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思想导航 新举措保障 着力打造新时代“农工之家”

2021-12-31

前进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工农工党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落实“四新”“三好”要求,凝心聚力、服务发展的先锋堡垒。长期以来,党派基层组织存在活动没有场所、展示缺乏窗口、服务难觅阵地、凝聚温度不足等困难,为此,经过多次调研讨论,2018 年2 月,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决定在全省各级组织打造集服务农工党党员、服务社会各界、推进党派发展的“农工之家”,探索搭建适应新时代参政党建设需要的平台载体。

3 年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工作原则,历经“全面部署、推进完善、强化标准、规范使用”四个阶段,省内“农工之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基地、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目前省委会各级组织共建成“农工之家”241 个,覆盖13 个地市、670 个基层组织,完成3 年实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据统计:党史教育基地4 个,占1.66%;市委会机关12 个,占4.98%;各级统战部门15 个,占6.22%;高校22 个,占9.13%;党员企业69 个,占28.63%;支部所在单位93 个,占38.59%;其他26 个,占10.79%。“农工之家”在省内农工党各级组织建设中发挥出学习的园地、活动的场所、履职的阵地、展示的窗口等作用。

一、精心擘画,谋定而动,高站位推进全省“农工之家”建设

(一)突出政治引领,践行新思想,全面部署“农工之家”建设

坚持深入基层参加支部活动、了解党员所思所想所求,是省委会领导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面对党员日益高涨的、对规范化活动场所的渴望和需求,省委会多次召开机关办公会议,学习中共支部建设“党员之家”、政协建设“委员之家”、工会建设“职工之家”等做法,结合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农工论坛”“农工讲堂”“农工行动”等系列活动品牌打造,全新提出建设“农工之家”。2018 年2 月形成《关于在全省各级组织建立“农工之家”的决定》下发各地。文件指出,该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于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组织的向心力;建设定位是将“农工之家”打造成思想教育、上下沟通、互相交流、信息来源、传播知识的五大载体;用3年的时间实现全覆盖,让所有基层组织都有活动场所。

(二)突出典型示范,推广新做法,大力推进“农工之家”建设

由于选址困难、缺乏资金等原因,“农工之家”建设之初并非一帆风顺。各级组织对3 年实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产生畏难情绪,极个别基层组织甚至认为反正完不成目标,干脆听之任之;有些基层组织存在“要我建”而不是“我要建”的想法;在已建成的“农工之家”中,布置的版块内容各异,有的为了完成目标而过于简单,甚至只是挂了一个牌子。

2018 年9 月,省委会先后前往苏州、徐州实地考察,发现各地“农工之家”建设程度参差不齐,基层组织活动比较积极、党派活动较活跃的地区,建设进度则比较快。如无锡市委会制定专门建设方案和工作制度,将这项工作与“创建示范支部,争当优秀党员”的创建活动相结合,并由市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农工之家”现场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基层组织予以表彰,并给予资金补助,仅半年多时间就建了近30 个;苏州市委会在建设过程中制定了较细致的“四个一”硬件标准,即一个场所、一块标牌、一墙展板、一套学习资料,形成自己的建设风格;徐州市委会的“农工之家”场地和设施优势已经显现,市委会和贾汪区在“农工之家”先后举办了捐资助学、同心读书会、“三学一讲”报告会、学习讲座等,利用率非常高,得到了广大党员的一致好评。2018年10 月,省委会果断决定在徐州召开“农工之家”建设推进会,组织各市现场观摩,听取介绍,统一认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强力推进“农工之家”建设。

(三)突出靶向发力,探索新思路,全程指导“农工之家”建设

2019 年7 月底,省委会派出调研组分别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片区,以数字摸底、现场考察、广泛座谈、个别交流的方式对全省“农工之家”一年多来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制定下发《各市“农工之家”建立情况》统计表格,真实了解各市委会及基层组织已建“农工之家”的基本信息及使用情况,汇总、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等,形成调研报告《全省“农工之家”建设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省委会靶向发力,2019 年9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各级组织“农工之家”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争取支持、形成合力,突出特色、注重内涵;明晰“五有一统”建设标准,即“统一标识、有理论书籍、有农工元素、有报刊读物、有会议设施、有管理制度”;展呈形式既有规定内容也有自选内容;要求将“农工之家”建设与基层组织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创优工作相结合,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制定《“农工之家”使用管理制度》,重申“建”“用”并重。

