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家电产品带电部件安全检测分析

2021-12-31吴李丽谢金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4期
关键词:可控硅小家电断路器

吴李丽 谢金

(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江西南昌 330000)

输出功率小、耗电少的家电被称之为小家电,如空气加湿器、除螨仪等,种类涉及厨卫、护理、家居等各个领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人们的安全密切相关。但就目前来看,有关小家电安全检测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管理层面,较少涉及产品带电部件安全检测技术,实践中也缺少可靠的检测标准支持,容易遗留安全隐患。研究小家电带电部件安全检测问题,能够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并为相关产品检测提供指导,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1 小家电安全检测的常见问题

据中商情报网调查,2018 年国内小家电市场规模为3152亿元,2019 年市场规模扩展到3562 亿元,到了2020 年市场规模突破378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2%。随着小家电规模逐渐扩大,对于小家电的安全检查受到了高度重视。通常采用整机检测与零部件检测两种方式对小家电进行安全检查,最为常见的危险便是机械部件带来的。因小家电生产厂家大多规模较小,检测设备较为落后,有些甚至未设置基本检测仪器,如泄露电流、抗点强度等检测器,即便有些厂家能够检测产品,但检测者自身技能与素质不足,同样会影响检测效果。此外,个别厂家检测手段不健全,无法满足对质量校对时准确度的规定要求。但厂家错误地认为小家电功率较小,不会产生安全隐患,从而得过且过,为家电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当前,国内家电检测主要为抽样检测、全部检测、型式检测这几种方式。其中,抽样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开展的强制检测,应用范围较广。但若单纯依照国家标准提供检测证明,很容易使产品价格与质量受到影响,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进行质量监控,保障小家电市场份额,但又会增加产品检测成本。此外,小型家电安全能效检测难度较大,检测对象多为细小零件,且检测项目众多,此类问题尚未妥善解决,仍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投入,提高小产品自身性能,才可确保其质量优良、结构安全。

2 小家电产品安全检测中电路结构案例

2.1 基本情况

据中商情报网调查,厨卫小家电在全球的普及率超过65.10%,在国内普及率超过76.52%;家居小家电在全球的普及率超过22.90%,在国内普及率超过13.12%。本文以自动定时型电烤箱为例,其运行原理为正常运行期间,温控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经过三极管、热断路器与电阻等,对可控硅TR1 导通进行控制,进而对电热管工作电流进行掌控,使电烤箱温度达到用户设定值。在异常运行状态下,如温度控制集成电路失效、集成电路输出短路等,均会导致温控电路输出始终为高电平,此时可控硅始终处于导通状态,电热管持续运行,最终导致烤箱内部温度异常升高,这时热断路器动作保护,将可控硅信号切除,使电热管暂停工作,避免发生危险情况。

2.2 成因分析

针对电烤箱与标准不符的原因进行探究,具体如下。一是非集成电路中电子元件的任意两个接线端发生短路。当烤箱内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发生短路时,可控硅控制失效,始终处于导通状态,电热管也会失去控制持续加热。在此情况下,热断路器检测到温度异常而动作,但因三极管发生异常,无法将可控硅切断,最终使电热管失控而始终加热,进而引发安全事故。二是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与二极管失去控制。在此情况下,可控硅失去控制,始终处于单向导通状态,电热管也将失控持续加热。尽管热断路器在检测到温度异常后发挥作用,但因可控硅元件失去效能,难以切断电热管电源,进而引发安全问题。由此可判定该电器中电路结构与产品规定不相符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

2.3 结构优化与检查

为维护小家电的安全运行,应对电路结构进行优化,具体措施为可在热断路器位置增设一个继电器,且热断路器能够直接切断继电器线圈电流,从而使电热管电源被切断。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选择体积小、便于安装、电流较小的热断路器。在异常运行状态下,热断路器保护不再受到电子元件制约,无论三极管、光耦、可控硅等元件哪个发生故障,热断路器均会实施保护动作,将电热管电源切断,通过迅速高效的温度控制,避免安全事件发生。在以往案例中,为确认小家电电路结构优化效果,通常会对该家电进行型式实验。掌握相应检测方法,可以为小家电安全检测工作开展提供相应技术指导,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1)利用GB 4706.1(IEC 60335-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标准规定的B 型试验探棒对外壳开口能否与带电部件相接触进行检验,还要将可拆除部件取下,利用13 号试验探棒对Ⅱ类结构上开口进行检测;

(2)注意器具对材料的限制与外观规定,非Ⅲ类结构、非自复位控制器的复位按钮安装位置应准确安全;

(3)注意布线通路上是否带有锐利边角可能会损伤线路绝缘物质;Ⅱ类结构内侧布线应满足附加、加强绝缘的相关要求,黄绿双色线可当作接地导线;

(4)在电源连接、外部软线方面,应重点检查电源线的绝缘类型,务必满足规格与环境温度等要求,保障器具质量;在接线端子位置多股导线搪锡情况,检查是否在承受夹紧位置也存在搪锡。

2.4 整改措施

当前小家电市场竞争激烈,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促进产品出口,应根据小产品在安全检测中的不足制定可行性整改方案,确保家电的使用安全。对以往检查案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2]。

(1)健全安全质量监管制度。为提高安全检测效率,确保家电品质不受影响,势必要依靠制度的力量为检测工作提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厂家应制定完善的监管体系,在产品下生产线后,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并以文件方式对检测操作方法明确规定,使每位员工清楚了解各流程的操作标准。面向检测、生产与操作工人制定三方责任制度,确保各方各司其职,第一时间发现产品问题,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

(2)科学挑选绝缘器具。小家电使用中因漏电导致的安全隐患十分常见,因此厂家应注重绝缘器具的挑选,依靠优质的生产材料,避免和减少家电安全事故发生。一般绝缘材料可分为基本绝缘、双重绝缘、附加型、加强型以及保护接地等类型,可结合产品不同需求科学挑选[3]。产品的带电部件与可接触部件之间应设置充足的电器间隙与爬电距离,无论采用何种绝缘方式,都要使距离要求得到充分满足;

(3)创新安全检测技术。随着小家电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许多高端智能的小家电陆续诞生,除可定时的电烤箱之外,还有扫拖一体机器人、智能电饭煲、智能搅拌机等等。这类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应采取先进高效的检测方式做好安全维护,这也是产品更新换代的基本要求。对此,生产厂家应不断引入新的检测技术,检测方也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根据新产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国内部分高新区产业集群现象显著,检测部门可与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其建立地方科研创新检测平台,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检测服务。此举不但可使检测更加公平,还可亲自参与到科技研发与建设中,推动地方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小家电作为大家电的补充,具有精巧、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但因个别商家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小家电品质难以满足标准,安全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对此,家电生产厂家应从制度、材料选择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提高小家电的科技含量,在出厂后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检查各个环节,确保安全故障及时发现并解决,维护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猜你喜欢

可控硅小家电断路器
后悔没早买的小家电排行榜!
双向可控硅原理及在家电产品中应用研究
葛南直流工程可控硅试验仪的应用研究
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与异常处理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分析及处理
一例断路器内部发热的诊断分析
SF6断路器拒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让你“不安分”的小家电安利帖
浅谈可控硅整流装置的调试与维护
可控硅整流器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