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

2022-01-01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汪勇

区域治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人口老龄化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汪勇

一、引言

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达到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到18.70%,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提高了5.44个百分点。[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在于控制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老人,在我国社会养老功能不完善的背景下,家庭养老虽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老人家庭照料基础大大下降,家庭养老已适应不了我国老年人口对于养老的需求,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发展机构养老已成为大势所趋。

但是老年人远远不满足于养老机构里现有的服务,而且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老年人本身的需求并不匹配的特性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养老机构内部医疗护理服务及相关设备存在缺失,因此在当前机构养老成为居家养老重大补充模式的趋势之下,我们需要呼吁我国医疗体系配合养老服务的方式和制度出台。

只有实现了医疗体系配套养老服务的标准,养老机构才能为老人们提供舒心且符合他们真正需求的照料与特定服务。

二、天津市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实施背景分析

(一)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问题上,天津要高于全国水平,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截至2020年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有30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6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64个百分点,[2]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值。综合近年来人口变化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龄人口进入高增长期。据预测,到203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333万。天津市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不强。

(二)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在总人口基数逐渐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近来天津市新生人口所占比例正在降低,老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增加迅速。随着我国的家庭模式向微观上的家庭代际人口结构“4-2-1”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很多的挑战。基于此,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也会影响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从而使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回报下降,然后影响劳动力供给,进而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老年人一方面收入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固有的消费特征会使消费需求下降,间接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从消费需求的内容上看,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需求较多,其中包括老年门诊、家庭病床和护理、老年医院、康复中心和临终关怀等,而对于机构养老中的老年人更是如此。

三、天津市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实施基础条件分析

(一)天津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2019年度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表明,慢性非传染病对天津市人口健康影响较大,老年人尤为突出。慢性病、老年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龄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远远大于其他人群。天津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男性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女性老年人、城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农村老人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有着很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它会影响老年人的居住方式,自理能力缺失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有效的照护,他们往往需要与子女住在一起,由配偶或子女提供生活照料;其次是在养老方式上,没有健康的身体,老年人就很难再参加生产劳动以得到劳动收入,在经济方面影响老人选择养老方式;最后是医疗服务方面,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医疗费用和家庭照护费用的增加:身体健康的老人也会因为年事已高,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增加感染疾病的机率,所以医疗方面的服务对老人们而言十分重要。

(二)天津市公立医院、养老机构及卫生医疗状况

202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836个,其中医院423个,公立医院占多数。卫生机构床位6.84万张,其中医院6.1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1.40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92万人,注册护士4.27万人。[4]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对老年患者仅提供门诊和病重时的短期住院,老年病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的规模较小。近年来因政府的关注,社区卫生服务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和资金限制等原因,导致其发展不平衡,仅能满足其附近具有自理能力老年人的一般医疗服务需求。截至2021年,天津市进入人口老龄化已有21年,养老机构得到了较快发展。现有养老机构362家,各类养老床位达到6.6万张,平均入住率在60%左右[3],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74.4%,占机构床位数的78.8%;全市16家区级公建养老机构已有13家实现了公建民营,较往年有所增加。天津市养老机构多为民营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机构的发展总体上存在着发展慢、服务水平低、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与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和老年人个性需求不相适应。在这些问题笼罩下的养老机构无法适应社会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养老需求,也不利于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养老机构也由于资金、人事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很大一部分仅仅能提供一般性的生活照料,一些比较好的机构也仅配备了相当简易的医疗器材,且大多没有合理的医疗管理章程,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距离很远,很多患者来回奔于两者之间不利于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养老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医疗保健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模式相配合,与人口老龄化健康照料需求相适应的健康计划,用以促进老年人口的健康与医疗卫生状况的发展。

四、天津市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实施价值分析

(一)“医养结合”模式能有效解决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天津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养老机构的需求量大,而大部分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常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天津市目前的养老机构从服务的质量、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设施上面,都与老年人的实际的医疗需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这之中以医疗健康照料和相关医疗器材的供需矛盾最为突出。而公立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公立医院和养老机构能通过该种模式的实施发展起来并壮大,老人的家庭也可以因为该种模式的实施感到贴心与放心,高龄老人也可以从该种模式中满足自身对健康照料的需求。综上,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的相互结合的这种模式是能够使养老机构内部提供的不合适的健康照料设施配套的、与老龄人本身需求的不匹配的健康照料内容变得更好。理论上公立医院和养老机构是具备结合的可行性的。

(二)“医养结合”模式能弥补养老机构就医难问题

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能够解决养老机构就医难问题。首先此模式能够改变天津市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分离、自成体系的状况;其次,公立医院和养老机构这种合作体系的建立,能够减少老年人因为自身出行不便而导致的就医困难;第三,这种“医养结合”模式能够减少老年人因为就医而往返于家庭、公立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麻烦,减少一些就医的费用,在实现有效治病的同时也给老年人及家属减缓了负担,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能让老年人在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不需要经常变更医疗养老场所,尽可能不折腾,使需要不同程度照顾的老人能够长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居住并获得的照顾和医疗服务,这样对老人们稳定心态和治疗疾病非常有用,还可以解决很多难题,例如:老年人因为诊治疾病和疗养的原因而长期占据公立医院的病床等,实施这种“医养结合”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机构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

五、天津市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可行性综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从行政指令向市场运作的根本性转变,加之我国家庭规模的持续缩小等因素限制,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福利主导性老年人口健康照料也不得不接受市场的洗礼,在天津市实施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既有优势也有一些缺陷。优势主要表现在: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合作,能增强养老机构的医疗功能,并且公立医院硬件设施更加齐全、规范、先进专业化程度高,人员职业素养高,能够给老人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养老机构与其合作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建立绿色通道、专家定期坐诊,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在生病时对就医的需求。这为此种模式的实施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劣势表现在:在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低端养老机构只能和一级公立医院合作,难以提高这些机构的竞争力,会使有需求的老人们向高端养老机构入住得更多。最后,这种模式实施的威胁表现为: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会加剧不同级别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分化,公办养老机构和高端民办养老机构的合作会吸引更多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入住,中低端民办养老机构会因此陷入资源匮乏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总体而言天津市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医养人口老龄化
医养当兴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