,红色的基因印刻在心底,并激励着他努力奋进。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王铁成和同事从白洋淀外采结束乘船返程时,碰到遇事故落水的一船人,其中还有不熟水性的老人与孩子,他立即扭头把摄影机交给同事,一猛子便扎进水中,拼了劲救起几位落水人员。他说:“当时不知道水多深,后来才听船工说有四米多深”。事后被救起的人经多方打听才找到了王铁成,为了感恩他的见义勇为特送来了一块写有感念之语的大镜匾给他。

人们常说,镜子能正身、能正心,王铁成在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直严于律己、不忘初心,牢记党员身份与责任。“中国如果没有共产党,我们不会有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他发出了最由衷的感叹。

郭永军: 用心守护淀泊安全

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在行政管辖上安新县占到85%。拥有“四季皆景”之誉的白洋淀,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旅游胜地。

47岁的郭永军,1995年在海军部队服役期间光荣入党,现为安新县公安局水上分局副局长。从警20余年来,从派出所、刑警队再到水上分局,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初心。

历经一年零八个月的景区码头改造升级,白洋淀景区于近日开始试营业。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逐渐增多,安新县公安局水上分局12名干警开启了“无休”模式,在重点水域、景区周边加强巡逻,为游客在白洋淀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安新县公安局水上分局承担着白洋淀景区27平方公里水域的治安管理工作,包括搜救打捞、例行巡逻、酒店安全、游客纠纷、游览船舶安全及水上大型活动安全工作等,是一个水陆两栖的公安分局。

“在白洋淀边看见有警察的身影,心里就多了一份安心。”来到景区的游客看见警灯闪烁的游艇来回巡逻顿生安全感。而风平浪静的淀泊和安宁的辖区,以及游客们惬意的笑容,就是郭永军和他的战友们最为舒心的时候。

杨静萧: 三尺讲台上的理想

容城县特教学校听障班班主任杨静萧,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特殊教育事业19年。河北省第九届党代表,2016年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荣登“中国好人·爱岗敬业”榜。

在众多职业中,特教老师是神秘又小众的职业。杨静萧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特教学校这片土壤上耕耘,与聋哑孩子日夜相伴,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教导着残疾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而这些小天使给予她的快乐和感动,也让她在这三尺讲台上不断努力和奋斗着。她在保定市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

2008年春上班途中,杨静萧的左腿膝关节受伤,半月板断裂,走路只能一瘸一拐的她坚持上课,不肯休息。2010年3月,她的左腿膝关节再次受伤,胫骨平台塌陷。在进行两次大的手术之后,她在腿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到校上课。

从家到学校骑车十几分钟的路程,对于她来说成了第一大难题。家人体会到她为工作焦灼的心情,就骑车接送她上下班。2010年的冬天,雪特别多,出于安全考虑她就每天打车上下班。周围的一些人劝说她:“你每天挣的钱都不够打车,更何况是为了一群残疾孩子去付出,实在不值得。”可是她觉得,正是因为孩子们身体有残疾,所以才更需要她去鼓励教导孩子们身残心不残。

在学校,行动不便的杨静萧上厕所成为了又一大难题。她就尽量不喝水,少去厕所。这样坚持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不迟到,从不早退,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很多人问她,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她不知疲倦地勤勉工作?她说:看着学生由不会发音吐字,到能够说话与人交流,最后步入工作岗位,能够自食其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动力。

刘会林: 爱心午餐暖人心

每天71份免费爱心午餐,他说:“疫情不解除,爱心餐不间断!”他就是雄安新区容城县共产党员刘会林,坚持送了87天爱心餐直到疫情防控封村解除。

刘会林1969年出生于容城镇晾马台镇南剧村, 2004年入党,目前在“容易线”边上经营着一家饭店。2020年春节前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听说各村口的值守人员只能吃泡面时,他就坐不住了,马上把住在晾马台镇附近的员工召回,为值守的人员送去爱心午餐。

刘会林带领他的团队每天上午采买食材、做好饭菜,及时分送到晾马台镇18个村的值守防疫人员手中。71份热气腾腾的免费爱心午餐,每餐至少一个热菜一个凉菜,有时还会两热一凉或两凉一热,以及香喷喷的白米饭。

刘会林说:“别的大事我也做不了,帮不上什么忙,但是看到这些志愿者不惧寒冷,顾不上休息,在各村口为老百姓的健康把好关守好门,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敬佩,就每天为他们送上一份暖心的午餐吧。”

很快,店里的餐盒告罄,刘会林多方联系,亲自开车前去采购;食材用完了,他四处采购,尽最大努力保障供应。他会下到厨房关注饭菜的质量,还通过微信群、电话征询一线防疫值守人员的意见,随时改进菜品质量和口味,尽量满足每个志愿者的需求。

“作为党员,看他们在村口站岗那么辛苦,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暖心行动。疫情防控期间有着许许多多像刘会林这样默默奉献的背影,他们是志愿者、是基层公务人员、是个体商户,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温波: 诊病治村 带领大家共创美好生活

50岁的温波,2007年入党。从1998年开始担任雄县龙湾中心卫生院院长,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2017年,他受命兼任龙湾镇胡各庄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任胡各庄村民委员会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有着抗击非典疫情经验的温波责无旁贷冲锋在前,带领龙湾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和下辖的乡村医生,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隔离酒店、道路监测点都能看到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

