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远:国控“站长制” 带动新机制

2021-12-31江镕 刘艳文

环境 2021年12期
关键词:凤城街道办清远市

江镕 刘艳文

2021年5月7日,清远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昭举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清远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圆满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但全市仍然存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程度不高、水环境整治不彻底等问题和短板。

因此要坚持“一把手”抓到底、“一张网”查到底、“一清单”管到底、“一条线”督到底,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5月10日,时任清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成蹊组织召开污染天气预警机制暨“站长制”工作情况调度会,标志着清远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点“站长制”正式落地。

9月29日,清远市组织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点“站长制”工作调度会议。这已是今年以来清远举办的第三次以“站长制”命名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站长制”在清远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领导当“站长”,建立新体系

清远国控站点“站长制”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2月份。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但当年清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局不利,完成全年考核任务面临巨大压力。

当年2月,清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多次调研,市委书记和代市长分别挂点督导清城区凤城街道大气国控站点和高新区清远市技师学院大气国控站点,从高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当时,这两个站点是清远全市仅有的两个大气国控站点,也意味着这两个站点的数据决定了国家和省对清远的考核数据,代表了全市空气质量。

实施“站长制”这一剂在危急时刻下的“猛药”,也让清远在“十三五”收官之际的空气质量稳定发挥,未拖全省后腿。于是今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清远也将其作为一项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实现强化。

2021年2月,清远新增的两个国控站点,一个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办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另一个位于清新区太和路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至此清远的大气国控监测站点增加为4个。

2021年5月,清远正式推行国控站点“站长制”,中心城区四个国控站点均由辖区内党委、政府的一把手来担当“站长”。其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岐贤担任“技师学院”国控站点站长,清城区区委书记邱泽军担任“凤城街办”国控站点站长,清城区区长廖家杰担任“清城东城”国控站点站长,清新区区长黄国杰担任“清新太和”国控站点站长。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站长制”,是在总结以往大气污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将好的措施和做法以机制、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制度,以破解城市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和综合管控难题,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虽然国控站点“站长制”制度并非清远首创,但如清远一般明确由辖区区(县)级党委、政府领导担任站长,在全省乃至全国仍不多见。

经过几年努力,一个由党政主要领导入场参与,并直接挑起环保监管大任,以环委会为主导、多职能部门参与、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协助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正在清远逐渐成形。

不利天气里,工作更做细

10月19日,在今年影响清远的首个寒潮来临前,清远启动中心城区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按照以往经验,冷空气来临前由于大气悬浮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扩散不利,极易出现污染天气,但今年,这一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收到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后,清新区环委会立即督促区内的城管、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强化对施工工地、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加油站、重点企业和露天焚烧等污染排放管控。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派出第三方巡查队伍,他们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各建筑工地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田间地头,一旦发现存在扬尘污染、露天焚烧等污染排放行为,就会立即将情况反馈回局里,执法人员便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除了生态环境部门,其他相关部門也参与到对大气环境的齐抓共管中,同样派出巡查队伍的还有清城区凤城街道办。该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对位于本单位3千米范围内的建筑工地、露天焚烧重点管控地段进行重点巡查,力争将工作做实做细。

“施工作业期间,我们每天的喷淋系统都要开7个小时左右,运输车辆进出都会清洗底盘,确保不会带泥上路。”距离凤城街道办国控站点约2千米远的一座在建住宅工地的质安员周泽文介绍说。

在该建筑工地的一座塔吊上,由住建部门安装的摄像头也会紧“盯”着工地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住建部门将及时制止并对该施工单位进行扣分处罚。

凤城街道办还建成“智慧凤城”综合治理平台,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当中,积极动员辖区内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楼栋长、志愿者等参与到网格管理中,不断加大餐饮油烟污染、露天焚烧、扬尘污染、“散乱污”企业、噪音扰民等环保问题监管力度。

多方齐努力,聚力迎冲刺

“‘智慧凤城’平台会将各网格员、信息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并上报、以及通过12345热线反馈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时间派单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处,实现线索发现、甄别、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办结‘七步闭环’管理,及时解决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最大限度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凤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凤城街道办通过社区环保网格化日常巡查上报,发现并整治了6个施工扬尘问题、8间“散乱污”企业和多起露天焚烧违规现象,调处“智慧凤城”综合治理平台及12345热线反馈环境投诉案件511宗,回复511宗,调处率达到100%。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副局长廖柏泉说:“‘站长制’工作制度建立后,借助区环委会的力量,清新区12个职能部门已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联合工作机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碰到紧急情况,各部门间的协调、调动相较于以前容易了许多,感觉大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了很多。”

清远市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统计数据,也实实在在印证了廖柏泉的感受。在前三季度排名中,清远排名全省第18位,同比改善率为4.3%,是全省唯一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的城市;六项污染物指标中,PM2.5、PM10和NO2等主要污染指标分别下降14.8%、6.7%、13.8%,三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排名全省首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对此,清远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今年清远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六项污染物指标中,臭氧已成为制约清远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指标,也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管理人员的心头之痛。自10月中旬开始,根据省的工作部署,清远已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奋战80天行动。

“接下来,我们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凝聚冲刺攻坚干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竭尽所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猜你喜欢

凤城街道办清远市
溜溜的安定
关于发展凤城市生态柞蚕业的建议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街道办财务职能转型研究
街道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街道办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转变工作思路 提高管理效率
丹东地区种植冬油菜可行性试验
凤城市20年蚕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建议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