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策略

2022-01-01马菊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家校班级家长

马菊香

(塔城市第三小学 新疆·塔城 834700)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联合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力量,由其二者共同承担孩子教育重任。本人在负责塔城市第三小学马菊香班主任工作室时期间,着重对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梳理了目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查找解决途径,努力推动家校合作健康开展。

1 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班级管理重要意义

1.1 家校合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家长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与之相应地,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关注程度与教育结果期望也越来越高。传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通常将家长排除在外,难见家长参与身影,导致家长无法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管理状况,部分家长教育焦虑因而不断增加。此外,部分家长还会因此形成错误认识,认为学校教育无关于己,从而缺位于孩子的教育过程。由此来看,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家校合作,实乃时代发展之需。

1.2 家校合作可助力小学生成长

当下,各行业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发展愈发成熟。身处不同行业的家长中不乏各类专业化人才,如工程师、医学专业人才以及企业管理人才等,学生可通过家庭活动或日常相处从父母处习得很多知识、增长很多见识。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用,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学校应当认识到家长群体在学生教育方面或可发挥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将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专业能力的家长引入班级管理队伍,增强班级管理力量,更好地扩大小学生视野、促进小学生成长。

2 小学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传统教育观念严重影响合作成效

(1)传统教育观念较深。“读书成才”观念由来已久,现今更是已然成为家长普遍抱持的教育观念。家长将子女送进学校,就等于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送进了学校,学校承载着家长全部寄托,其中更是包括孩子成长这一寄托。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进了学校,那与孩子有关的所有事项,则全部应由学校负责,这样自己的孩子便可以通过学习谋求未来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

(2)错误认识依然存在。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及学校的教育观已然固化,始终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学校教育便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家校合作中,这种“成绩”高于一切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家校合作良好作用的发挥,家长与校方对学生其他成长需要关注度不高,认识不到位,一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家校合作长效机制还未建立

(1)制度不完善。高效的家校合作需以健全组织为引领、完善制度做支撑,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多数学校尚未建成完整组织体系,虽然部分学校存在与家校合作有关的组织与制度,但那些组织也是形同虚设,制度同样缺乏实际操作可能。

(2)参与度不高。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应该与其他教学管理共同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对于家长而言,参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权利有其名而无其实,参与权微弱,依旧只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成绩。许多家长缺乏合作精神,总以工作繁忙等为由,鲜少甚至拒绝参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2.3 家校合作缺乏广泛性

(1)家校沟通交流针对性不强。由于家校合作以学生学习成绩与表现为基础,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聚集在学生学习成绩与在校表现等方面,而对学生道德品质与素质能力的提升则关注度不足。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但其他方面的素能却难以获得提升。

(2)合作内容不全面。我国新课改明确要求,素质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现有家校合作模式下,学校与家长两方面合作内容过于片面,只涉及到了智力教育方面,把关注点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在校表现上,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能力发展关注度不足。这种片面化的家校合作方式不但难以推动家校合作纵深发展,且还容易导致整个教育模式出现欠缺,实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能力的全面发展。

2.4 家校合作实践不充分

(1)家校合作次数少。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短暂。通常一个学期,大部分家长只在学期末与教师沟通一次,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使是与教师沟通次数较多的家长,交流次数一般也不超过3次。此外,教师通常忙于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事务,因而除非学生出现异常情况,否则很少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2)家长参与主动性不强。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家校交流会,大部分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便参加也只是“走流程”,而鲜少发表建设性想法与意见;部分家长甚至拒绝参加。久而久之,学校便也放弃了与家长进行合作。总体来看,家校合作实践明显不足,时间短,收效差。

3 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

3.1 提高教师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的合作态度与交流能力对家校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占据合作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与沟通交流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能够与不同环境背景影响下的学生家长展开针对性沟通交流,以达到全面掌握学生课外学习情况的目的;(2)对学生家长保持尊重,避免出现歧视心理,能够与其进行坦诚交流;(3)客观阐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表现,引导学生家长提高其对学生全面发展问题重视程度,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多方面了解学生课外生活心理情况。

3.2 增强家长家校合作意识

学校应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全面提高家长家校合作意识、发挥家长群体优势潜能。具体而言,其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应用网络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有效拓宽班级管理维度。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通常采用“班主任+班干部团队”运作模式,管理效率相对低下。为此,教师可应用网络技术,如通过写QQ空间日志的方式,将每日班级故事及学生感想及时呈现给各位家长,家长阅读以后发表个人看法与感想,给孩子以适度鼓励,再由教师将此内容转达给学生们,激励其更好地成长。(2)吸纳家长进入班级管理队伍,助力班级德育管理工作顺畅运行,有效提高班干部成员管理能力。通常而言,家长具备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管理经验与才能,因此班主任可以组织专业水平较高的家长为班干部团队开展培训活动,为其传授班级管理技巧与同学关系协调方法,切实提高班干部团队管理水平。(3)开展“家长进课堂”德育活动,引导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可于班级范围内举办青春仪式,由班主任负责担任活动策划,布置场地并采购物品,任课教师与部分同学负责主持和表演节目,再安排个别家长进行发言。通过此类新颖教育形式,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与学生综合素质,且还可以提高家长在学生心目中地位,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此外,学校还可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开展家校合作交流会等活动。

对于学校提供的家校合作平台,家长要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1)实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情况,并提升自己自身修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2)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家长交流会积极参加,通过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配合学校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并与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学习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合理解决对策。

3.3 完善家校合作组织、制度

家校合作体系的建立要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家校合作管理体系,保证家校合作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家校双方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与家长、教师与教师以及家长与教师之间展开沟通交流提供机会,推动双方合作交流深入发展。作为家长组织团体,家长委员会不能形同虚设,要确立一定规范;要深度参与小学班级事务管理,实现多方教育透明化,便于双方互通信息,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针对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校双方应该相互信任,各抒己见,平等交流,共同商讨教学与班级管理问题,合作确立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

家校合作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合作内容,采用多种交流方式。例如,定期举办各类家长交流会和师生座谈会,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使用新的传播媒介进行实时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健康和行为能力进行全方位沟通与了解,使家校双方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各方面表现;对于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应当各抒己见,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5 开展内容丰富的家校合作实践

增加家校合作机会,充分发挥家庭在现代教育模式中的优势,重视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保持家校间高效交流与沟通,创新优化现代教育模式,提高家校合作的实践性。

(1)制作家校合作小报。学校应当结合家庭教育基础知识与学校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制作《家校合作小报》,印发给家长,使家长得以及时掌握一定家庭教育常识,并进一步了解学校工作动态。

(2)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举办2-3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每个开放日活动为期3天。期间,家长可以随机走进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近距离感受教师日常教学,结合实际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意见建议。

(3)开展常态化家访。教师可通过家访缩短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距离,使家长清晰了解学生课堂表现;此外,通过家访,教师还可以及时把学校教育理念输送给家长,做到因材施教。

(4)开展电话回访活动。每学期安排专人对学生家长进行电话访问,测评其对班级的满意度,征求家长对学生办学的意见或建议。

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具优势也各存短板,单靠一方力量实难完成当代教育目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唯有开展家校合作,方才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完善。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并改进教育模式,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定可顺利解决家校合作实践现存问题,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校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