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经典音乐建立幼儿一日常规

2021-12-29王雪妍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常规幼儿园素养

王雪妍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秀川幼儿园 甘肃兰州 730050)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时期是各种常规、习惯建立形成的基础时期,良好的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园有序一日生活的保证。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组织性,它有时间的限制、场所的规定,也有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因此幼儿一日常规的建立十分重要,一线教师在幼儿一日常规养成方面没有系统的方法指导,幼儿更多依靠教师随时提醒,不能很好地将每个环节该做什么、怎样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意义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听觉艺术。经典音乐作品有着巨大的价值。欣赏经典音乐,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修养。在这些经典音乐中有一些作品适合儿童,能引起幼儿的共鸣,美化和丰富幼儿的心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将音乐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常规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1988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在全世界进行了测试,评估14岁孩子的科学水平。结果位居前3名的国家分别是匈牙利、日本与荷兰,这与这些国家一直把音乐训练作为基础课程的一部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幼儿园时期,利用经典音乐建立幼儿一日常规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理论依据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愉快,而且潜移默化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音乐艺术与常规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得幼儿既能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愉快的生活、学习,又能让教师轻松、有序地组织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天生就对音乐感兴趣,以经典音乐为载体的常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各个领域的融会贯通会使得幼儿在教育环节中,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增长技能。因此,将经典音乐运用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应用于幼儿常规培养是可行的。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环节指令音乐化,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

四、概念界定

(一)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是音乐基础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

音乐是一种艺术,可以促进幼儿的记忆力,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培养幼儿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与幼儿的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音乐教育,让幼儿经常受到音乐的熏陶,可以使幼儿心情愉悦、开发智力、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二)幼儿园常规

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常规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及学习常规。幼儿园常规,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学习与生活的保障之一。

五、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我园大、中、小6个班级的幼儿开展。其中,着重针对中班幼儿对经典音乐的反应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收集了奥尔夫音乐的教学资料及世界经典音乐、中国民间音乐、本土民间音乐,筛选出适合作为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的音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研究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

六、研究结论

(一)经典音乐应用在幼儿一日常规建立中存在问题

1.幼儿家庭音乐素养不均,音乐素材缺失,导致经典音乐应用局限

研究中,笔者发现在经典音乐的应用中,很少部分教师愿意尝试将一些新颖的经典音乐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幼儿常规建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依旧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法。这一问题与笔者提供的大部分音乐并不是教师、幼儿及幼儿家长熟悉的音乐有很大的关系。幼儿一日常规的建立是一个点滴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

另外一部分家长由于音乐文化素养偏低,音乐教育观念落后等原因,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难以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尤其表现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孩子都由老人照顾,在家园合作方面存在明显滞后的现象。

2.幼儿常规教育先入为主,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在现有的幼儿常规教育中,使用经典音乐培养幼儿一日常规的方法不能迅速得到重视,大部分一线教师认为幼儿一日常规通过由来已久的短小的口令及日复一日的训练便能够习得,而利用自己不熟悉的经典音乐培养幼儿一日常规,具有浪费时间却无法取得成效的危险性。

这种想法缺乏时代性,学龄前幼儿无意注意发展迅速,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更应该注重的是快乐学习。仅靠命令和不断练习,得到的只是机械性的重复,孩子并不快乐,只有利用经典音乐这一工具,幼儿才能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同时,适合学龄前幼儿的经典音乐没有得到有效整理与挖掘,没有形成体系,也使得教师选择音乐的局限性大,操作难度高,不方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使用。

3.教师整体音乐能力不高,导致经典音乐利用率低

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发现教师自身音乐能力不足也严重影响到了其对经典音乐的应用。我们很明显地发现,经典音乐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经典音乐很少能被非专业人士欣赏。大部分一线教师,只能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使用当下流行的动感音乐,自身对经典音乐都没有静下心来欣赏,更不用说对经典音乐进行深层次理解并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了。即便个别音乐素养高的教师能理解经典音乐的深层含义,并加以利用。但仅凭个别教师,也很难系统地将经典音乐应用于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

(二)经典音乐在幼儿一日常规培养中应用的指导策略

1.积累丰富的经典音乐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拥有丰富的经典音乐资源,是将经典音乐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前提。从幼儿园层面来讲,幼儿园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音乐教育方面的培训,比如我园在9月初进行的奥尔夫音乐培训,另外鼓励教师加大欣赏经典音乐的量,提升欣赏经典音乐的质,可以开展每周经典音乐推荐活动,鼓励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使用经典音乐,组织教师观摩研讨经典音乐活动案例等。只有教师的经典音乐有了一定积累、掌握经典音乐欣赏与利用方法了,才有好的想法产生,教师也更愿意将经典音乐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2.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发更适合幼儿的经典音乐

针对教师在经典音乐选择过程中的困惑,笔者建议一线教师多参考迪士尼、米高梅动画,以便从儿童视角出发,选取音乐。米高梅动画《猫和老鼠》中的背景音乐多选自经典音乐,如《蓝色多瑙河》《胡桃夹子进行曲》《特列帕克舞曲》《皇帝圆舞曲》等,该动画的画面与背景音乐相得益彰,值得细细品味。在经典音乐的使用中,音乐的选择要更符合幼儿认知及心理特点,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同时,规则与习惯自身存在抽象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将规则、习惯转化成幼儿更喜欢和容易接受的音乐,帮助幼儿更快掌握。

3.提升教师音乐素养,推进经典音乐应用

经典音乐应用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关键是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教师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对乐曲内容及乐曲表达的情感理解不够透彻,更不用提及将它运用与幼儿常规培养了。因此,让教师多音乐方面的培训活动,接触大量经典音乐,观摩优秀教师的音乐欣赏课,才能真正推进经典音乐在幼儿一日常规建立中的应用。

音乐有一种魔力,即使时间隔数十年,熟悉的音符仍能勾起那些熟悉的回忆。当幼儿长大成人后,回想起童年,回想起幼儿园生活,浮现在脑海里的,除了可爱的同伴、和蔼可亲的老师们,还有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经典音乐。合理利用经典音乐,让幼儿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社会规则养成良好习惯,这是我们每位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猜你喜欢

常规幼儿园素养
“立足常规,着眼新奇”的何泽慧
常规之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我爱幼儿园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欢乐的幼儿园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