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2022-01-01张艳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竞赛实训技能

张艳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以培养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分析测试、组装、维修维护能力兼备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职业技能大赛则能够直接反映电子行业人才要求,进一步提高专业毕业生与用人企业岗位二者间契合度,并间接推动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即围绕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展开分析论述。

1 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教学现状

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多数学生高考成绩很低,文化基础不牢且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学习热情。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必要的进取意识。

当前,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教材以理论为主,教学与实训严重脱节,不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现用教材多以理论为主,内含参数、曲线等大量高深理论;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也不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坚持沿用“理论灌输法”,导致理论讲解与实训练习严重脱节。这些均与高职学生基本特点不相符合,学生听不懂、听不进等情况多发,极不利于专业教学效果的改善与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提升。再如,传统实训内容陈旧、实训方法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具体包括电工基础实训、电子线路实训以及综合系统实训等三层次内容。就当前教学实际来看,实训内容紧贴教材,以验证性实训为主,对由分立器件构成的电路研究过多,而分立元件电路通常计算复杂且调试困难,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授课仍然采用老一套教学模式,仅是于课上阐述实训目的、原理、具体步骤方法以及所需注意事项等,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发展。

2 以赛促教在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中的应用

2.1 开展以赛促教,推动教学与生产融合

高职院校办学本循“以就业为导向”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开展以赛促教,以竞赛作为学生能力培养载体,具有以下两方面突出优势:(1)统一学生能力评价标准,客观且全面评价学生理论与技能水平,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开展校企合作,进而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转型发展;(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应用全新技术工艺开展实践教学,创立开放性实验室,深化第二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技能及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2025》以实现制造强国作为战略目标,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能够满足《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五大工程人才需求,因而更需注重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拓宽教师知识获取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更为健全的课程体系,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双方开展合作需要遵循互利双赢、共建共管以及互补互促等原则,依据专业性质采用适宜合作方式,如企业学院式、基地集群式、学院主导式、教学工厂式以及共建共享式等。据此,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可进一步结合所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特点与企业建立共建共享式合作。该模式下,校方安排教师参与企业课题,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可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企业则可以为专业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条件,企业内先进技术及方法可助推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工作,有效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校企合作还可促成二者间优势互补,为地方经济电子产业提供更好的“校企服务”,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2 开展以赛促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势必有利于提升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竞赛代替考试这一传统考核方式,安排教师将课程内重难点融入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应用电子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专业性强且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效果,采用竞赛模式,选择特色课程开展课程技能小赛,为后期专业技能大赛奠定坚持基础,小赛、大赛相辅相成,可有效提升专业最终教学效果。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该项赛事以改革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及内容为目的,竞赛内容紧密紧跟行业发展形势,紧密结合物联网、六旋翼飞行器设计等业内新型技术与方法,电子产品设计、生产与调试等一系列环节均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提交,综合测评学生理论掌握程度及动手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效果,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及实验室建设工作发展。此外,竞赛还从侧面检测了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督促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参展专业大赛考核标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教学工作并进行课程考核。无论是专业大赛还是课程小赛,均可为应用电子专业学生提供个人能力展示平台,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知识漏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其不断增进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及团队协作意识。

2.3 开展以赛促教,创新教师教学方式

前文提到,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以培养学生技能作为教学目标,换言之,学生技能是检验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技能大赛作为一个新型平台,不仅能够直接反映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动手实践能力高低,且还可以在反映高职专业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间接推动高职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推动高职教学改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区级乃至国家级比赛还可为高校间联系交流提供平台,比赛开展期间,教师可以了解优秀院校教学改革动向,并就具体教学问题与优秀教师展开交流、讨论,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应用电子专业通过构建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技能竞赛两相融合,结合不同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竞赛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比,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实践能力。此外,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转而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开展具体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使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流程更为贴近。与此同时,企业专家还可针对竞赛内容与流程等提出意见建议,促使竞赛规则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进而使得参赛学生可以更多、更好地与企业展开互动、面向企业展示个人能力水平,提高企业满意度,为学生打开就业渠道。

2.4 开展以赛促教,推动高职适应新常态转型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转型涉及三个方面,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实习实训条件。下文将就此三者分别展开论述。

(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对应用电子专业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由传统的理论型专家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转变,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为此,教师必须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生产与创新实践。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打造“双师型”应用电子专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内培外引”方式,一方面,积极引入电子行业高级人才,聘请其专任或兼任专业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在整体教师中占比;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选派校内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内部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专业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专业教学工作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方便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企业可在制定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学流程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并提供企业内新型技术与方法支持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开展;与此同时,采用以赛促教教学模式,还可进一步推进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具体而言,专业教师需以完善实践环节,实训代替实验,结合企业生产实践流程与学生实际情况修订教学大纲,更新实训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3)保障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校方提供的实训条件为基础。如今,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实训条件方面狠下功夫,保障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工作要求。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①升级传统教室功能。以赛促教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室功能更为多元,不仅可以作为普通教室,且还可以充当实验室与实训室等。②设立开放式实训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所需实训室必须具备综合性与全天开放性特点,以为学生提供完成课程设计、学习交流以及技能竞赛培训的空间,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 结语

截至目前,多所高职院校均以开展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并且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开展共建共享式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院校与地方企业间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采用专业技能大赛与课程技能小赛相结合的竞赛模式,并建设电器电子实训中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调整专业师资结构,采用“外引内培”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师资队伍中占比以及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等等。总而言之,通过开展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不仅高职院校服务水平、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以及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且企业生产能力同样大幅提升。未来,应用电子专业定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提供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竞赛实训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