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视域下高校“三育”并举的开展

2021-12-29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同劳动育人

王 炜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09)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理念,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指的是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素养教育愈加重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任务,而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简称“三育”)则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三育并举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高校三育并举的现状并不乐观,首先,很多的高校在教育中没有摆脱智育占首位的局限性,往往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而轻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其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虽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教育任务,但具有巨大的融合空间,现实中学校的教育并未形成合力。对此,文章基于协同理论,分析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协同教育的可行性,并探究其协同思路与策略。

一、协同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协同教育是协同学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协同学最早由德国学者哈肯提出,协同学以混沌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的是混沌系统内部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结构的过程[1]。在《高等协同学》等系列文章、论著中,哈肯阐明了协同学的基本内涵以及主要原理,指出任何一个混沌系统均由多个子系统或者多个单元构成,每个子系统与单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而这些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则是混沌系统内部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结构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协同学以发挥好系统各要素的合力为目标[2],为教育活动开辟了新思路。

从协同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则是系统内的单元,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刻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协同教育以推动有效教育结构的形成为目标,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协同教育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多方发力。协同教育整合了教育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并使教育主体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打破了以往教育中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第二、多措并举。协同教育以教育资源、教育路径等的高度融合和全面协同为中心,体现出了殊途同归的特点。第三、互动互补。协同教育下的各教育系统既时刻发生着互动关系,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体育教育是各类教育开展的基础,德育教育掌控着教育的大方向,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三者互补,打通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通道[3]。

二、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协同教育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的具体教育目标虽然有别,如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为目标,体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为目标,但三者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首先,德育素养、体育素养、劳动素养均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且具有内在的联系,作为德育素养、体育素养、劳动素养的培育路径,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天然地具有协同效应,这为协同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其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具有互补性。以劳动教育为例,劳动教育以学生的体力劳动活动为中心,既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又如,体育教育中不少体育动作均来源于日常的劳作,且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具有德育教育的作用。三者的互补性成为驱动协同教育的源动力。最后,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具有巨大的融合空间。从具体功效上看,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三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而从教育实践的情况来看,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完全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目标,进而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总之,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三者可以衔接起来,将其他教育汇总起来,有助于素养教育的开展。

(二)教育内容的关联性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由一些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它们都具有双重性,既是教育目的的内容,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相互促进,有机补充。

首先,就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而言,体育教育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体育活动肩负着发展劳动心理,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责任。对学校教育来说,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因此通过学校体育与劳育的结合,培养学生锻炼身体、乐于劳动的习惯,从而可以实现将体育锻炼融入到劳动活动中。

其次,对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而言。第一、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劳动教育以形式多样的体力劳动为主要教育手段,能够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二、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物质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不少高校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再次,对于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而言。第一、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坚毅品质。体育活动,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参与其中,对学生坚毅品质的培养有良好的效果;第二、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4]。当前的高校学生普遍缺乏规则意识。网络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个人主义在高校学生间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学生漠视规则的心理。体育活动多形成了完备的规则,是学生规则教育的有效载体。第三、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体育活动多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这对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形成有着较好的作用。

三、协同视域下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开展思路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的任务。从立德的角度而言,学校要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从树人的角度而言,学校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立德与树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而树人则是立德的方向与目标。立德树人对当前高校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块状式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推动教育的协同开展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立德树人也是协同视域下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开展的出发点,德育教育是立德的核心,而劳动教育、体育教育是树人的两翼[5]。

(二)以师资建设为重点

师资队伍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教育活动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协同视域下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开展,既为任课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任课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育并举中,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体育教师,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教学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发展,使任课教师从单一技能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转变。

(三)以融合教育为路径

融合教育是协同教育的高阶形态,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形成的有序教育结构,对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深度开展与互补育人有重要的价值。与传统的分科教育相比,融合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教育方法上,均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而言,融合教育并非简单的教育拼凑,而是教育间的共融共生,以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教育内容体系为目标。因此,高校在三育并举中,必须着力打破以往分科教育的局限性,从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出发,如教学组织、课程设置、资源开发、教学活动管理等,构建新型的融合教育形态,实现1+1+1>3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6]。此外,融合教育并非单向的,而是多向的,并且,融合教育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均与其他部分时刻发生着互动。以劳动教育为例,学校在遵循劳动教育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设置时,要将体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劳动教育中去,构建成网状的教育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协同教育的目标。

四、协同视域下高校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协同实施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教育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协同教育既为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同实施教育管理是打破以往教育管理中割裂式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效能,强化教育管理在服务教学活动中作用的必然要求。首先,健全组织机构。协同教育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传统的分科教育无法实现协同教育的目标。高校要从协同教育的内涵、特征、任务、目标出发,构建协同教育委员会。协同思政教师、劳育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开展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其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协同教育模糊了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界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新局面。高校要着力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以教育共同体为中坚力量开展集体备课,增进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协同教育的实施铺平道路。最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协同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无论在教育组织、教育实施,亦或在教育资源、教育评价中,均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高校要立足协同教育的背景,从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协同开展中的重点、难点出发,做好课题立项与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工作。

(二)协同开发课程资源

作为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均有对应的课程,分别为劳动课程、体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协同教育进一步密切了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协同的基础上,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就成为协同教育深入实施的必要条件。首先,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基础。我国现行课程体制分为国家级、地方级、学校级,前两者为统一开发的课程,后者在是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学情而开发的资源。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别,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使得校本课程能够突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局限性,更好地服务协同教育的开展;其次,以协同教育教材编写为归宿。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零星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从协同教育的理念出发,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育人教材是提升课程开发系统性的重点工作。高校要在对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从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出发,编写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的教材资源,助力协同教育更好地开展[7]。

(三)协同构建实践基地

无论是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亦或是德育教育,均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且同时面临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从协同教育的视域出发,构建实践基地,就成为强化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效果的客观需要。首先,建立校内综合实践育人基地。综合实践育人基地具有劳动实践、体育训练、德育实践等多种功能,是协同视域下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载体。实践育人的方式要契合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知心理,以高校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的情景活动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生成劳动意识、体育习惯以及道德品质,实现协同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凸显综合实践育人基地整体育人的效果[8]。其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不足是制约协同教育育人价值的重要因素,对此,研学旅行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发改委、教育部等11个部委颁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属于综合实践育人的范畴。研学旅行多以博物馆、纪念馆等校外实践基地为对象,既有良好的德育教育作用,也为学生的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开辟了新的方式。高校要精选研学旅行的地址,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在协同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四)协同整合教育主体

完整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媒介、教育资源四大要素构成,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由不同的教育主体负责,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校内教育主体缺乏合作与交流,不利于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二是教育主体以校内主体居主,与校外主体缺乏协同。对此,学校一方面要以协同实施教育管理来整合校内教育主体,另一方面则要做好与校外教育主体的配合工作。首先,凸显家庭教育的价值。以家庭作为高校学生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发挥好家庭劳动、居家锻炼、家风家训的育人价值,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工作,有序引导家长参与到协同教育中,打造家庭、学校两个育人中心,筑牢学生全面发展的防线,提升协同教育质量。其次,注重社区教育的作用。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在辅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社区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为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主体的整合要将社区纳入其中,充分利用好社区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如体育健身器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社区义工劳动等,壮大协同教育的主体,拓展协同教育的实施空间。

五、结语

从系统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高校的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和整体发展上意义显著。因此,必须从立德树人、师资建设、融合教育三大要点出发,实施协同教育,做好教育管理、课程资源、实践基地、教育主体的协同,提升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