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性研究

2022-01-01中共旌德县委党校吕健

区域治理 2021年50期
关键词:创新性文明绿色

中共旌德县委党校 吕健

建设生态文明、研究生态文明思想是当前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退化修复、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深刻地阐释了新时代条件下,建设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模式,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同步提升,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创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

一、研究综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我国传统生态文化、西方生态哲学以及我国生态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话语色彩的理论体系。现有文献从三个不同角度研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一是系统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基因。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可以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成为实践的先导。总书记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是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重要的实践基因。二是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习近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中所包含的一系列重要观点的研究中。在民生层次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生态环境公共产品属性的论述也是重要的创新。三是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体系。形成了一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实践体系在内的研究成果。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创新基因、创新内容、创新体系三大块展开的,深化了思想认识,形成了专门领域,为拼续进行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内核分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发展观点和辩证方法审视并分析当代中国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植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时又包含更为宽广的全球视野,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治理和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化解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实际工作原则[1],以及后来职能部门和理论界根据这六项原则总结的八个理论观点[2]。根据“六项原则”“八个观点”的主要内容,我们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观点进一步概括为“四大关系”[3]。一是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荣作为发展的基本方针。总书记把这一方针升华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这是对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两大对立、极端观点的超越。二是正确对待环境与民生的关系,创新性地把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惠及全民的民生福祉。不仅吃好、住好、就业好、教育好、医疗保障好等社会性因素是民生,新鲜空气、干净水、洁净土壤等生态环境性因素也是民生。三是正确看待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首次以系统思维把生态环境整体概括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命共同体。四是正确对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通俗化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表述将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起来。

这“四大关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生态文明的典范,分别对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问题”。人与自然关系指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问题;环境与民生关系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关系表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治理问题;发展与保护关系表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问题。这四个问题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环境与民生关系表示社会效益;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示生态效益;发展与保护表示经济效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旨在通过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目标。因此,这“四大关系”的理论内核以高度抽象凝练的形式勾画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架构,而支撑起这一架构的则是随实践发展不断提出的创新性理论。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思想的正确性和创新性取决于思想的立场和视角。习近平生态文思想正是因为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从人民的、国家的乃至全球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集团的利益出发,才能深刻反思过去畸形发展的恶果,逐步形成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一)生态文明理念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本身代表了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基本的态度和认知水平,是决定文明进步方向的基础性概念。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的不应是逐步破坏人类生存基础的文明,而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生态文明。文明的进步不仅体现在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更高质量生活需求,也要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产品以满足人民更加多元化的幸福生活需求[4]。因此,我们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范畴的扬弃和提升,成为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概念工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性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程度成为评价文明程度演化的新的衡量标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本质上都是作用于自然对象,不同的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是以人为中心,以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财富来衡量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程度;而生态文明是以包含人在内的大生态圈平衡为中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荣作为新的衡量标准。在过去任何一种文明之中,因为是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逐渐走向对抗的,由于自然有一定的承载力,所以,开始这种矛盾还未激化,随着人的力量逐步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会逐渐失衡,人的力量越强,对自然的索取越多,自然的报复也就越厉害。这种文明越发达,带来的危机越大。生态文明逆转了这种趋势,调和了这种矛盾,在吸收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之上,注重对自然的修复和保护,是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2)人类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相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是近期提出的更全面的概念,而且更多是针对过去发展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所做出的矫正。因此,部分极端观点就认为,生态文明是要突出生态、否定发展。这种看法没有理解生态文明应是建立在生产高度发达、物质和精神高度富足基础上的含义,本质上通过否定发展否定了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双向的,它内在地要求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更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只是财富的创造方式不应再是不计代价的资源消耗。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既反对过度索取的“唯物质主义”,也反对绝对保护的“唯生态主义”,是一种更高效率的、保障自然生态资源能得到健康利用的永续发展。

(3)环境民生的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拓展了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的内涵,指出,环境关乎民生,青山是美丽资源,蓝天也是幸福的重要元素。这种拓展了的民生观是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回应,客观地说,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民族之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总书记指出,要以生态惠民、利民、为民为价值导向,以生态补偿、环境修复、监督问责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鲜明的人民底色,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二)发展理论创新

生态脆弱、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进步之基,也是问题之源,由此产生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基本矛盾。但解决矛盾的办法不是永远停止发展,而是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前面已经指出,当前,全社会已凝聚起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共识,关键是采取怎样的举措,实现这一永续发展。2015年,总书记破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提出了除根治本之策,即是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其核心部分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论要义就是通过解放思想、实践探索,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保值增值,充分释放出绿色生产力,它形成了一个完整自洽的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制度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个部分,只有三者同时具备才是强绿色发展,否则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弱绿色发展。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绿色发展理论的系统的创新性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支撑力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快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等,都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撑。

(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绿色发展的路径抓手。总书记指出,如果能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工业、农业、旅游业,并不断探索新的融合业态,构建起生态经济的绿色体系,就可以说实现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任务[5]。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以开发一个个生态产品为抓手,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施路径。

(3)生态文明制度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举措。如果说绿水青山指绿色生产力,生态文明制度则是指绿色生产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能极大促进绿色发展。

(三)系统治理理论创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善于运用系统观点把握普遍联系,从整体上综合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更高的视角。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布局之中,相互之间不是分割孤立的,尤其各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中的。二是把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思维作为全社会的共识,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从休戚与共的角度,表明任何个人和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以邻为壑,必须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关联性、科学性,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态各环节进行系统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动。这一观点的特别意义在于,在前生态文明时代,不可能真正做到全民共同参与。所以需要通过培育生态文化,弘扬生态伦理,进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准则,让机关、企业、公民个人等全体社会成员都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增强绿色低碳意识、节约环保意识,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四、结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与时俱进,深化了对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认识,对于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实践在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活的思想,创新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必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更加成熟和完善。

猜你喜欢

创新性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