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 服务为民、执法亲民、攻坚利民

2021-12-31郑秀亮 关芷蕙

环境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孚惠州市党史

郑秀亮 关芷蕙

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把学党史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结合审批、执法以及水、气、土和固废管理等业务,组织谋划“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活动,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打造生态环境特色样本,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服务为民

推动环评审批提速增效

2021年10月25日,埃克森美孚惠州公司(以下简称“美孚公司”)为惠州市生态环境局送来感谢信。感谢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坚决保护青山绿水的思想指导下,兼顾美孚公司的发展意愿和诉求,为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顺利开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是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项目规模大,涉及环保问题数量多、性质复杂。为此,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成立项目专班,通过召开100余次对接和研讨会,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多项涉环保问题提出可操作性意见。

美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推动项目发展中出谋划策,积极协调,加班加点提供项目所需资料,展现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将“服务为民,推动环评审批提速增效”作为办实事项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环评审批从业主“跑”变为部门内部“转”,在审批时效和服务方面跑出了“惠州速度”,相关审批时限由30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便利,进一步体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明确对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实验三类项目,分情形进行豁免环评手续、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疫情期间,对不涉及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低的报告表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实施减免技术审查程序;对确需开展技术评审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则采取视频直播、视频录像、现场照片等“零接触”方式进行现场勘查,采用专家函审、网络视频会审等“不见面”方式开展技术评审,环评报告文件及相应附件优先以电子文档形式传阅。

为加快环评审批,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对建设项目实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的“三个一批”加快环评审批工作。对符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等,较快地完成博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容及配套工程暨餐厨垃圾协同处理项目、赣深高铁与广汕铁路仲恺联络线、1号公路跨东江大桥和跨西枝江大桥等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

在优化环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不断加强环评全过程监督管理,保障环评审批质量。通过严厉打击和遏制环评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落实环评要求、无证排污等行为,进一步压实了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环评单位和环评编制人员的直接责任,倒逼环评技术服务单位有效提升环评质量及管理水平。

对符合规划环评要求及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依法简化环评内容。进一步加强园区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等集中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配套管网、收运储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供给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条件。

执法亲民

切实保障群众环境利益

11月8日,一场新颖的“专家会诊式”下沉执法,正式拉开惠州市涉VOCs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治理帮扶序幕。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在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专家的支持配合下,对印刷业、橡胶制品、涂料制造等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检查。同时,执法人员针对所检查的3家企业存在的17个问题,现场逐一给出具体的整改方案,指导企业改正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督促企业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切实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通过此次“专家会诊式”执法,进一步提升了惠州市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素养,夯实了执法基础,优化了执法方式,规范了执法行为,为锻造能打胜仗的铁军队伍、磨砺真材实料的精兵强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保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动作为、敢于破题,坚持执法亲民、信访为民、宣教利民,创新优化执法方式,着力解决执法信访积案难题,依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环境利益,取得积极成效。

以推进现代化、智能化执法转变为方向,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梳理、认真核实,把符合条件的114家企业列入正面清单,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通过采用视频监控、在线监控数据监管、用电用能监控等信息化系统和科技手段,对清单内企业进行非现场检查过程、减免行政处罚情况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实现了温情执法、精准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化解信访案件 确保人民满意”的信访案件化解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和上门回访等形式,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一批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行动共梳理182宗生态环境领域重点信访案件,已化解175宗,化解率达96.2%,其余7宗案件正在积极推进化解中。

在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的同时,执法人员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惠州市生态环境局致全市排污单位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对推动排污许可证的意义作用、申请与审批程序、排污管理要求、监督检查规范、企业法律责任等进行宣传和普及,并对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现场帮扶解答。同时,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组建微信群,向企业宣传《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宣传资料,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排查发现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活动开展以来,共现场帮扶企业392家次,向480多家企业发放宣传资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排污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守法经营意识。

攻坚利民

科学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当前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今年以来全市扬尘污染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特别是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惠州市环科所”)党支部选取问题比较突出的“惠博沿江路”等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打造扬尘监管和防控示范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模式,科学有效控制扬尘污染,进一步提升全市扬尘污染防治水平。

针对近两年来惠州道路和工地扬尘管控难度加大、监管技术手段落后、全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浓度略有上升的情况,惠州市环科所党支部组织全所党员,特别是专业技术岗位党员下沉一线,深入调研,加强技术攻关研究,消化、引进和集成当前国内先进的扬尘防控技术,从源头减尘、过程防尘、全程管控等方面向全市20家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向5个监管部门提供监控技术方案,将好事落到实处,将实事办出成效。

以“有难题,我先上”为行动口号,惠州市环科所党支部党员在污染防治攻坚、志愿服务等方面创先争优作表率。在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时期,专业技术岗位党员深入问题最多、情况最复杂的一线倾听企业和群众诉求,加强督导帮扶,把政策和技术直接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针对扬尘全方位、全天候管控的难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研究,采用具备人工智能识别功能的摄像装置抓拍扬尘污染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智能平台及时推送相关信息到监管部门,快速实施管控措施。

针对今年惠州市晴多雨少、天气干燥更易起尘的污染现状,惠州市环科所党支部突破常规,以最快的速度协助解决重点路段扬尘管控的难题。在短短3天内深入大街小巷,配合有关部门对惠博大道和金龙大道扬尘污染源完成全面排查,建立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制定惠博大道扬尘动态监控示范项目方案,积极与实施单位协调对接,突破经费拨付时间较长的限制,由实施单位先行垫付资金按期建成监管系统以及正式运行,对重点路段和区域的扬尘污染监管取得了积极成效。

猜你喜欢

美孚惠州市党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班级里的趣事
从赛道到公路,传奇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