既要治病救人,还要心系胡各庄的村民,身兼多职的温波早上7点要先到胡各庄村转上一圈,然后8点再赶到卫生院开晨会,安排卫生院一天的工作。每天骑着电动车辗转两处,温波就这样在两种身份之间来回切换。

在温波兼任胡各庄村党支部书记之前,这个村子是有名的“老大难”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没有战斗力、凝聚力。温波任职之后,以乡风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引入环保公司,通过垃圾分类、污水处理、修建游园等各种方式为村民注入生态文明思想,改变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的崭新环境。在胡各庄村的小超市,你会看到村民拿着印有二维码的彩色提篮扫码结账。扫扫提篮上的二维码可以获得积分,积攒到一定数量的积分可以换取代金券。小小提篮既减少了包装袋的滥用,还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整日奔波在卫生院与胡各庄村的温波,脸晒得黝黑,丝毫没有抱怨,他说:“共产党员就是要一马当先,带领大家共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穆飞: 把当地居民安置好,我们责无旁贷

雄安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每一位夙兴夜寐,奋战在工程一线的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汗水打造“雄安质量”这块金色的品牌。穆飞是光荣的建设大军中的一员,1981年出生,201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穆飞通过社会招聘成为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容东项目部负责人。从此,开启了他充满挑战又富有激情的每一天。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先行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承担着新区首期居民征迁安置的重任。当前,容东片区安置房交房在即,穆飞和他的同事们协调配合,保证工程进度稳步推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穆飞说,“让当地居民有获得感、幸福感,把当地居民安置好,我们责无旁贷。”

四年来,雄安画卷徐徐铺展,未来之城呼之欲出。在火热的建设一线,穆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肩负起建设“未来之城”的光荣使命。

李春风: 当好安全生产把关人,这就是我的初心

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副部长李春风。

李春风是吉林梨树人, 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中铁四局有限公司工作了11年,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9年李春风怀揣“雄安梦”,辞职来到了雄安新区。“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感觉雄安新区是个机遇。”在问及独闯雄安新区是如何考虑时,李春风这样回答。

安全质量部要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环保、防汛、防疫等各方面,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要求从业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技术知识,做到"心若猛虎,细嗅蔷薇"。在中国雄安集团开发建设的项目中,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占了很大比重。浩大的工程量,数量庞大的建设工人,作为安全质量部部长的李春风,肩上的担子不言而喻。

李春风工作起来雷厉风行、气场十足,常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他说:以“对人民负责,便是对党负责”的精神当好安全生产“把关人”,这就是我的初心。

作为一名新区建设者,李春风想着早些把孩子接到雄安,让孩子能够享受到雄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刘飞: 平凡,也是一种波澜壮阔

天一直下着濛濛小雨,岗位上的刘飞在穿梭的车流中腰板直挺、目光坚毅,两臂有力地做着标准的指挥动作,一丝不苟管护着道路交通秩序。

41岁的刘飞是安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的副大队长,2016年入党,曾经荣获保定市综合技能比赛第三名。他走起路来,身姿矫健,步伐铿锵有力,询问得知果然是有过从军的经历。从一身橄榄绿再到如今的警察蓝,他严格要求自己,身上着装的颜色在更改,不变的却是为人民服务、护一方平安的坚定信念。

说起自己已经从事了近二十年的公安交警工作,他只是笑一笑略显内敛地说道:“都是平凡的事,都是该做好的事”。在执勤任务中,刘飞多次参与紧急抓捕行动,日常工作中的突发情况数不胜数,他的所谓“平凡”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岗,是难能可贵的坚定不移,没有什么比这时间堆积起的恪尽职守更坚如磐石、波澜壮阔。

王雨萌: 筑牢基层党的战斗堡垒

说起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职责,雄安新区容城县南张镇党建办副主任王雨萌一直记得几年前春节慰问建国前老党员后发的一条朋友圈:“他们一心向党,公心为民。历经岁月洗练,精神熠熠生辉。也许头发花白,也许步履蹒跚,但他们目光却异常坚定,因为是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无私奉献,为我们带来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我的初心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农村党员群众少跑几次,把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新区党员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我相信有全体青年党员的共同努力,雄安新区美好画卷将徐徐开展。”

自2017年9月入职以来,王雨萌连续两年被共青团容城县委员会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连续三年被容城县委组织部评定为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20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腊月二十九,在电视上看到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他敏锐地觉察到形势的紧迫,在得到怀孕四个月的妻子及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后,立即返回工作单位。疫情防控办公室成立初期,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镇党员干部的共同付出努力下,最终实现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有力保障复产复工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021年2月,南张镇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在农村工作时间不长的王雨萌,每天打上百个电话请教上级业务主管,他坚持亲力亲为边学边干,连续半个月忙碌到深夜,圆满完成村级党支部委员选举任务。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王雨萌坚持走遍每个村,和村支书、老党员面对面座谈,认真听取村干部和党员意见建议,谋划工作思路,年轻的王雨萌说: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就是我的工作。

猜你喜欢

新区党员
宜宾市三江新区
我是党员向我看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数说雄安新区七大战略制高点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