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共享学习中心”: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教育场景建构
——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的实践

2021-12-29章建祥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综合楼卓越办学

□章建祥

(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浙江杭州 311200)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常表达为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校园文化也是一所学校环境氛围与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是一所由杭州市钱塘新区国资公司投资,委托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管理的非营利性九年制民办学校。学校坐落在钱塘新区核心区块,北、西面由东沙湖相拥,是知识传承和学习的理想之地。学校按照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学校Ⅰ类高标准建设,并于2019 年9 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有小学部14个班,初中部12个班。

2019年8月,交付于学校使用的校园留下了很多可开发的“非正式学习”与“可分享、可交往、可灵活交叉使用”的公共开放式与半开放式学习空间,这些多规格多类型的空间,为学校未来引入新型教与学理念提供了可能性与多样性。学校基于“课程·技术·空间”的三位一体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指引,致力于打造一所服务于课程、学习者的高品质学习型学校,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好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空间。

一、相关理念构建

学校秉承杭州高级中学办学精神与办学思想,形成了富有杭高特质的启成文化。学校以“启于心,成于行”为校训,以“让优秀走向卓越”为教育理念,以“卓越师资、卓越课程、卓越课堂”为抓手,旨在培育具有“善良、丰富、理性、高贵”核心品质的“德行高尚、志趣高远、学问高深、品味高雅,国家意识强、人文精神强、科学思维强、身体素质强、学科修养强”的“四高五强”之卓越学子。

(一)构建学校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新型学习空间

学校新型学习空间的建设,突出“启心成行”“走向卓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并有意识地融入杭高文化、课程文化与地域文化,让教育空间建设深扎在“文化沃土”中,既体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又体现“非正式学习”对育人的重要性。空间规划超越了传统教室的教与学空间,旨在从更大范围、更好品质、更高层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校师生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强校提质的根本目的。

(二)实现教学理念在新型学习空间中有序落地

基于“启心成行”“走向卓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校充分利用初中部侧四幢教学楼与综合楼间的大连廊、小学部侧三幢教学楼与综合楼间的大连廊及其与综合楼一楼合围而成的“U”型空间和一楼大厅的开放式非正式学习空间,将之设计为“卓越共享学习中心”,并落地为“智慧谷学习廊”和“启成赋学习厅”(即“一廊”“一厅”)两部分。这种廊厅组合,以“卓越课程、多元学习”为核心,落实“崇文·重理·跨界·贯通”设计思想(如图1),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课堂和教学空间模式,聚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它有利于促进生生、师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机会,实现空间“可分享、可记录、高灵活”的教学理念。

图1 学习空间规划的基本思维基点

二、空间功能架构与解读

(一)卓越共享学习中心:智慧谷学习廊

1.智慧谷学习廊

站在校大门口,先入眼帘的是由连接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小学部教学楼的“U”型大连廊,长约200 余米,较宽的地方超过8 米。“U”型连廊犹如“山谷”嵌于楼宇之间,取义“智慧谷学习廊”。其设计突出了“开放学习”“交流互动”“多媒体阅读”“才艺展示”等功能构建,并依据小区域空间特征赋予功能设计与功能价值的提升,构建了在传统校园“廊”单一“交通功能”基础上的“教育新场景”,其功能规划如图2所示。

图2 新型“廊”空间的功能规划

“智慧谷学习廊”整体布局可分为六大板块,其设计理念与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廊”空间的六大维度功能布局

2.“学校是我家”家校合育区

学校重视家校育人的深度合作,强调家校的“同频共振”,让家长成为共同培养卓越启成学子的重要力量之一。“学校是我家”家校合育区的设计强调“温馨、互动、可更新”。在这里,有舒适座椅,可倾心交流;在这里,场景适当留白,供彼此自由发挥。温馨、美好。

3.“金点子论坛”头脑风暴区

聚焦为每个孩子的“思维火花”提供展示的机会,落实“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学校提供了休闲阅读与思辨交流的空间,配备“思维展示墙”,打造启成学校的“北大三角地”。在这里,学生们或醉心于书海或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在这里,学校也会不定期举办各种论坛,师生或坐或卧,让思想的火花碰撞。

4.“休闲时光”多媒体交流区

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休息和与人交往的空间,“休闲时光”多媒体交流区凸显闲暇和艺术的特点,同时引入多媒体设备,制订新型交流空间。东侧配有多媒体设备,可多屏展示与交流。南侧配有“朗读亭(歌唱吧)”,旨在为学生提供放声朗读、寓学于乐的美好时光。

5.“科技畅想”互动体验区

新的装备与技术,正在深度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科技畅想”互动体验区,注重前沿装备的配置,配有科技互动、全息投影等设备,既有科幻般的演艺,又有交互式的真实体验。在这里,师生能接触并使用最前沿的科技,拥有更好的建构式学习体验。

