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2022-01-0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尧宇

区域治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思政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陈尧宇

课程思政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并予以推行的,其目标在于实现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挥德育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我国“五位一体”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话题,督促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景观规划设计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步骤。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课程思政与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一)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教育是在发展培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下逐步推广执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去,使学生的思维、行为、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与此同时,课程思政是具备健全理念,丰富内涵结构的教学内容。其课程本质是德育教育,课程理念是发挥协同效应,协同育人,课程结构是立体化与多元化的结合。除此之外,课程思政在不同的教学时期及教育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教学内涵,显示出创新发展的教学特征,能够结合学生发展实际以及所处时期不断创新思维,以科学思维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2]。

(二)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概述

景观规划设计是结合美术教育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课程,它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基础之上的实用性学科。景观设计也反映了设计者对所处世界的观点及看法,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3]。在此内涵指引下,景观设计规划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涵养、审美要求、整体的思维逻辑才能够满足景观设计的设计目标。根据目前各类学校的培养方式及教学目标,可以将景观设计规划的教学目标概述为如下几点:第一,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的探索运用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学生首先要了解并内化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设计的流程及方式等等;第二,丰富学生的艺术表达。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就要学以致用,根据相关的案例分析,摸索出自身的景观设计表达,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完成景观设计方案,并独立完成相关设计小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第三,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品质。景观设计规划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还要具备辩证精神及创新精神,进而在以后的实践设计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场地有效结合,满足空间居住者的需求,进一步做到工业设计与美术设计的有效整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4]。

二、课程思政融入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分析

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质就是达到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及艺术性,满足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景观设计规划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文化及道德修养。景观设计规划的学生不同于学习文化课专业的学生,其文化课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为独立,喜欢自由,但实践与创新能力强[5]。因此对于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就能够将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此阶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发展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与此同时,思政教育的融入能够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标,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景观设计规划作为一门艺术能够直接映射设计者的思想意识,如果设计者没有较高较强的职业道德及工匠精神,就会在设计过程中投机取巧,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总而言之,思政教育进入景观设计规划课堂可以在思想意识领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助力学生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发挥工匠精神,提升设计美感。

三、课程思政与景观规划设计的融合策略

(一)依据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

具体开展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时,教师要借助好手中的教学资料,利用教材课本、教案设计、具体实施方案等教学材料,深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渗透思政教育。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就要将整个教学过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教材的编写中,除了要体现专业的景观规划设计知识之外,还要将国家发展实情与国家相关政策融入其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课本内容与时代发展需求相互同步[6]。而且课本内容还要体现专业性,将领域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成就、新知识囊括其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特征,按照教学目标,梳理教学纲要,由易到难,循循善诱,让学生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课本之外的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掘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思政资源,不断渗透融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

(二)依据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景观设计规划课堂之中,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即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不强,自己的思想观点也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认知,没有深入内化,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课程思政在景观设计规划中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教师就要依照学生的发展特点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改变教学环境[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讲、学生查、做、演、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探究、实践、创新能力,丰富学习的主体感受。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对学生实际发展特点的情况调研,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的身心特征,做到针对化的个性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修养,做道德与技能并重时代人才。

(三)根据培养目标丰富实践活动

景观规划设计这门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培育,因此为了平衡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师就要依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大力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得、有所获,培育工匠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体参与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整体流程,让学生形成规划设计的整体思路以及全局逻辑,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操作水平符合景观设计行业发展要求,提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及专业必备技能[8]。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提升教师主体的综合素质来反向推进学生技能的发展培育。学校可以定期让教师在校外开展实地调研教学工作,或者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具体的企业发展项目,让学生沉浸在设计规划工作中,适应相应的工作状态及氛围。

(四)提升教师协同发展效应

虽然说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技能要求也较高,但是在现如今的发展背景下,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能局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走出去”,与其他专业知识相互结合,使各个专业发挥出“1+1>2”的效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协作配合,不同专业的教师也要积极沟通交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取长补短,推进教学内容结构的创新升级。比如,景观设计规划中需要植物专业的教师向学生介绍实地开发设计区域内的植被情况,让学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既结合生态资源进行设计,又要根据实地周围环境进行发展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宜居。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制机制

思政教育与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融合仅靠单一的评价体制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准确合理分析学生对思政教育及专业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就要打破以往教学单一评价限制,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多元科学的评价机制。比如,教师除了根据学科成绩做“硬性评价”之外,还要根据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开展“软评价”,丰富学生评价的量化指标,开展多向的评价方式(如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并举),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使教学评价更加合理,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品质的提升创设一个合适的激励机制,达到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并举的双向效果。

(六)依据专业内涵提升文化自信

景观规划设计行业是建筑业与艺术的结合,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作品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建筑舒适程度,还要在此基础上注重基本的审美要求,映射文化观念。因此,作为国内的景观规划就要在内涵上凸显民族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所以,思政教育与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知识相互结合时,教师还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大民族文化的教育比重,让学生明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元素,我们要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当然文化的传承不是“拿来主义”,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当地实际相互结合,不断创新,助力“壮美广西”的建设!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从自身言行举止出发提升职业道德,培育职业精神。而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主要专业,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就要意识到且重视思政教育对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重要意义,从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让思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景观规划设计行业。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思政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