(四)突出实践作为,发挥新成效,持续深化“农工之家”建设

2020 年5 月,疫情稍有缓解,省委会即派出专人赴苏锡常宁镇扬泰等市,深入了解“农工之家”建设、使用、管理情况。考察走访过程中,调查组人员深受感染和启发,选择在各级组织的“农工之家”真实发生的、有一定代表性和特色的事例,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不同角度,总结、归纳“农工之家”在自身建设中发挥的明显成效,制成资料纪录片,供全省各级组织学习交流,引起较大反响,对“农工之家”的建设使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尤其是苏州市委会将“农工之家”建设列入市政府要求的对标找差工作目标,更高层面加以推进。2020年9 月,省委会下发《关于加强全省各级组织“农工之家”使用管理的通知》《“农工之家”活动台账记录本》,统一台账记录格式,再次强化“农工之家”的规范化使用和可持续运转。

二、磨杵成针、下绣花功夫,高标准引领全省“农工之家”建设

(一)发挥思想建设主阵地作用

按照建设标准,“农工之家”有农工党的党史介绍、有邓演达等农工党创始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斗争的事迹展陈,还有以“五一口号”为标志的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沿革,成为稳定固化了的思想建设平台和载体。融入党史教育基地的“农工之家”,如:武进南宅实验学校、淮安苏皖边区政府季方生平展厅、苏州毛啸岑故居,党员每每走进“家”门,都加深了解农工党的建党宗旨、光辉历程,学习党史、党章,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志。

(二)发挥组织建设集结地作用

有了“农工之家”,党员们有了较为固定的组织活动空间,支部活动频次得到了保障。墙上展示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组织架构、成员名单、照片一目了然,彼此迅速熟悉、交流,避免了相互不认识、叫不出名字的尴尬;组织活动的内容、记录得以持续保存;获得的农工党上级组织、统战部门、人大、政协、所在单位中共党委等荣誉证书、奖章奖牌整齐的挂在荣誉墙上、陈列在荣誉柜中,不仅使实物得到了妥善保存,更是增强了全体成员荣誉感、自豪感。省直工委在位于南京奥体中心的党员企业打造的“农工之家”,在短短3 个月的时间里,12 个基层组织、1 个专委会前往开展组织活动,近300 人次参加。党员风采板块中陈列的长江学者、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表彰等的成员照片,让前往参加活动的党员倍感自豪;组织风貌板块中各支部的活动剪影,党员们甚觉亲切;社会服务、参政议政板块公布的成绩,更是让大家对履职尽责信心倍增,大大提高了组织向心力、号召力。

(三)发挥参政履职溯源地作用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首要职能,过去由于场地原因,党派成员坐下来讨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形成集体提案的机会较少,个人独立思考提交社情民意形式居多。如今有了“农工之家”,组织活动场地有保障、时间常态化,党派成员可以经常集中在一起,畅所欲言、捕捉信息点,集思广益、充分表达观点,形成有观点、有办法、针对性强的高质量提案建议,汇集了基层组织的合力,大大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泰州市委会的“农工之家”建成后,市政协将“委员之家”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融入,与“农工之家”叠加,形成 “三室合一”格局。开展的“建言大健康数字经济建设,助力泰州高质量发展”等协商议事活动,取得了全面深入的参政议政效果。2020 年3 月25 日,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前往举行协商议事座谈会,对“三室”共建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肯定。

(四)发挥社会服务新园地作用

社会服务既是农工党各级组织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优势和特点。如连云港心理健康教育支部的“农工之家”,作为农工党阳光心理咨询服务基地,为社区老人、学生和社区矫正人员举行心理辅导,竖起了农工党社会服务的品牌;南京市“秦淮农工之家”,创造性地将农工党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搭建了新时代为农工党党员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综合平台。2020 年9 月21 日,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又专门批示,要求推广“秦淮农工之家”经验,希望“秦淮农工之家”在中共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在农工党上级组织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好各项活动,努力打造成为集党员学习、活动、建言、服务于一体的“党员之家”“服务之家”。

三、任重道远、扬时代精神,高品质深化全省“农工之家”建设

一是“把制度抓在手上”。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完成的保障。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农工之家”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建成的“农工之家”不虚挂、不空置,长期充满活力,切实为我党各级组织建设久久为功、绵绵发力。

二是“把党员放在心上”。“农工之家”是每一位农工党党员的家,今后的“农工之家”建设要更接地气,更多倾听党员需求,从党员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打造成集党员学习、活动、交流于一体的有温度的“教育之家”“学习之家”“团结之家”“民主之家”。

三是“把成绩写在墙上”。进一步加大党派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基层组织和党员取得的各项成绩,从本岗工作到党派贡献、从参政议政到社会服务,更好地树立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汇聚更多的农工党党员履职尽责、奉献力量。

四是“把责任担在肩上”。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永远在路上,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将继续致力于党派自身建设,以履职尽责为导向,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四新”“三好”参政党要求,勇于担当、不断进取,抓住新机遇、做出新作为,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农工农工党基层组织
探索“农工之家”建、管、用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农工党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第二次集体学习
新春祝福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农工党自治区委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会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免费农工”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