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精确靶向 “教与学”实施策略分析

2021-12-31陈俊荣

考试周刊 2021年89期
关键词:数据互联网+教育高效课堂

摘 要:“停课不停学”对于现代教育来讲,既是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契机,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过去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课堂,都融合了课件、微课、MOOC等信息元素的教学资源。但是,利用信息应用平台承载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有效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并未普及。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互联网资源”“应用平台”“信息技术”的多方融合,再通过学生的“大数据”,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精准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据;线上与线下;高效课堂

一、疫情下“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趋势

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使得教师纷纷踏上教学主播之路。这种种的变数,使各校的教学环境、氛围、方式和工具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停课不停学”对各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网络平台而言,既是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契机,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线上与线下融合将成为现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常态,更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二、深入学前分析,促进高效教学

在开展一节高效的“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课堂之前,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一次深入的学前分析。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进行调研分析。课前可以设计线上前置学习的小测试,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认知经验,以数据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根据数据的分析调查,规划教学知识侧重点,合理安排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的信息化教学。

三、线上与线下大一统,组建线上资源平台

(一)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其实可以理解为线上信息网络资源学习与线下传统课堂的大一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翻转课堂”高效结合,打破常规线上线下教学的界限,使有形教学与无形教学达成统一混合,而非独立存在。

(二)线上资源平台组建

现如今,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日益完善,且相关教育教学的资源也极其丰富,但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分布零星,没有一个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资源网络体系供学校直接使用。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各科的教学特点,建立多样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时随时调取资源库的素材、题材、课件及教学案例等,形成一节课时资源包,并以网络应用平台为载体,推送给学生作为前置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一个前置学习空间里自主探究,并在网络知识的体系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线下翻转课堂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为例,教师应在课前收集相关的电子材料,布置以网络应用为载体,以年、月、日的由来为学前预习视频,并制作以导学单、作业游戏等内容,然后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学生,从而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这样一个系统的网络学习过程,使得数字电子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也可以使网络资源平台的有效利用最大化。

四、融合信息的大数据,设计精确靶向教学

在线上的前置学习中,学生通过微课、MOOC等视频自主学习后,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等方式,逐一完成前置学习的各项学习任务。而精准教学模式将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大数据教学系统推进精准教学,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靶向”教学课堂,让教学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及其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前线上的系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练习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教师能迅速整理出学生的共性错题与知识薄弱区。在线下翻转课堂上,教师可针对性地把教学重心放在共性错题的分析讲解和对知识薄弱区的夯实上。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項目学习方法组织课堂的教学,预留充足的时间交予学生进行交流和共享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活动环节。

(一)线上前置问题引领导学

在线上平台的前置学习中,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导学单—课前检测”模式的学习,再利用线上应用平台给学生预习的结果用数据信息反馈回教师。

下面将以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线上前置学习的教学片段为例,展开分析。

【教学案例片段】

在学生前置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应布置动手实践活动:每位学生动手摸一摸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你发现它们身上分别有什么呢?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

课前自测

1. 长方体有_____个面,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2. 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相对的两个面是_____。3. 用尺量一量,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_____。4. 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_____、_____、_____。

课前小测试以网络平台方式推送给学生,以网络信息技术的统计数据,作为线下教学侧重教学的依据。在学前调查当中,检测出学生存在共性最多的错例及最为薄弱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线下高效课堂的设计调整的合理性,为下一次教学设计奠定教学的基础经验。

(二)线下教学设计片段

在线上前置学习的数据反馈下,准确分析出学生对“棱、面、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哪一方面学生的错题共性大,薄弱知识点多,从而设计精准的靶向教学。

根据课前反馈的结果,提前准备三个动手操作的活动环节,并为线下有侧重、有规划地开展活动和实施精准教学策略做好铺垫。三个活动环节分别对应着三个知识点:搭框架——棱,补框架——面,拆框架——长、宽、高。

