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高校传染病管理现状分析

2021-12-29胡贵贤黄瑞瑜张应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传染病高校管理

胡贵贤 黄瑞瑜 张应丹

【关键词】高校;传染病;管理

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端人才[1],进行科学研究,促进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又是一个人群集中、人口密集、人员交叉的地方,由于彼此的密切接触,传染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2],其中学生肺结核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5~21岁;高中和大学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约占报告学生肺结核总数的85%左右[3]。据金凡[4]对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调查发现,10年间大学生肺结核总患病率为90.84/10万。同时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报告,截至2014年10月,全国已有10个地区报告学生艾滋病感染者超过百人[5],而大学生属于艾滋病感染的重点人群,所以高校传染病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同时也基于此,如何对高校传染病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如何将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确保教师可以在学校中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可以在学校中正常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意义[6]。为了解贵阳市高校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现状,2019年11月至12月份对9所高校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贵阳市9所高校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大学生作为访谈和调查对象,其中医学类院校2所、非医学类院校7所。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内容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學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贵阳市学校卫生传染病管理评价项目”而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制度的建立,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传染病知识宣传培训,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等四方面内容。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比表示、行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及制度的建立 调查中学校领导班子负责制、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宣传培训制度、复课查验等制度建有率分别为55.56%,88.89%,33.33%,77.78%,非医学类院校传染病管理及制度的建立低于医学类院校,而晨午检因病缺勤及追踪制度、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均为100%。祥见表1。

2.2高校传染病管理落实情况 高校传染病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较差,如疫情报告制度,所有学校均有该制度,但是有2所学校未指派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学校疫情报告记录的内容齐全率为77.78%。有4所高校对学生复课查验的记录齐全,齐全率为44.44%,主要是有些学校并未对患病学生返校时进行复课查验,无登记。因病缺勤及追踪制度的落实更是不全,有些学校只有部分学生的追踪情况,有些学校因病缺勤的追踪记录信息不全,无法进行跟踪。通过访谈还了解到所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为0,无一所学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

2.3高校传染病知识宣传培训情况 调查中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13名大学生进行了传染病知识宣传情况问卷调查,包括学校传染病知识宣传的次数、方式、以及参加度等方面。结果是学校传染病知识宣传培训次数,6所高校是每个学期1次,3所高校是根据疾病的季节性进行知识培训,次数较多,达到每个学期2~3次。学校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方式有讲座、宣传册、宣传橱窗、广播站、图片展板、知识竞赛等,而讲座是所有高校采取的最多的方式,也是学生认为宣传效果最好的方式,其中有1660(82.46%)名学生参加过传染病知识宣传培训。

2.4高校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情况 高校有校医院或医务所,校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较多,可达40多人,医务所的卫生技术人员较少,有些不足10人,甚至只有2~3人。所有卫生技术人员均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讨论

3.1高校传染病管理组织领导小组的建立 高校建立以领导班子负责制的传染病管理组织领导小组是为了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落实学校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更是落实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一旦校园内发生传染病疫情的时候,能够提高学校对疫情快速反应、处置的能力,控制疫情发展,保障师生身心的健康。而有些高校仍然有“重教育教学,轻公共卫生”[7]现象,领导对公共卫生重视程度不够,不重视传染病管理组织的建立,传染病防控意识淡薄,导致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困难,学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效率低下,没有明确的工作流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各高校需要加强成立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落实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落实传染病的联防机制[8]积极对接属地卫生、疾控管理部门,学校各部门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长期有效机制[9],常抓不懈,落实各项传染病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校园内传染病的发生。

3.2高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落实 调查发现各高校的传染病管理各项制度虽然都有,甚至有些制度建有率为100%,但是落实情况较差,有的学校建立了传染病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但也只是纸上谈兵[10],应对检查了之,实际落实、执行和监管都不到位。有的高校在有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对重视,有关制度措施相继落实完善,比如晨检因病缺勤及追踪制度、复课查验等制度,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完成较好,但是当疫情过后许多高校均不能长期坚持、长效落实。完整的疫情报告记录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疫情报告人签名、疫情发生情况、疫情处理情况、疫情报告接收人等内容,而调查发现22.22%的学校有疫情报告记录但填写内容不完全,这些均是不能长期落实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反映。建立完善的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明确疫情上报下达责任,对疫情上报违规执行或失职者,应适度进行通报,同时借助公共媒体及时、全面和真实向外公布疫情,可以消除师生的恐慌,从而稳定学校内部和外部社会的稳定[11]。

调查中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为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就是为了强化师生在疫情发生时的實战经验及应对能力,同时在演练过程中找不足,找预案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以健全学校传染病应急处置方案。各高校可以学习日本高校的做法,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拟演习,使师生能亲身体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程序,熟悉应对的方法,同时消除恐惧心理[12],从而全面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稳定。

3.3高校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培训 大学生是高校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的主体人群,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尤为重要,只有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传染病,才能及时发现传染源,进行有效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消毒处理等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学校的疫情发生,阻断疫情播散。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染病知识宣传培训的参与度仅为82.46%,所以高校要切实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开展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方式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培训,不仅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提高学生了解传染病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13],这样也会使学生不断地增强传染病预防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全方位的宣传校园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14],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观念,如饭前便后洗手、常开窗通风等。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才能对传染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阻止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

3.4高校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 作为校园最基本的公共卫生职能机构,高校医院、医务所、医务室的建设应引起学校高度的重视[15],由于对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每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进行校医院或医务室人员的配置,卫生技术人员在高校不仅要发挥维护校园师生健康的使命,而且也是学校传染病管理的重要人员,更是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先驱教育者,所以配置一定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使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在高校传染病管理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从而保障校园的卫生安全稳定。

2020年初我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许多高校都实行学生不返校,网上授课的形式,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各高校师生陆续返校复课,高校如何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效率,提出以下建议:①建立以领导班子负责制的传染病管理组织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将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公共卫生防疫措施,确保校园公共卫生安全。②将危机管理机制引入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危机预警、应急预案、保障机制、信息化等危机管理体系[16],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从而保障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持续开展。③建立传染病防控三级体系:从班级到院系、从院系到校医院,从校医院到学校的三级联合防控系统,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落实学校传染病管理、晨午晚检、疫情报告等制度,使学校传染病管理真正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④加大传染病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培育健康文化。⑤充分发挥校医院对传染病的把关和防控纽带作用,加强校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预检分诊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明确传染病的迅速上报,并做好校园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加强校医院与当地定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健局的沟通联系,配合属地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猜你喜欢

传染病高校管理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