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斗过更觉有幸生于斯

2021-12-31

前进 2021年2期
关键词:汕头病友方舱

2020 年元宵节深夜,睡梦中的李智接到医院紧急出征电话。身为农工党汕头市委会党员、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汕大医附二院)主任医师,他没有犹豫,匆忙收拾行囊、告别妻儿,以汕头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身份驰援武汉。

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他带头冲在前面,搭建起“线上方舱”——病友微信群,及时答疑解惑,安抚疫情初期患者紧张情绪。这个做法很快被推广至广东医疗队。在武汉奋战近一个月,李智和队友们不辱使命,不仅患者零死亡,医护队员也实现了“零感染”。

“线上方舱”做法被广东医疗队推广

凌晨3 点接到电话、6 点回医院汇合、8 点去卫生局开会、9 点钟出发去广州赶飞机……回忆起2020 年2 月9 日出征日的情形,李智表示情况虽然紧急但忙而不乱。原来这一天他早有准备,疫情暴发时,职业敏感就让其紧密关注武汉前方,“看着每日滚动增长的确诊数字,作为医务工作者,心急如焚。国难当头,匹夫有责。2 月1 日,我主动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

抵达武汉时,往日热闹非凡的机场,彼时只能听见援鄂医疗队员急促的脚步声。坐上前往酒店的大巴,窗外街道、车道空无一人,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回想起临行前,医院领导再三叮嘱,一定要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来,作为队长的李智顿感重负在肩。

前线战况,让李智和队员们没有时间多想。“刚进去方舱医院,很多病人一下子围过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有一部分人的家属已经死亡,大部分的病人都紧张、焦虑。”为此,李智和队员们连夜制作了一批卡片分发到每一位患者手中,卡片上写有医生的姓名和电话,方便病人咨询联系,并建了病友微信群,搭建起线上“爱心方舱”。

病友微信群及时答疑解惑,缓解了患者初期的紧张情绪,其他兄弟队管辖的患者闻后也纷纷要求入群。“我们这个群最多有将近200 个病友,我们汕头队安排两个医生每天轮流在群里沟通病情,很快这个做法就推广到了整个医疗队。”李智介绍。

难忘武汉公交司机鞠躬一幕

从2 月11 日入舱到3 月8 日闭舱的26 天里,汕头医疗队员们克服困难和压力,团结协作,53位患者治愈出院或顺利转院。不仅实现了患者零死亡,汕头医疗队15 名医护队员也实现了“零感染”。事后,李智被授予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抗击疫情工作“先进标兵”荣誉称号,其所在团队获国家三部委共同颁发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返回广东后,李智被任命为汕大医附二院医务科副科长,随后还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他先后受邀到汕头市委党校向全市科级、中青年干部,向医院职工及农工党汕头市委党员分享抗疫经历。他表示,一个多月的援鄂经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他而言意义重大,收获良多。李智说,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职责,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也是他工作的价值所在。他亦时常跟女儿讲起武汉的故事,他想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后辈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他眼里,抗疫就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座座方舱医院迅速建成,一批批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逆行而上,14 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与病毒展开顽强斗争。

——有一次,下班已是凌晨3 点,负责接送下班的公交司机看到我们上车,突然站起来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说武汉人民谢谢你们。这样的场景终生难忘。还有很多康复患者出院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捐献血浆(内有抗体)。

——我以民主党派党员身份担任汕头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回来后再次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厚爱,并有幸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这场疫情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庆幸并自豪于自己生而为中国人。”李智表示。

猜你喜欢

汕头病友方舱
2019汕头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汕头牛肉丸
汕头17岁少年“娶”13岁女孩
洗澡
“神经”病友
病友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