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架构下的教学设计路径探寻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

2022-01-01文|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珍珠鸟白鹭桂花

文|张 旭

在统编本教材背景下,教师要能够从文本编排特点出发,树立整体意识,从整体出发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使单元内容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整体,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效率。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科学合理解读文本

科学合理解读文本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从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要明白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己可以掌握的,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师指导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经历思考探索的过程,以让学生真正习得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其内容学生大都能够读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白鹭》一文中,作者主要以对比、直接描绘等方式表现了白鹭的美,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需要教师着力引领学生解决的。《落花生》一文中,对文中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这些内容学生们通过阅读,很容易自己学习提取到,作为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教师需要着重教的是借助课后练习让学生明白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一文中,学生们通过阅读明白了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需要教师指导的是课文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情感。《珍珠鸟》一文中,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从珍珠鸟与“我”一点点亲近起来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从学生学的视角解读文本,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单元目标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奠定学的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语文与生活相结合

语文学习任务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容易被激发,进而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能够与生活结合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用学到的知识积累经验,收获成长。

例如,教学《白鹭》,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在学生述说自己喜欢动物的基础上,再让他们阅读《白鹭》,说说他们自己最喜欢课文的哪些地方,理由是什么。教学《落花生》,可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自己对文中父亲说的话的理解。教学《桂花雨》,可让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外出旅游的时候,在他乡的时候,想起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会是怎样的情感。教学《珍珠鸟》,可让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自己养小动物的经验,自己与小动物之间是怎样相处的等。教师创设出这样的生活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言语冲动,促进学生与文本所描写内容的共鸣,让学生在共情体验中走进阅读的深处。

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无论是记事的《落花生》《桂花雨》还是写物的《白鹭》《珍珠鸟》,其实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进行整体学习,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升教学效率。

三、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要能够从学生学的视角与单元文本的教学重点难点出发,为学生搭建可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支架。有了这些支架的助力,学生的阅读会变得更加轻松。

以《桂花雨》一文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摇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体会到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策略性学习支架:

1.默读课文第2~6 自然段,画出描写桂花给“我”带来快乐的词句,仔细品读,感悟体会。

2.重点品读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说说从这些句子中的“浸”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它不仅写出了桂花香,而且它这种香已经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香甜了人们的生活,香甜到了人们的心里。)

3.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4.画出文中关于“我”摇桂花的句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往往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若能够及时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支架,那么,将会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对学生进行阅读支架指导,阅读有了路径,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内容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教学支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阅读支持。

四、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要想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语言体验。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和挖掘出文本的言语秘妙之处,引领学生探索其规律,体悟其秘妙,以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提升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

例如,在《白鹭》一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第8 自然段,然后启发学生想象思考:黄昏,空中的白鹭为什么飞得那么低?这时候的白鹭会飞向哪里呢?在学生们想象思考发表自己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是放学回家的孩童遇到这些白鹭,孩子们会对白鹭说些什么呢?再如《珍珠鸟》第7 自然段主要写了小珍珠鸟是怎样与“我”逐渐亲近起来的。在这个段落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连接的词语,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照着课文的形式,用上表示连接的词语写一段话。这样教学,可以深化学生的言语体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形式有许多,教师可以把教学的视角放在一些关键词语上,使学生从中感受词语运用的妥帖与精准,也可以聚焦在一些特殊句式上,以让学生在特殊句子的品味运用中感受到其功效,也可以聚焦在文章的经典句段生动细致的描写上,还可以聚焦在文章的选材、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布局谋篇等方面。教师引领学生聚焦单元课文内容,以“言语体验,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价值导向,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大都以单篇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琐碎,缺乏联系与整合意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与发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整体意识,并能够就学生所学内容的特点帮助学生打通文本、单元、学段之间的联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以“预习单、学习单、作业单”来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训练,把学生的所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以《落花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设计:

预习单:(1)走近作家,了解作者许地山。(2)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学习单:(1)通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与结果。(2)重点品读父亲的话,说说自己对父亲的话的理解。(3)分角色朗读课文。

作业单:(1)说说从父亲的话中,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2)课堂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哪些默默无闻的人?从“竹子、梅花、路灯,蜜蜂”这些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师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以使学生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中切实提升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从学生的视角对文本进行精准解读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整体规划、整体着眼、整体设计,这样才能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从而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珍珠鸟白鹭桂花
桂花
珍珠鸟
珍珠鸟
做桂花糕
白鹭于飞
白鹭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桂花蒸
打桂花
说谎的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