1. 线下动手操作的活动设计

活动二:补框架

将活动一做成的框架用纸片进行填补,如果要填补这6个面,分别需要哪几种形状的纸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并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长、宽是多少?单位:厘米)让学生明确,需要几乘几的纸片各几张,记录数据,小组交流并汇报。

本活动环节是基于最开始的活动(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完成表格)上进行的,提前让学生渗透长方体和正方体面之间的相对关系,有利于活动二的探究效率的提高,有效地让学生巩固并从活动中寻找和积累长方体与正方体面的相对关系的活动经验,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当中。

活动三:拆框架

基于活动二的框架中,慢慢拆走小棒,拆到什么情况下,还能根据剩下的小棒进行复原这个长方体呢?

四人小组交流,让小组代表配合教师拆小棒。教师在原有的长方体框架中一根一根地拆,直到学生不能根据剩下的框架想象出原来的长方体时停正拆除。让学生明确,长方体里有三条相邻的棱最重要,能确定这三条棱的长度就能复原这个长方体的几何图形,使学生从活动中理解这次的活动目的,并指出这三条重要的三条棱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而且要让学生明确,一个长方体还有像这样的长宽高各三条,一共有四组这样的长宽高12条棱。4条长相等,4条宽相等,4条高相等。正方体由于12条棱长都要相等,只需要知道一条棱长就能复原这个正方体的几何图形。

2.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学生通过线上网络平台便能在家中根据教师的线上布置学习任务,以问题引领等教学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前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前置学习完成后,教师根据学前检测的信息数据反馈,展开精准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调整与规划线下学习过程,并设计出高效的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动手操作环节、小组讨论、疑难解惑、知识应用、总结问题和教师点评等。

五、建设“教”与“学”资源共享,搭建校内资源高速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因此,资源共享已是“互联网+”时代下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建设以教师群体“教”的资源共享。

教师群体的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内容”与“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上,对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来说,最初始的工作是教学内容的整理。然而校内科组队伍建设中,教师个体存在的差异,往往导致校内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教育质量的差异。通过互联网打造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让校内教师之间,随时调用优质的资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群体的资源共享还体现在教师基本素养的塑造方面。“学无止境”是对教师最好的职业概括,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保持自身不断进步,尤其是专业素养的累积。

(二)建设以学生群体“学”的资源共享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兴起和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许多创新与发展,互联网教学资源更是数不胜数。仅凭学校建立以教师群体“教”的教学资源库开展优质教学,依旧无法避免学生出现共性错例。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正如恩格斯提到过的一句话:让学生从差错中学习。通俗来讲,就是有差错,才有思考,有分析,这才形成真正的学习,才能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学生在分材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时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每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收集生成的共性错例,建立学校资源共享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数學的课堂上,学生出现知识点的错误是常见的,但是有效利用学生的易错题,教师可以从中合理地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例如,在六年级的混合运算当中38.6-8.6×2.4和712×57÷712×57这两道运算题型,则是学生的易错题型;易错的结果则是学生会利用简便方法,把算式转化成(38.6-8.6)×2.4=72,712×57÷712×57=1。这种现象则受到了简便运算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从上述例子可见,所有的错例皆可以通过教师精心有效地转化成教学资源,在翻转课堂上投放展示,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错例的分析与思考后,再结合优化设计过的动手操作环节,使学生在理论与实操上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反思错误,感悟正确的结果,并使学生在此知识的易错点上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一节高效的课堂,必须要有充分优质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备课选择,比如,微课、优课、案例、试题、课件和生成错例等,而生成错例资源在互联网上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做好前期“生成”错例的收集,建立以学生群体为主的“生成”校内资源共享,能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探究式的高效课堂教学。

六、结语

融合信息元素的“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坚固的基础。在前置学习“大数据”的反馈下,有利于教师设计最具针对性的“精准”教学课堂,使线上与线下教学无缝衔接,从而更高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数据结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4):248-249.

[2]崔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山西青年,2020(7):70.

作者简介:

陈俊荣,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小学。

猜你喜欢

数据互联网+教育高效课堂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