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1-05顾正明

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院育人党员

■ 顾正明

作者单位:苏州技师学院

中德班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

苏州技师学院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重要指示精神,出新招、出实招,通过积极探索“聚心、聚力、聚智、聚创”的“四聚”党建模式,着力打造“立德强技 匠心育人”党建品牌,把党建工作物化为广大师生看得见、摸得到的成果,探索出党建和育人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思路、新模式。

聚心:“学习赋能”与“严管厚爱”相结合

“学习赋能”提升政治思想。注重思想武装,拧紧政治信念“总开关”。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定期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党校教授、专家学者到校,为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宣讲授课,引导全体人员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持续加强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校园工匠大道,有力助推师生红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严管厚爱”提升校园管理。学院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每年度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各部门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科学有效实施绩效考核,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细化学生常规管理,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测评,精心抓好“三自”教育,强化学生的守则意识、规矩意识。坚持活动育人,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纵贯全年,100 多个社团多样发展,职业素养教育不断深入,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聚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党建+队伍提升:积蓄奋进“新动能”。以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新格局。

党建+教学改革:提升发展“加速度”。打造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党员名师共同体,组织教学论文写作研讨,开展教学方法研究等活动,研究当前教学教改的热点,破解教学改革的难点,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

党建+竞赛突破:打造育人“大平台”。成立技能竞赛临时党支部,建立支部值班制度,支部党员深入现场,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协助师生研究技术文件,加强与承办单位沟通交流;建立与竞赛选手谈心机制,及时了解竞赛选手的思想动态并做到及时疏导。做到在技能训练和竞赛中,党员们主动靠前、跟踪服务,做到关键环节有组织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第42 届、43 届、45 届和46 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选拔赛中,我院共有12名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共5 名选手获2 枚银牌、3 个优胜奖。2021 年,我院被确定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原型制作、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由于技能育人突出,学院第二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苏州市标兵行动支部”。

党建+志愿服务:展示党员“新形象”。构建“校社共建,服务民生”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为社区送培训、送技能、帮困助学、公益宣传等各类活动,不断凝聚先进力量,引领志愿服务新风尚。在全面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过程中,开展党员与疫区学生“1+1 精准结对”、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校门值班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充分彰显了广大党员的奉献精神,为学院疫情防控提供后备支撑。

聚智:“政治意识”与“服务意识”相结合

服务学生,给予多方位成长关怀。党员干部带头进班级,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业余党校培训,不断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组织党员帮扶“四困”学生(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守纪困难学生)。

服务政企,探索多样化合作平台。学院创新拓展政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红色联盟,学院与联盟企业党组织签订协议,构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人才联培、资源联用的工作机制,共同投入技能育人的行列。推行“一班一企”,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新型现代学徒大师传承培养,开展9 个方向的苏州传统手工艺传承培养;政校联手开展订单培养,与姑苏区政府合作开设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政府、企业提供有力后备人才支撑。

苏州传统手工艺缂丝传承培养

服务社会,发挥多方面职能优势。学院专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发挥示范、辐射效应,与西部地区结对共建、技术技能扶贫。对口帮扶西藏技师学院、阿图什市技工学校、凉山州劳动职业技术学校、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校、伊犁技师培训学院等院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指导交流、组织教师培训、建设远程教育共享平台等方式给予帮助支持。

聚创:“解放思想”与“变革创新”相结合

专业设置紧贴需求。提高学院专业设置的领先性以及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科学论证专业方向,针对新产业、新行业、社会新需求,及时、合理增设新专业,探索开设智能制造、大数据、独角兽概念方面的新兴专业。以战略眼光,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与其他技工院校在专业方面错位布局,努力办出具有中国特色、苏州特点、时代特征的高水平现代技师学院。

国际合作生动实践。学院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跨越式发展办学驱动力,成立了中德学院,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培育具有国际职业资质的高技能人才。此外,积极开拓中日、中俄等机器人、轨道交通专业的交流合作,打造满足苏州乃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

社会培训守正开新。学院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做好全日制技能教育的同时面向企业在职职工、转岗职工、农民工、退役士兵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学院常年开展22 个工种的社会培训,年职业技能培训量近7000 人次。技能认定首开先河。2020 年,学院申报并获批为苏州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试点院校,走在苏州同行院校的前列。自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学院充分发挥优势,在做好对本校学生技能认定的基础上,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认定,主动对接兄弟院校、小微企业、行业组织,将学校专业发展、学生培养与企业、社会培训相接轨。学院率先牵头成立了“苏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联盟”,属于全国首创。截至目前,学院已授权50 个认定评价考核点,可认定职业41 个,认定人数累计超过21000 人,技能认定工作得到了人社部的关注和认可。

猜你喜欢

学院育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