6.“遇见文学”多媒体经典读物推荐区

阅读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梯,文学经典阅读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遇见文学”多媒体经典读物推荐区的设计,旨在依托校园图书馆创造多重模式的阅读学习区。它由两大模块组成:一是“涂鸦区”,在这里,学生可自由表达、放飞思想,感受全新的交流体验;二是“时代读书环境变迁展示区”,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新空间的“可重构、可记录、个性化”,互动性强、参与度高。

7.“多彩世界”才艺主题展示区

“多彩世界”才艺主题展示区的构建,旨在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便捷展示的可能性。整个台面可用“惊艳”来形容,半椭圆形的别致舞台、100 寸的希沃可触摸电子屏、灵活移动的可爱座椅,空间还可根据活动重构,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综上,整个共享智慧谷学习廊的设计,充满了教育现代化与未来化的气息,校园各处无不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卓越共享学习中心:启成赋学习厅

综合楼“启成赋学习厅”位于校门中轴线上,也位于“U”型连廊的中心,由综合楼的门厅(含校史展览厅)、走廊等开放空间组成,左侧为画面浮雕墙,右侧为辞赋文化墙,里侧是分享悦读吧,中间与院士文化墙相连。这里的正式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混合学习空间的多维立体化构筑,为生生、教师的多重类型学习提供了丰富可能性。它补足了传统教学空间限于普通教室和实验教室的“短板”,形成了“杭高校史课程学习生态链”(如图4),使启成文化与杭高传承文化与办学精神相得益彰。

图4 杭高校史课程学习生态链

“《启成赋》学习厅”的整体布局可分为四大板块(详见图5),它们都有各自的设计理念与功能架构。

图5 “《启成赋》学习厅”四大板块

1.《启成赋》浮雕墙

《启成赋》浮雕墙源于《启成赋》的文本精神,勾画出了“金声玉振,太守深恩”“拥江而兴,龙腾钱江”“红楼排云,白门卷书”“宿士贤达,跻跄趋堂”“同学少年,云景来依”“五体同辉,卓越共融”六大篇章,绘制了林启画像(杭高创办人)、观成堂(原贡院核心建筑)、杭高发展历史长河(以钱塘江为背景)、启成学校景观图、知名校友(蒋梦麟、鲁迅、叶圣陶、朱自清、黄公望等)、五大中心(数学奥林匹克中心、信息奥林匹克中心、天文中心、游泳中心、羽毛球中心)等关键性元素,以此展现启成校园文化根脉及先进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门厅左右两侧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使整个新型教学空间“深扎”于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沃土”之中。综合楼门厅左侧便是启成赋浮雕墙。

2.《启成赋》文化墙

杭高启成学校内接杭高深厚的文化底蕴,外承钱塘江地域文化和萧山围垦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特聘语文特级教师蔡少军撰写《启成赋》,刻于门厅右侧,旨在寻根溯源,展示杭高历史的沿革与办学的文化精髓,突出厚植于杭高文化基础上的启成办学理念与课程特色。学校综合楼门厅右侧便是《启成赋》文化墙。

3.院士文化墙

在杭高百廿发展历史长河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涌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著名校友。其中,杰出的52 名院士校友是杭高办学成就的核心体现,也是杭高学子求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将杭高院士校友的生平事迹及其取得的成就进行展示,形成一条具有激励、导向作用的微型星光大道,时刻激励全校师生不断努力、走向卓越。院士文化墙的设置使“共享学习中心—启成赋学习厅”这一面向未来的新型教学空间,成为学校核心文化与先进育人理念的融合与表达。

4.分享悦读吧

分享悦读吧,原是校史陈列室,现设计改造为可进行多元学习活动的开放式分享学习吧。该空间从校史校本交流学习延伸到全面阅读,将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学习和休闲阅读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与空间规划设计相结合。同时,该书吧基于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形成了集阅览、探究、研学、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学习中心。

三、感悟与启示

“一廊一厅‘卓越共享学习中心’”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开发,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文化·课程”与空间的有机融合,体现了面向未来学习新样态的学习空间总体架构(见图6)的“系统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图6 面向未来学习新样态的学习空间总体架构

面向未来学习新样态具有多重空间开发特点。一是可重构。空间大小、桌椅布局、学习环境等都可根据学习场景和活动需要重新布局。二是可连接。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教学设备与数字资源等可以实时联通,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可有效融合。三是可兼容。基础性课程学习与拓展性课程学习、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与分组讨论、教师教研等都可以有效转换,灵活机动。四是可记录。数据采集、分析、沉淀等都可与学校正在推进建设中的智慧校园项目即“学校大脑”工程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分析。

目前学习空间的设计与重构方兴未艾,并已很好地运用于中小学的校园文化设计与课程实施中。因此,我们要注意把握其以下设计原则: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依据,以确保空间的学校个性;二是以正式教学空间为主、兼顾非正式学习空间,以确保空间的有序性;三是以服务、改善、提升教与学活动为宗旨,确保空间的实用性;四是维护学习空间的物化安全与网络空间师生的隐私安全,以确保空间的安全性。

在实践中,学校体验到中小学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课程、服务于文化的“卓越共享学习中心”空间的设计与教育场景重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综合楼卓越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广州珠江酒店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卓越之梦