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股投资机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2021-12-30

股市动态分析 2021年25期
关键词:概股专精碳达峰

A股市场2022年仍将是存量资金主导的市场,存量资金主导的市场就是结构化行情,那么选择投资方向将变得十分重要。2021年A股投资者收益率分化严重,就是因为2021年也是结构化行情,选对方向就是大牛市,选错方向则掉入熊市的深渊。

对于2022年投资方向的选择,建议投资者认真读一下刘鹤副总理11月2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长文《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投资者如果有印象的话,在2016年5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有篇《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专访稿件,这位权威人士很可能就是刘鹤副总理,在这篇文章中明确重点提出了经济的重点是进行供给侧改革,此后证券市场几年的行情都围绕着供给侧改革的主线展开,而未来几年的A股行情很可能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

对于2022年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的行业和板块如下:

其一,从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寻找投资机会。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表述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投资者关注碳达峰和碳中和,当然要关注风能、光伏的巨大发展前景,比如2020年风能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是5.4亿千瓦,到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增长空间巨大;投资者也要关注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煤炭价格的中枢已经系统性抬升,煤炭股的估值仍十分便宜,存在预期差;投资者还应关注消纳风能、太阳能需要强大的储能和智能电网,储能领域(主要是抽水蓄能)是消纳清洁能源上网的瓶颈。

其二,从适度超前基建中寻找投资机会。根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方向以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出席“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中“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的表述,可以推断出未来基建投资的领域主要涉及绿色基建和面向数字化经济智能发展的数字基建。绿色转型将是承载未来基建投资的主力。绿色基建的领域十分宽泛,包括了在能源、交通、水利、建筑等传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础上进行的绿色化生产和生态化改造,新能源基建空间广阔,传统基建亦有绿色内涵。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了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其三,从经济内循环中寻找投资机会。中国经济将以内循环为主,叠加共同富裕的导向,那么从国家层面,必然希望做大中产阶级群体数量,内需和消费升级是值得关注的长期的稳定的投资机会,2021年消费板块从春节后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2022年消费升级板块也是重点关注方向。

其四,从超跌的中概股和港股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在收紧的香港流动性和国内强监管态势的双重影响下,香港市场已跌入深度价值洼地。类似于在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违约、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次贷危机、2015年6月去杠杆泡沫破灭以及2020年3月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史诗级别的抛压,中概股和港股市场迎来重大投资机会的时间节点。互联网龙头股腾讯跌幅超过40%,阿里巴巴则跌去了三分之二,两家互联网龙头的估值落到了15-20倍PE的区间,这种投资机会堪比2012年-2013年白酒股的投资机会,由于美国不允许国内投资者购买中概股,所以资金持续从中概股流出,叠加国内对互联网反垄断的强监管,才有了这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目前中概股和港股仍在寻底之中,但估值已经十分具有吸引力。国内投资者除了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参与外,还可以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比如恒生互联网ETF(513330)、中概互联网ETF(513050)等。

其五,从专精特新中寻找投资机会。专精特新出台的大背景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化机制改革,进一步来说是扶持具有科技含量和长期发展前景,且所有制以民营为主体的众多中小企业,进而形成在全球具备较强竞争力,且能实现独立循环的产业链。专精特新按照工信部的定义,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从行业分布看,专精特新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领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专精特新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隐形冠军。

其六,从央企国企房地产公司中寻找投资机会。房地产行业经过三道红线的强约束后,民营房地产公司纷纷出现危机,而央企和国资背景的房地产公司迎来了捡便宜货的机会,他们未来可以很低的价格收购民企的房地产项目,市场集中度也会进一步上升,同时房地产市场明年也有适度放松的預期,毕竟是产业链长的销售规模第一的大产业,央企国企房地产公司估值也均在历史低位,2022年可能存在一波大的行情。

猜你喜欢

概股专精碳达峰
碳中和·碳达峰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中概股回归新路
中概股的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